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回顧世界文學史,俄羅斯文學是一個重鎮(zhèn),但你是否奇怪,為何曾經(jīng)群星璀璨的俄語文學,在近幾十年里沉寂了?在看到一本宣稱“俄羅斯文學重返世界文壇”的書籍后,你會對這個問題更加關注,并開始思考,它就是俄羅斯著名女詩人瑪麗亞·斯捷潘諾娃的第一部小說《記憶記憶》。
2020年11月,《記憶記憶》中文版在中國上市,網(wǎng)上評分不低,但初讀這本不算薄的書是有些困難的,即便你經(jīng)常讀文學著作。它不同于我們一般讀到的小說,而是敘事與哲思交錯;它不是通常的快餐文學,這本書自稱是“一部寫盡記憶的反記憶小說”,被“莫斯科之聲”評價為“近幾年最重要的俄語小說,一場仍懂得閱讀之人的盛宴”。想在閱讀后有所啟迪,的確需要靜下心逐字閱讀。好的書籍,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去閱讀、評價。如果你敢于挑戰(zhàn),相信打開這本書,讀著讀著,你就能和當下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而收獲也不會小的。
NO.01作者其人
她出身猶太知識分子家庭:瑪麗亞·斯捷潘諾娃1972年出生于俄羅斯猶太知識分子家庭。斯捷潘諾娃雖然將其家族描述為“庸常職業(yè),平平無奇的小人物”,但這種說法實質(zhì)上非常謙虛:她的母親是建筑學院畢業(yè)的土壤工程師,父親參與蘇聯(lián)在西伯利亞的秘密航天器研發(fā),祖父是蘇聯(lián)高層軍官,太姥姥與列寧的革命戰(zhàn)友斯維爾德洛夫熟識。而她外祖父的祖父則是烏克蘭赫爾松當?shù)氐囊晃淮筚Y本家——當然,族人們抹掉了這段血緣,這位先祖在當?shù)氐胤街镜挠涗浬弦诧@示“并無后人”。
她更顯著的身份是“詩人”:《記憶記憶》是瑪麗亞·斯捷潘諾娃的第一部小說,她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詩人。她在《記憶記憶》出版前已出版了十部詩集和三部散文集,獲得“帕斯捷爾納克文學獎”“安德烈·別雷獎”“萊里奇·皮詩歌獎”等國內(nèi)和國際文學大獎,是俄羅斯當代最優(yōu)秀的詩人之一。2019年,斯捷潘諾娃曾受北島邀請參加“香港國際詩歌之夜”。
她創(chuàng)辦了俄羅斯版的《赫芬頓郵報》:瑪麗亞·斯捷潘諾娃眾籌創(chuàng)辦并主編了俄羅斯文藝資訊網(wǎng)站colta.ru,報道俄羅斯與世界各地的文化、社會和政治生活,每個月的瀏覽量近百萬次,被譽為俄羅斯版的《赫芬頓郵報》,因其視野之廣、洞見之深也經(jīng)常被人與《紐約書評》相提并論。
NO.02圖書簡介
△圖書榮譽:《記憶記憶》俄語原版于2018年出版,當年便奪得俄羅斯國民級文學獎“大書獎”等三項大獎。出版兩年來,《記憶記憶》已被譯為德語、意大利語、荷蘭語、芬蘭語、瑞典語等多國語言,是一部“在歐洲取得巨大成功的俄羅斯文學作品”。其英文版將于2021年春季在美國出版。另外,斯捷潘諾娃還專門為中國讀者寫了一篇序言,中文版《記憶記憶》是目前唯一有作者序言的版本。
△圖書特色:《記憶記憶》文本獨特,敘事與哲思交錯,既有歷史,也有哲學,更是文學,是一種新類型復合小說?!队洃浻洃洝肥撬菇菖酥Z娃的“家族之書”,也是一部“20世紀西方文藝史之書”,更是一部“猶太民族之書”。
△圖書線索和內(nèi)容亮點:全書主要由兩條線串起:一條是作者對于舊物、文獻,以及試圖“記憶”的人們(桑塔格、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塞巴爾德、夏洛特·薩洛蒙等皆進入了她的視野)所作的文學和哲學的思辨。另一條則是作者通過尋找家族遺跡,回溯俄羅斯近代史中的自我家族史,拼湊出一個猶太家族幾代人生命故事的歷程:他們有的融入宏大敘事,剛滿20歲便犧牲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有的與歷史擦肩而過——參與了20世紀初期的俄國革命,成為俄國第一批“留法學醫(yī)女學生”,回國后卻就此沉寂;有的參與了熱火朝天的蘇聯(lián)大建設,然而在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之時毅然決然移民德國;有的——諸如在書中隱形卻又無處不在的作者本人,則同一個告別過去又滿是記憶的國家一起邁入了新世紀,思考俄羅斯的當下,以及或近或遠的未來……兩條線索相互交織,串起了作者對于當今俄羅斯乃至世界“迷戀過去”的反思。
