喬凱凱
19世紀(jì)50年代末,一個年輕人在紐約曼哈頓的大街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開設(shè)了一家商店。
年輕人知道,想要取得長遠(yuǎn)的發(fā)展,除了懂得市場發(fā)展和變化的規(guī)律之外,還要掌握顧客的喜好與反饋。于是,年輕人搞了個“有獎評價”,邀請顧客把自己購買商品的真實感受或者體驗寫在便利貼上。當(dāng)然,店里會送一些小禮物作為回報。因為是匿名評價,而且還有禮物可以拿,很多顧客都愿意寫上一兩句評價,店員負(fù)責(zé)把它們貼到專門開辟的“評價墻”上。
有一天,一名店員準(zhǔn)備把一張便利貼扔到垃圾桶里,他說:“這張評價不好,抱怨店里的書桌笨重、很難挪動……這樣的評價貼在墻上,肯定會影響顧客購買商品?!蹦贻p人阻止了店員,并讓他貼在墻上醒目的位置。果然,一些顧客看到這個“差評”后,搖搖頭離開商店,但卻有更多的顧客在看完這個“差評”后,反而興致勃勃地進(jìn)商店選購商品。那一天,因為這張“差評”,商店的銷售額竟然比平日多了很多。
面對店員的不解,年輕人笑著說:“顧客需要的是公正、客觀的評價,如果全都是好評,反而會讓顧客感到虛假。不可否認(rèn),有些顧客是天真型的,他們認(rèn)為所有的商品都應(yīng)該完美無缺,但同樣也有大量的理智型顧客,明白很多東西無法做到完美。也許這個真實的‘差評會勸退天真型的顧客,但我有足夠的自信,我的商品會吸引更多的理智型顧客,他們的購買力會平衡天真型顧客的流失。”
事實證明,年輕人說得沒錯,因為商店里保留著顧客們客觀的評價,商店在顧客中的信譽(yù)度很高,生意自然越來越好,直至成為美國有名的百貨公司。這個當(dāng)年的年輕人就是世界著名百貨大王羅蘭·哈斯·梅西,他創(chuàng)立的公司就是梅西百貨公司。
如果對自己的商品足夠自信,根本不必?fù)?dān)心偶爾的差評,很多時候,差評反而為顧客展示了一個更全面更真實的面貌,贏得顧客的信賴,甚至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編輯??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