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賦
做不了參天大樹
就做一截立于
穹窿山巔的枯木吧
讓新生的常青藤
攀延過樹身,登臨在樹椏
舒展開翠綠的葉子
展現(xiàn)生命的高度
俯視太湖的
初升旭日和孤帆遠影
歲月的酵母在枯木上
孕育出一些聆聽塵世的耳朵
在高處,聽風,聽雨
聽茂林修竹中傳經(jīng)誦道之聲
夏蟬空鳴,青鳥站在枯枝上
領(lǐng)悟了空谷回聲中的箴言
然后告誡進山修行的人們
你所聽到的未必是真實的
你所見到的未必是存在的
深山夜雨,梳理著多余的情節(jié)
長亭短亭的故事,朝飛暮卷的篇章
露出了原始的模樣
枯木獨立于山坡
堅守純粹的本分
裸露深邃的記憶
它有聆聽萬物成長的耳朵
在這紛紛擾擾的塵世中
不斷演繹著破繭成蝶的舊戲
歌舞升平中的對白或旁白
仍需歲月和風雨的檢驗
柳絮
江南的四月
天空飄起了雪花
老柳,枝條依然青春
仍將歷經(jīng)四季的醇熟想法,和
一生坎坷的經(jīng)歷
完全暴露于
明媚的陽光下
再次用流動的雪花,隨風飄落于田野
我相信,明年的四月
山邊,岸邊,河邊,田邊,會冒出點點新綠
水性楊花的故事,會有一個
新的注解
黿頭渚的櫻花
三月,談了一場戀愛
櫻花開了
三月,經(jīng)歷了一場離別
櫻花謝了
返鄉(xiāng)的染井吉野
淋著櫻花雨
一衣沾著兩岸的氤氳
夜幕下飄落的花瓣
是喜馬拉雅陳年的積雪
是白鴿的碎羽和靈魂
在兩岸間皎潔的月光下,飛著蝶翅
色彩斑斕的愿景由此打開
正午,在太湖邊
一個人與
整個太湖面對
找一方青青草地
躺下
湖中的云朵追趕著
天上的云朵
身旁的蘆葦輕搖著白色的花絮
以太湖為背景
蘆絮是時間的碎屑
以藍天為背景
白云是咀嚼時間的羔羊
眼前,一只頑皮的甲殼蟲
爬上了一株蘆葦?shù)能|桿
努力向上,尋找時間的方向
寂靜的周身,浮現(xiàn)著
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影子
遙望飄來遠去的云朵
觸摸近在咫尺的蘆絮
在時間虛構(gòu)的天地之間
我覺得既溫暖輕松,又思慮沉重
此刻,有一束光穿過了云層的縫隙
敞亮了這個夏日的正午
碼頭上的枇杷樹
系過船
系過馬,和
風花雪月
太陽升起和落下時
結(jié)過許多青澀酸甜的枇杷和心事
如今
小木船停泊在歲月中
馬蹄聲遁入了記憶里
枇杷樹葉只將
一篇篇迎來送往的動人章節(jié)
呈現(xiàn)給太陽和游人
帶著茅刺的傷心往事
留給自己和月亮
天高云淡下
便把自己朝飛暮卷的心思
一片一片刮成鷺叫
隨著碧波和帆影
流向毫無目的遠方
木瀆鎮(zhèn)志補遺
車過木瀆,總要回頭張望
曾經(jīng)是木塞于瀆的地方
這與兩個男人
和一個女人有關(guān)
山頂行船的男人,淪為刀下亡魂
臥薪嘗膽的男人,主宰吳越春秋
那個苧蘿村的浣紗女
驚艷了歷史的冊頁
月亮,懸掛在靈巖塔飛檐上
曾經(jīng)像一大滴天空的眼淚
多少年來,香溪河的水
滿載著男人們的汗與血
和女人們的情與淚
緩緩地向太湖流淌
澆灌了兩岸的花天錦地
輕漾過滿河的星子
閃閃發(fā)光,點亮了萬家燈火
柳舍村的鵝
游進了詩里
又飛進了畫里
長途跋涉了唐、宋、元、明、清
羽翅上沾著一千四百多年的風霜雪雨
回到了柳舍村的湖里
抖落一路的仆仆風塵
繼續(xù)優(yōu)雅地放歌
白毛、紅掌撥碎了湖里的
一塊塊堅冰
湖水間的藍天白云里
鵝的歌聲波光粼粼
張建祥,江蘇蘇州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級經(jīng)濟師職稱。1983年1月開始,先后在《雨花》《鴨綠江》《海燕》《飛天》《連云港文學》《揚子晚報》《今古傳奇》等報刊發(fā)表詩歌作品80多首,其中《風風雨雨又十年》獲《中國農(nóng)機化報》征文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