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任弼時在延安

2021-05-12 12:20劉明鋼
黨史縱覽 2021年4期
關鍵詞:任弼時延安中央

劉明鋼

任弼時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從1940年初到1947年初,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7年時間。在這一時期,任弼時參與許多重大決策的制定與實施,負責調整機構、建立一整套規(guī)章制度,協(xié)助開展延安整風運動,籌備與主持黨的七大,指導重建青年團,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調整機構,建立較為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

1940年3月26日,任弼時從莫斯科回到了闊別多時的延安。

1938年春,任弼時受中共中央委派,赴莫斯科向共產國際交涉軍事、政治、經(jīng)濟、技術人才等問題。7月,任弼時接替王稼祥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在莫斯科工作的兩年中,任弼時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延安,思念著戰(zhàn)友。如今,他終于踏上了朝思暮想的黃土地??吹窖影惨慌沙瘹馀畈臍庀?,任弼時感到分外興奮,更增添了回家的親切感。

不久,任弼時即參加中央書記處工作,負責處理書記處的日常工作,并分管中央組織部、青委、婦委等部門的工作。

當時,延安有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軍事機關、邊區(qū)的黨政機關三大系統(tǒng)。雖然中共中央搬到延安已有3年多,但各個單位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組織部、宣傳部、統(tǒng)戰(zhàn)部、西北局等中央直屬機關均在蘭家坪,各中央負責人一人管一攤,存在著機構重疊、辦事交錯的情況。中央沒有統(tǒng)一的辦事機構,也沒有統(tǒng)一的作息制度,甚至連必須的收發(fā)制度也沒有,送出去的文件和物品找不到下落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供給制度也不健全,抓住什么就拿什么、吃什么。當時流行一句話:“干不干,二斤半(指小米)?!笨偠灾?,一切都缺乏規(guī)范管理。

任弼時上任伊始,就把調整機構、建立各種規(guī)章制度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他首先建立起黨中央的辦公機構——中央辦公廳,自兼主任,調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富春任副主任。中央辦公廳下設秘書、行政、警衛(wèi)3個處,各處職責明確。任弼時注重制度建設,講究效率。他經(jīng)常告誡辦公廳的同志:“要提高工作效率,沒有一套規(guī)章制度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我們的情況,建立一套有利于我們工作開展的規(guī)章制度?!彼⒘艘徽坠ぷ髦贫?、行政制度,明確了各個機關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了收發(fā)制度、會客制度、財會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檔案保管制度;建立起干部供給制度,制定各級干部的津貼費標準。

中央辦公機構走上正軌后,任弼時繼而著手整頓中央所屬各部委,將中央直屬機關集中到楊家?guī)X辦公,使各部委的工作很快實現(xiàn)正規(guī)化。

任弼時還幫助整頓西北黨組織的領導機構。過去,陜甘寧邊區(qū)有個邊區(qū)中央局,還有一個與之平行的西北工作委員會,機構重疊,不利于工作開展。經(jīng)中央研究決定,由任弼時負責將這兩個平行的機構合并為中共西北中央局。

任弼時的這些具有開拓性的工作,確保了黨中央工作正常、科學、高效地開展。對此,黨中央和毛澤東十分贊賞。

在中直機關正規(guī)化的影響下,位于王家坪的八路軍總部,蕭勁光負責的留守兵團,賀龍領導的聯(lián)防司令部,高崗、賈拓夫領導的西北局和林伯渠領導的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的工作也都逐漸走上正軌。

協(xié)助開展延安整風運動

從1942年春天開始,黨中央在全黨范圍內發(fā)動了一場為期3年的整風運動。

整風運動開展后,任弼時及時向各根據(jù)地黨組織傳達整風精神,提供學習材料,收集各地情況和交流經(jīng)驗。他協(xié)助毛澤東研究改造中央黨校、《解放日報》和中央宣傳部的工作。他還先后向干部大會作《關于增強黨性問題的報告大綱》《為什么要作出增強黨性的決定》等講演,在整風運動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各單位整風學習碩果累累的情況下,西北局召開了在當時頗有影響的高級干部會議(又稱陜甘寧邊區(qū)高級干部會議),會議從1942年10月19日一直開到1943年1月14日,共計88天。任弼時代表中共中央駐會指導。這是一個規(guī)模頗大的高干會議,僅邊區(qū)黨政軍民縣、團級以上的干部就有300余人參加,中央高級學習組全體同志和在中央黨校一、二部的重要干部都到會旁聽。

