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時報》5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科技巨頭正在全身心投身于全球電動汽車熱潮 中國正成為科技巨頭造車雄心的第一個真正的測試場。從華為到百度,中國各大科技巨頭向被視為交通工具未來趨勢的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接近190億美元。
雖然美國的蘋果公司和Alphabet公司(谷歌母公司)都有其各自的造車計劃,但中國科技巨頭的行動規(guī)模和速度顯然更勝一籌。電動汽車行業(yè)的吸引力在于,隨著傳感器和操作系統(tǒng)在汽車上的普及,遠離了內(nèi)燃機的汽車變得越來越高科技,更像一臺電腦。而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前景,也引發(fā)了人們對其應用的無限遐想。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是關鍵戰(zhàn)場。在中國,大眾和通用等老牌車企已經(jīng)與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等本土新寵展開較量。過去3個月來,華為、小米、百度乃至富士康都已加入這場競爭,紛紛與車企建立合作關系,并公布各自的造車計劃。
這在上月舉行的上海車展上再明顯不過。參觀者要排隊等幾個小時,才能進入華為和百度的展廳,參觀它們打造的傳感器、高科技儀表盤和汽車模型。
華為公司高管今年4月表示,中國每年增加3000萬輛汽車,而且這個數(shù)字還在增長,“即便不做國外市場,每年每臺車平均獲得1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
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的興起為科技公司帶來諸多可能性。對一些科技公司來說,其中還蘊含著收取技術附加費和系統(tǒng)提升費的機遇,本質(zhì)上是將汽車當作一個需要不斷更新軟件的計算機硬件?!?/p>
(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