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孟達 李柏株
曾幾何時,你是否會在看到電影中龐大的遠古生物時感到震撼?你是否想過在時間長河中掬起一抔河水,與遠古時代進行一次對話?地球悠悠幾十億年的歲月,無數(shù)生命消逝在過往中,最后只化為冷冰冰的石頭,待后人發(fā)掘后,從上面找到一些過去的蛛絲馬跡。歲月無情,往日難現(xiàn),但終究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些“秘境”,讓我們還能從中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逝去的遠古,下面就和我一起走進“侏羅紀時代的秘境”——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1983年,“貴州省珍稀瀕危植物考察組”赴赤水考察“小金花茶”時,意外發(fā)現(xiàn)當?shù)氐摹八鴻濉?,肯定了其寶貴的科學研究價值;1984年,赤水縣政府成立“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qū)”;1992年國務院批準成立“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并于次年被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qū)。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黔北西部的赤水市,地處北緯28°23'~28°27',東經(jīng)105°59'~106°63′,是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平均降水1200mm-1300mm,相對濕度90%左右,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同緯度地區(qū)十分少見的南亞熱帶雨林景觀。
桫欏是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時期地球上盛極一時的一種高大木本樹蕨,曾與大型爬行動物恐龍共同統(tǒng)治地球,故被認為是“地球爬行動物時代”地球的標志植物。第四紀冰川期后,地球上的桫欏瀕臨滅絕,赤水地區(qū)由于典型的“V”字形狹谷地形地貌,高聳的山嶺筑成一道道交錯排列的天然屏障,有效地抵御了各類惡劣氣候條件的影響,使得這些珍貴的冰川前期植物得以保存下來,因此桫欏也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科學研究的活化石”。為了保護這種史前孑遺植物,我國把桫欏列為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物種。
走進赤水桫欏保護區(qū),你立刻就能感受到這些樹干像椰子樹,枝葉像蘇鐵和油紙傘的植物所散發(fā)出的獨特氣息與氣質(zhì)。經(jīng)歷了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同時代的恐龍已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有桫欏帶著那個時代的記憶,向我們訴說著地球的曾經(jīng)。
侏羅紀時期的首要地貌特征就是紅色地質(zhì),標志著侏羅紀時代發(fā)育的紅色砂巖形成的奇峰、赤壁、巖廊巖洞、巨石等特殊地貌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一詞最早來自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但“赤水丹霞地貌面積之大,發(fā)育之成熟,壯觀美麗之程度,當屬全國第一”。走在赤水桫欏保護區(qū)內(nèi),腳下踩著恐龍時代的土地,身旁搖曳著恐龍時代的桫欏,思想一下就被帶回遙遠的侏羅紀時代,同那時的生物進行異時空對話,特殊而美妙的感覺不言而喻。
赤水有著“瀑布之市”的美譽,在赤水桫欏保護區(qū)中,有著大大小小許多瀑布,這些瀑布如同一條條白練飛流直下,激揣翻騰,霧氣昭昭,撞至山根的石頭后四濺而起,如千千萬萬的珠子,雖無“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波瀾壯闊,但亦有“瀑布半天上,飛落向人間”的氣勢磅礴。
赤水桫欏保護區(qū)內(nèi)森林覆蓋率高,植被原生性較強,群落結(jié)構復雜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種子植物400多種,竹類32種,蕨類200種,動物400余種。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這里空氣新鮮潔凈,幾乎沒有污染。在這里,晚上只聞水聲潺潺,拂曉可聽雀鳥歌唱,人們可以盡情欣賞純潔自然環(huán)境的美妙,享受遠離鬧市的恬靜。
赤水桫欏保護區(qū),把一個侏羅紀秘境留給了我們。大多數(shù)遠古時代的生物已成為化石埋于腳下,但這些曾經(jīng)與古老生物相伴的桫欏在這里留了下來,它們見證了地球生命的歷史,未來它們將延續(xù)地球生命的故事。
(編輯/侯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