會上,任弼時就黨的一元化領導、領導方法和領導作風以及陜甘寧地區(qū)黨的歷史教訓與黨性問題作了闡述。他強調,我們的軍隊必須和人民結合在一起,依靠百姓才能打勝仗,比如邊區(qū)的軍隊,吃飯靠老百姓供給糧食,打仗靠老百姓幫助運輸、抬擔架和打掃戰(zhàn)場,有缺額或擴編時要靠老百姓來補充。我們軍隊和老百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是血肉相連的。

任弼時強調發(fā)展生產的重要性,指出:擺在我們面前的基本任務,就是建設,就是用我們一切可能的力量來建設這個區(qū)域。只有發(fā)展生產,才能夠擔負幾萬脫離生產人員的供給,改善邊區(qū)140萬人民的生活。因而,發(fā)展生產是我們今天全部工作的中心一環(huán)。任弼時的這一講話,為推動陜甘寧邊區(qū)開展生產運動,順利地戰(zhàn)勝經(jīng)濟方面的重重困難,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任弼時的指導下,西北高干會議以整風的精神總結了邊區(qū)黨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對邊區(qū)政府工作特別是生產和財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明確了發(fā)展生產是邊區(qū)的中心任務,確定了發(fā)展經(jīng)濟的方針。會議開得很成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任弼時一貫堅持原則,正直公道,黨性極強。在他面前,不正派的人、不懂事理的人,不敢輕舉妄動、胡作非為。而干部與群眾卻都樂于接近他,說他和氣、可親、可敬,愿意同他談問題,特別是敢把自己的心里話盡情地向他傾訴,大家都稱任弼時是“我們黨內的母親”。

籌備與主持黨的七大

到延安后,任弼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籌備黨的七大,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心血。

首先是選擇會址。任弼時親自實地勘察,最先考慮將會址定在安塞的真武洞,后來考慮在棗園后溝,并在那里打了窯洞,蓋了禮堂。后溝保密條件好,但是地方較小,條件較差,也容不下那么多代表,而且只有一口水井,生活用水供應不夠。最終任弼時將會址選定在中央所在地楊家?guī)X,在這里興建大禮堂,將中央黨校的校舍作為代表們的住處。1941年,中央大禮堂開始動工修建。

任弼時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審查代表資格。這是一項既嚴肅又復雜的工作。從黨的六大到七大,時間相隔17年之久。即使從1940年正式進行代表資格審查時算起,也有12年之久。七大代表來自全國不同的地區(qū),有的來自根據(jù)地,有的來自國統(tǒng)區(qū),有的來自敵占區(qū),其中有的人曾遭受過國民黨的逮捕關押,情況異常復雜,而且信息閉塞,這都為資格審查工作增加了難度。本著對黨負責與對個人負責一致性的原則,任弼時認真聽取委員的工作匯報,仔細分析現(xiàn)有資料,并設法尋找充分旁證;可能的話,直接與被審查者本人交談,力求準確掌握其全面情況,作出正確的結論。

對于任弼時這種極端認真、極端負責任的工作精神,擔任其秘書的師哲非常欽佩,說:“在弼時看來,對任何一位革命同志,不管犯了什么錯誤,他自己的責任只有一個:徹底弄清問題、分清是非,予以切實解決,幫助干部端正思想,提高認識,改正錯誤,繼續(xù)前進;絕不隨便拋棄他們,絕不一棍子打死。”

任弼時還負責起草關于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報告。經(jīng)過長期的醞釀和思考,他草擬了《檢討關于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期間中央領導路線問題的決定(草案)》,明確指出:黨的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中央的領導路線是錯誤的,這條形態(tài)完備的錯誤路線在黨內統(tǒng)治長達4年,所造成的惡果超過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和李立三的“左”傾盲動主義路線。并集中闡述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強調學習和研究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理論的重要性。

1945年4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任弼時作為大會秘書長主持開幕式,并發(fā)表了簡短的演說。