《記憶記憶》中有大量前后呼應的細節(jié)。比如,全書最后的照片正是作者在書中第一部第三章“若干照片”中提到的一張。再比如,封面正中央的瓷娃娃“冰人夏綠蒂”(又名“冰人夏洛特”),其實是貫穿全書的意象,隱喻記憶,也隱喻被時代車輪碾過、作為時代幸存者的“我們”,恰好與第二部第五章的主人公“夏洛特·薩洛蒙”同名。
△圖書緣起和使命:《記憶記憶》一書的寫作緣起于瑪麗亞·斯捷潘諾娃10歲時,她打算完成一部家族之書,因為她覺得家族成員沒有被生活賜予任何留下痕跡、被人記憶、置身于聚光燈下的機遇,這是不公平的。她為完成這部作品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她逐漸意識到記憶“不可靠且危險”。她認為,當今的俄羅斯生活在一個“后記憶時代”,對過去過于追逐和迷戀,試圖重現(xiàn)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昔日榮光”,但對未來則是茫然。而這,或許不僅對于俄羅斯來說是如此,對于當代整個人類世界也是如此。
NO.03精彩選讀
N0.1家族史線索選摘
攝像師之女
1991年秋,我的父母突然想要移民,但我不贊成。他們當時剛過半百,好不容易熬到了蘇聯(lián)政權搖搖欲墜,最后的垂死掙扎——八月政變(指八一九事件)無非是吹了個氣泡而已。在我看來,如今終于可以在俄羅斯正常生活了;各種雜志爭先恐后地刊登此前被禁的、只通過機打稿私下傳閱的詩歌和小說;街上明目張膽地販賣彩色服裝,不再像之前那樣呆板單調(diào);我用自己的第一筆錢買了藍色眼影和提花絲襪。媽媽和爸爸希望我能跟他們一起走,但我悶聲不響,期盼他們能夠回心轉(zhuǎn)意。
整個過程持續(xù)了很久,比之前預想的要久得多:德國方面的許可直到四年后才批下來,而我照舊不大相信,我們一家人會分開。但父母已經(jīng)收拾好行囊,催促我及早決定;但我哪兒也不打算去。別的暫且不說,周圍的生活正讓我覺得分外有趣,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jīng)由我開啟了,如一扇半開的門。對父母而言顯而易見的那些東西,我沒法看清楚,好像眼睛不夠用似的。而他們經(jīng)歷了太多的故事,想要上岸了。
于是便啟動了頗類似于離婚的程序:他們走了,我留下了,彼此都明白,卻誰也沒說出口。被掏出的房子內(nèi)臟、書籍和物事也全部分成了“走”或者“留”,普希金和??思{被裝進了紙板箱,等待郵寄。讓媽媽耗時最久的是家里那些老物件。根據(jù)當時從蘇聯(lián)繼承下來的法律,任何有年頭的東西,無論是否為家庭所有,想要運出俄羅斯國境,都得有一份“無價值證明”。這個販賣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名畫的國家似乎打算確認,別人家的私產(chǎn)不會從它這兒流失。
父母是坐火車離開的,在1995年溫暖的四月。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白俄羅斯火車站(曾經(jīng)的布列斯特火車站)頭頂?shù)奶炜账{藍的,懶懶的。當火車遠去,轉(zhuǎn)過彎道以后,我們,留下的人們,轉(zhuǎn)過身,沿著月臺往回走。因是周日,人并不多,我一直在醞釀著是否號啕大哭一場,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腆著啤酒肚的男人正站在電氣火車門旁瞅著我,繞口令似的嘟囔了一句:“趕跑猶太佬,拯救俄羅斯?!边@一幕的確很戲劇化,但又的確是事實。
