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窮苦的日子不能忘,母親做的那碗羊肉臊子長豆面忘不了。
陜北人對羊有著天然的純真情感,過去莊戶人家?guī)缀趺考叶拣B(yǎng)幾只羊,困難時期指望著養(yǎng)羊賣羊貼補(bǔ)家用、養(yǎng)家糊口甚至頂大事哩,因此陜北人對養(yǎng)羊非常上心,自然對吃羊肉也很講究。年初買上幾只小羊羔,起早貪黑挽草喂養(yǎng)、精心務(wù)養(yǎng),到年根兒請人宰殺,一大半賣了換些零錢過生活用,留些少許自家食用。小羊只給吃草不給喂糧食飼料,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人都吃不飽,羊只能吃草了,現(xiàn)在看來還真是純綠色的。母親做羊肉臊子非常講究,主料是洋芋粉條、羊肉、金針黃花,調(diào)料有花椒、干鹽水、大茴香、自家種的紅皮蔥,經(jīng)過炒、煮、燉,臨出鍋時滿窯洞里洋溢著臊子香味,不禁讓人快速分泌唾液、急切難耐,一碗長豆面盛一勺羊肉臊子再加點紅蔥、籽麻鹽、籽檬等調(diào)料,那味道確實太香了?,F(xiàn)在回想起來那真是美味佳肴、媽媽的味道,香格噴噴的。過去陜北日子苦焦些,印象中能吃上碗羊肉臊子長豆面,那一定是遇上了過年或家里來了重要客人才有的享受和改善,這些都給心靈打下了深刻烙印,給味蕾留下了清晰記憶。
五舅到家來,母親一定是要做羊肉臊子長豆面的。母親在外婆家六個子女中排行老大,打小在家就幫外婆管帶兄弟姊妹,在家里自然威望比較高,加上五舅從小勤快聽話還會點宰殺的小手藝,母親和五舅自然來往最多。我家的羊都是五舅給宰殺,那時家境確實窮些,記得五舅每次宰羊把骨頭剔得精光精光的,主要是為了多刮些肉賣些錢,有幾次我哭著告訴母親,羊骨頭上一點肉也沒了,都讓五舅給剔光了,母親就會哄著說給我煮塊肉吃??少F的是五舅是個孝子,自我記事起外婆就和五舅家一起過直至養(yǎng)老送終把外婆扶上山,因此母親對五舅喜愛有佳。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五舅家比我們家境稍好些,每次來時都給帶些糧食。母親和五舅最親,五舅一來我家,母親就開始張羅著搟面、熬臊子,母親手上很麻利,不一會兒香味就從窯洞飄出非常誘人,在院子玩耍的我便知飯好了,那個饞勁真是無法言表。陜北有個講究,家里來客人,婦人小孩是不先上桌的,母親總是在五舅快吃完時又飛快添一碗,生怕五舅沒吃飽,每次吃完后有剩下的再分給我們小孩吃,所以等著吃飯是一種快樂煎熬,但那情景、那親情、那香味至今也無法忘懷。
每到年三十,母親也一定是要做羊肉臊子長豆面的。母親常講,人再窮、日子再苦,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事無成事事無成事事成,忙了一年,年三十的長豆面是必須要吃的。在陜北吃長豆面也是有講究的,一來慰勞家人。因為糧食緊缺,也沒條件像城里現(xiàn)在過年一樣七碟子八大碗的做上一大桌,但年總歸是要過的,有錢沒錢吃面過年,便成了當(dāng)?shù)氐哪晁?,所以搟面就成了家里主婦的拿手絕活,也就成了農(nóng)村婦女的聰慧標(biāo)志,當(dāng)然我母親搟的面那是又薄又長真好哩。二來是祈盼家人日子長久常有。陜北黃土高原自古十年九旱、靠天吃飯,所以求神問卦、瞌頭點香、趁過年節(jié)祈盼有個好年景、好收成也就成了大人小孩的習(xí)俗,因此年三十的長豆面是寓意深長、非常重要的。母親早早起來,招呼我們打掃院落、貼掛對聯(lián),燒香敬祖上,紅火過大年。她便精心準(zhǔn)備臊子搟面了,年三十的面搟得又薄又長,臊子里的調(diào)料放得又多又足,自然味道更香更醇,香味真能飄至左鄰右舍?,F(xiàn)在回想起來依然是那么的溫情、溫暖,年三十的羊肉臊子長豆面讓人刻骨銘心、無法忘記。
羊肉臊子長豆面記錄了那個年代的苦難歲月,承載了父輩們勤勞向上的家教家風(fēng),蘊(yùn)含著母親辛勞持家的偉大之愛,也寄托了我對母親深深的思念追憶。這碗面久吃不厭,現(xiàn)在出門在外幾十年,也時常想起、不曾忘記;那碗面吃在嘴里、香在胃里、愛在心里,讓人終身難忘、流連往返。人常說,舌尖是有記憶的,我要說,味蕾真有故事呢。現(xiàn)在歲月再長、日子再好、離家再久,時常還念想母親的那碗羊肉面呢,那是厚厚的家鄉(xiāng)情、濃濃的母親愛?。ㄅ鋱D為資料圖)?
作者簡介:
賈茂興,陜西吳堡人?,大校軍銜。少小離家,從軍多年;初心未改,口音沒變;熱愛祖國,眷戀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