在這次大會上,任弼時全票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是44名中央委員中4位獲全票者之一。在宣布這一結果時,毛澤東站起來,帶頭鼓掌,會場里立即響起了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在七屆一中全會上,任弼時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一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成為受全黨愛戴的五大書記之一,成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成員。

指導重建青年團

由于日夜操勞,任弼時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1945年蘇聯(lián)醫(yī)生米爾尼科夫給中央的主要干部檢查身體時,發(fā)現(xiàn)任弼時患有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等病癥,病情非常嚴重,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危險。但是,任弼時對工作沒有絲毫懈怠,仍然勤勤懇懇,埋頭苦干。葉劍英曾經(jīng)這樣贊頌任弼時:

“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他是杰出的共產主義者,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是我們的模范?!?/p>

1946年春天,中共中央華東局委派杜前、馬儀、李云潔、李誠等幾位負責山東青年工作的干部,到延安向黨中央?yún)R報工作。任弼時在楊家?guī)X中央青委機關聽取匯報并參加討論會。

早在1925年至1927年,任弼時一直擔任團中央總書記。其間,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得到空前的發(fā)展,團員數(shù)量增長十幾倍,團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大步前進,使共青團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有力助手。

這次討論會為期2個月。在此期間,中央青委的同志每隔幾天都要到棗園向任弼時匯報。在匯報中,青委的同志談到工作中的困惑:在中國革命歷史上,青年工作曾有過光輝的過去,青年作用曾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但在1942年中央批評青年的一些失誤之后,青年工作出現(xiàn)了松懈無力、缺乏領導的新情況,有些地區(qū)的青年組織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處于取消或半取消狀態(tài)。經(jīng)過多年來黨的領導和教育,革命斗爭中涌現(xiàn)了一批青年積極分子?,F(xiàn)在的問題是:青年工作沒有明確的任務,青年工作干部弄不清該干什么,因而普遍不安心。

在青委同志長長的陳述過程中,任弼時始終默默地傾聽,認真地思索,終于形成了意見。他緩緩地平靜地說道:“形勢發(fā)展了,團體不求得有所改進,工作方法不改革,自然就會消沉?!薄笆欠癜呀夥艆^(qū)的青年積極分子先組織起來,建立青年團?”之后,中央青委于6月25日草擬了一份《關于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建議(草稿)》。

任弼時的意見為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參加討論的同志異常興奮。多年后,他們這樣描述自己的感觸:他的話,對我們來說真可以比作一聲春雷。我們所有的青委工作人員和山東來的同志,為青年工作的現(xiàn)狀焦慮不安,卻誰也不曾想到過建團的事。原先,大家對青年工作只感到面前仿佛有重重濃霧,想求得一個新的出路,而苦于找不到。任弼時同志的話,撥亮了我們心中的一盞燈,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后,任弼時又具體地指導青年團的重建工作。從青年團的最初藍圖設計,到試點、擴建,直至全國青年團代表大會的召開,都離不開任弼時的心血澆灌。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延安。在歷時7天的保衛(wèi)戰(zhàn)后,中共中央決定暫時放棄延安。3月19日,西北野戰(zhàn)兵團主動撤離延安。任弼時深情地望著巍巍寶塔山,充滿信心地說:“放棄延安有延安,守著延安失延安。”之后,他與毛澤東、周恩來會合,從此三人一起櫛風沐雨,跋山涉水,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責任編輯:林曉清)

猜你喜歡
任弼時延安中央
與你攜手長征
延安的故事
任弼時教練警衛(wèi)班
歷史細節(jié)中的任弼時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歷史細節(jié)中的任弼時
《延安文學》2017年總目錄
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1)
防止“帶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保衛(wèi)延安》震撼播出
南京市| 巧家县| 辽阳县| 汾阳市| 湘乡市| 孟连| 军事| 福泉市| 苏尼特右旗| 从江县| 荃湾区| 海城市| 山东省| 开平市| 大理市| 呈贡县| 长寿区| 惠来县| 和平县| 韩城市| 巴塘县| 宜丰县| 华池县| 蕉岭县| 来安县| 合作市| 长汀县| 靖远县| 彭山县| 瑞安市| 巴马| 建瓯市| 彰化市| 五原县| 从化市| 三原县| 石柱| 沙田区| 襄汾县| 焉耆|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