父母后來又回過一次莫斯科,在媽媽動手術之前半年。她不得不做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俗稱“心臟搭橋”——在當年還很少見,屬于醫(yī)療領域的高精尖科技。那年我二十三歲,自覺已經(jīng)是個大人了。從我記事起,我們就跟媽媽的心臟病生活在一起:大約從十歲那年開始,我每晚都要溜到走廊,隔著房門,確認媽媽的呼吸還在。幸而一直安好,太陽總能照常升起。漸漸地,我也就習以為常,不再主動過問了,唯恐打破本就岌岌可危的平衡。關于媽媽即將面對的,我們沒有細談,只是商討著無關緊要的住院日常的細節(jié)。所以,媽媽并非對我,而是對自己的女伴疲憊地說:“有什么法子呢,親愛的,我沒得選?!?/p>
當時最令我驚訝的——無論我怎樣竭力回避一切提醒我這可能是母親最后一次造訪的暗示——是媽媽竟然不愿意重溫回憶。我想當然地以為,在洋溢著池塘和塵土氣息的幸福的夏季莫斯科,我們肯定是要去一趟波克羅夫卡的,回老家看看,在那條林蔭道上坐坐,去那所我們所有人——從廖利婭到娜塔莎再到我,祖孫三輩人上過的學校轉(zhuǎn)轉(zhuǎn)。但令我莫名驚訝的是,媽媽對于這些懷舊之旅不上心,起初以她慣有的柔和婉拒,最后干脆挑明:我沒興趣。她反倒是在家里搞起了大掃除,頭件事就是把那些邊沿略有磕碰的老盤子丟進了垃圾桶——那可是我們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用的。我被這種我自己大概永遠做不出的褻瀆驚呆了,瞠目結舌地望著她。
很多很多年以后,我又回想起了這一切,當我試圖給父親朗讀親人寄給他的陳年舊信時,父親聽了十來分鐘,臉色越發(fā)陰沉,然后說,夠了,他所需要記住的一切他都記得。如今,我對此理解得沒法更透徹了;最近幾個月來,那種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令我習以為常,即翻看照片變成了閱讀訃告。無論生死,我們所有人都在同等程度上是“過去的人”,唯一富于理性的題詞便是“這也會過去”。
…………
有時候會覺得,過去是可以愛的,只是務必要清醒,它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們家族的人走過、坐過、親吻過的那些地方,從那里走下河水或者跳上電車的那些地方,他們能夠被人認出來并被人叫出名字的那些城市,并沒有打算跟我認親。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如今綠色而冷漠,長滿了野草。這就好比一場驚險的電子游戲,當你不知道怎樣玩下去時,提示會將你引向其他大門,暗門會通往無人的圍墻,任何人不會記得任何事,這也是好事,一位詩人曾說過,沒有人能回到過去。另一位詩人說,忘卻意味著開始存在。(摘自第三部第四章)
【小編讀書筆記】如果你經(jīng)歷了人生不同時期的變換,就會有作者這樣的感觸,更年輕的時候可能對過去的記憶有很深刻的感情,但到了最后呢?比如,我們的班級里有位同學不幸離開了,班級、課業(yè)等一切都會照常進行,只是在我們個人的心底,會時?;貞浧鹉俏煌瑢W來。但能怎么辦呢?這就是記憶,無用但會常常出現(xiàn),我們卻要不斷往前。
N0.2 文學歷史哲學線索選摘
死人之性
假如非要讓我解釋,我為何反對圖片,我也許會說,它們都患有同一種名叫“樂天健忘癥”的疾?。核鼈儾挥浀米约旱谋疽?,自己從何而來,自己的親人是誰,與此同時卻自我感覺良好。對于觀者而言,圖片似乎更高效、更便利。它能夠更為迅速地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會孜孜不倦地與觀者進行互動,或震撼,或誘惑,或吸引。圖片給人造成經(jīng)濟高效的錯覺,當文本只展開頭幾個句子時,圖片已經(jīng)映入眼簾,直抵人心,而后大度地讓位于解說文字,而后者無非是些無關痛癢的信息——何時何地發(fā)生了何事。
有種觀點已經(jīng)講了一百年,即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或者問題在于視覺材料生產(chǎn)過剩,圖像取代了文字,如同輕便爬犁取代了厚重的大車。
每一張自拍、每一次合影、每一張證件照都會漸次將我們的生活串成鏈條,變成一段歷史(但那既非我們對自我講述的,亦非我們希望向親近者所傳達的),變成線性的“曾經(jīng)—現(xiàn)在”,變成一套并非由我們編選的瞬間和姿態(tài)的大全集,張嘴說話的瞬間,光潔的下巴。巴爾扎克對此似乎有所警覺,因此從來不肯拍照,認為每一張照片都會從他身上剝落或者刨去一層巴爾扎克,長此以往,就什么都剩不下了,或者只剩下一縷輕煙,最后殘存石膏面膜厚度的一層皮。
…………
我所說的是特殊種類的照片,由于并非偶然的巧合,它恰恰是最大眾化的,既包括職業(yè)記者拍攝的照片,也包括業(yè)余愛好者的手機照,還有居于二者中間的各種層次和水準的其他照片。其共同點在于,無論攝像者還是觀眾都貿(mào)然相信,拍攝的成果帶有文件性質(zhì),作為對現(xiàn)實情況毫無渲染夸張的客觀見證:玫瑰就是玫瑰,倉庫就是倉庫。至于那些為了個人理解而對可見世界進行扭曲重構的藝術照,吸引我的只有那些作者疏忽大意之處,即現(xiàn)實露出馬腳,讓人抓住小辮子的地方——比如狂歡節(jié)絲綢盛裝下的難看鞋子。
從某種意義上講,紀實攝影未免過于野心勃勃??匆姴⒈4嬉磺写嬖诨蛟?jīng)存在之物,或許只有“祂”能夠勝任,正如噴泉樓大門上的銘文所說:“Deus conservat omnia”(拉丁文“上帝保管一切”)。不過,給時間刮皮的技術十分勤勉,其可視化倉庫中的居所也的確有很多。(摘自第一部第四章)
【小編讀書筆記】在幾乎每人一部手機的當代,我們拍照已經(jīng)十分便捷,但拍照的動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正如我們?nèi)ツ硞€景點旅游,很多時候拍照留念代替了真正欣賞風景、古跡,但過后我們偶爾翻看這些照片時,會有怎樣的感想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NO.04精彩書評
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蘇小陌
赫克斯科:“每個人的記憶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學。”眾所周知,世界上的名言名家們都喜歡寫回憶錄,有的是為了思念、有的是為了批判、有的是為了重塑……不管是為了什么目的,記憶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創(chuàng)作的素材,但是像斯捷潘諾娃在10歲的時候就在構思自己的記憶之書,還是少見的。當然《記憶記憶》這本書并不是簡單的作者的回憶錄,而是更復雜的,既有歷史,也有哲學的文學作品。
說起猶太民族,其實我們可能最熟悉的歷史是,納粹在德國執(zhí)政的時候進行的猶太人大屠殺,而對于很多猶太人來說,這些歷史記憶于他們來說是痛苦的,對于作者來說也一樣。所以斯捷潘諾娃在家族回憶中只對兩人心生崇拜:太姥姥薩拉·金茲堡——坐過沙皇的牢房、在巴黎留過學、拿到醫(yī)生執(zhí)照、給蘇聯(lián)兒童看過病——所以作者認為太姥姥是她在家族里崇拜的第一個英雄;第二個英雄就是姨外公廖吉克,20歲在列寧格勒的前線犧牲,然后從姨外公留下的物件,了解姨外公的時候,也開始對姨外公崇拜,而其他的人反而是因為作者口中干著庸常的職業(yè),被甩出了戰(zhàn)爭的旋渦,從而集體僥幸逃脫。
列寧稱為“世界各民族監(jiān)獄”的沙皇俄國,排猶浪潮伴隨著極端民族主義的發(fā)展多次出現(xiàn)。所以在斯捷潘諾娃的記憶之書中,家族記憶其實也投射著社會記憶與國家記憶,但是為了自保,祖輩有意隱藏記憶。對于作者來說,她卻覺得這是庸常的日子,是踩著前人的血水才得以幸存的。
斯捷潘諾娃在書中說:“確定無疑的是,當下活著的我們所有人都是幸存者的后代,他們?nèi)科孥E和偶然才活過了多災多難的20世紀?!倍潭桃痪湓?,道盡了銘記歷史的重要性。
(摘自豆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