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各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認同

2021-05-10 00:37石辰芳
民族學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

[摘要]知行觀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基本內容之一。多民族諺語是知行觀的重要載體,其中凝結了各民族對知與行以及二者關系的豐富思考。從各民族的諺語中審視知行觀可以發(fā)現(xiàn),各族人民在知行體驗和知行理念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知行體驗的一致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對“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的認同;知行理念的一致性則著重強調在“知”和“行”的過程中所具備的道德理念的認同,其中最為顯著的內容是勤勞和勇敢的精神,這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同時,多民族諺語中知行觀認同的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諸多啟迪,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所蘊含的價值理念是中華民族精神共同體的有機組成,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無形紐帶,剖析多民族諺語中知行觀認同是明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微觀路徑。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諺語;知行觀;認同

中圖分類號:C9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1)08-0054-08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多民族諺語研究”(16ZDA178)的中期成果。

作者簡介:石辰芳(1988-),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內蒙古大學創(chuàng)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漢語史。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1]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和共同體意識的討論日益熱烈,引發(fā)了我們對相關內容的深入思考。文化認同是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基礎,深入挖掘各民族的共性文化具象和文化觀念,明晰各族人民的認同方向,能夠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各民族的生存發(fā)展都離不開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傳遞,離不開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勞動實踐。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多樣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促使各族人民積累了關于認識活動和實踐行為的豐富認識,各民族的知行觀也隨之形成。知行觀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基本內容,是各族人民觀念認識、改造世界經驗的集中體現(xiàn),因而也是我們探索文化認同的重要方面。

各民族知行觀的延續(xù)和流傳依托方式不同,其中多民族諺語是重要媒介之一。多民族諺語是反映各民族勞動人民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絢麗智庫,是我們梳理和凝練各民族知行觀的可依之據(jù)。列寧曾說:“人民創(chuàng)作是研究人民心理的非常必需而重要的材料?!盵2]中華多民族諺語便是由各族群眾所創(chuàng)作,經由百口傳誦、集體錘煉,是我們蠡探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思想觀念等內容的重要材料,其數(shù)量蔚為可觀。諺語表達的知行觀尚未從生活化的細節(jié)和具象中剝離抽象出來,不似哲學范疇中那樣深邃嚴肅,往往具有平易通俗、趣味詼諧的風格,卻并不失對知行關系認識的深度。從諺語中考察各民族的知行觀,可以發(fā)現(xiàn)各族人民在“知”和“行”的理解以及二者關系的辨述等方面相似之處較多,其思想主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華多民族諺語中顯現(xiàn)出的知行觀共性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潛在已久的有力證明。

目前,學界對知行觀與政治文化思想內在聯(lián)系的研究已有一些探索,主要涉及知行觀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系的考察等。同時學界對諺語的研究呈現(xiàn)出多角度、多層次的特征,且已取得豐碩成果,主要有諺語的名稱、概念、特征等內容的理論闡釋,各民族諺語的搜集整理、語言特征分析和文化價值探討等,但對多民族諺語中哲學文化觀念共性的研究仍顯不足,更未見將諺語中的知行觀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聯(lián)系的研究。鑒于此,本文試圖以多民族諺語為材料,從知行體驗和知行理念認同這兩個角度,探索各民族知行觀的同一性,各民族對知行觀的認同既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機組成,也是追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脈的有效路徑。

一、中華多民族諺語是知行觀的重要載體

“知行觀”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一個基本內容。中國古代對知行關系的論述最早見于《尚書·說命》:“非知之艱,行之惟艱。”[3]421之后的歷代學者對此問題都關注甚多,從先秦諸子到兩漢經儒,再到宋明賢哲,圍繞知與行的內涵、難易、先后、輕重、分合等問題,作出了較多的論述。中國傳統(tǒng)知行哲學不能完全與今天的認識論和實踐論對應,它既有一般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性質,又有道德上知與行的意義,“知”既是聞見之知、經驗之知,也是德性之知,“行”既指實踐之行,也指道德履踐。知行問題與倫理道德的交錯使得知行觀的內涵略顯復雜,有必要加以厘清。

古代知行哲學中強調的道德內容可以追溯到孟子的“盡心知性”學說上①,發(fā)展至宋明理學家那里達到極致,“知”是“天德良知”“行”是“存心養(yǎng)性”,這樣的認識實際上直接導致了傳統(tǒng)知行觀對自然、社會事實的無視,忽視了實踐與實干的價值。這一情形直到知行觀的集大成者王夫之那里才有了明顯的轉變,王夫之眼中“知行關系只是一個知識論的話題……實踐就是干實事……而不是僅僅在心性上做工夫?!盵4]王夫之的認識使知行理論從心性之學中掙脫出來,從而具有了相對純粹的知識論和實踐論的面貌。筆者從多民族諺語材料中提取有關知行問題的內容時發(fā)現(xiàn),多民族諺語作為深度貼合人民生活現(xiàn)實的語言材料,其包含的知行觀具有極為樸素的面貌,多民族諺語中的“知”就是指生產生活經驗技能、求知為學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純粹知識性的內容;“行”就是指廣泛的生產生活實踐。在多民族諺語中諸如學習類、知識類、道德類、經驗類、實踐類等語條,都包含著對“知”“行”以及二者關系的多角度表達。

(一)“知”的豐富認識

在知行觀的理論范疇內單獨論“知”,并非要講明“知”所包含的具體知識,而是圍繞“知”這一主題以及“知”與“行”的潛在聯(lián)系,來梳理從哪些角度展開討論。多民族諺語中有關“知”的內容,常圍繞獲取知識的來源和途徑、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態(tài)度、掌握知識的時機和價值等問題展開。

有關獲取知識的來源和途徑的諺語,主要有三種:一是強調讀書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如漢族諺語“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傣族諺語“書中有財,翻書獲寶”等;二是強調長輩、師者和專業(yè)人員等的傳授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如漢族諺語“跟著高人長見識”、哈尼族諺語“長者話語似敲铓鑼,長者笑聲似重開天地”、傣族諺語“欲求知識廣,一日拜三師”“不會渡河去問水手,不會爬山去問獵人”、藏族諺語“不見,上山看;不懂,問老者”等;三是認為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如漢族諺語“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拿秤不懂斤和兩”、布朗族諺語“天天下河知魚性,日日進山識鳥音”“不下壩不知壩子寬,不進山不知大山深”等。

有關知識的重要價值的諺語,常將知識與其他美好貴重的事物相比照,以比喻、對比或夸張的手法來凸顯“知”的重要性,如蒙古族諺語“只要學好本領,一人也能推倒大山”、傣族諺語“知識似寶永閃光,錢財似水一朝流”、維吾爾族諺語“樹美的是綠葉,人美的是知識”、哈薩克族諺語“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識是取不盡的寶藏”等。

關于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態(tài)度的諺語,如漢族諺語“學問學問,要學要問;邊學邊問,才有學問”、蒙古族諺語“善于發(fā)問的人,知識豐富”等,都認為善問是學習的好方法;又如漢族諺語“到處留心皆學問”、傣族諺語“口念經,心游蕩,五年一個樣”“筒帕是一線一線織出來的,知識是一天一天積起來的”、蒙古族諺語“走馬觀花地看,不如仔仔細細地聽”等,都突出強調求知應認真、勤奮和堅持。

關于求知時機的諺語,各民族無一不認為求知應當趁早,如藏族諺語“知識要在年輕時候探求,奶牛要在冬天喂,良田要在秋季耕耘好”、傣族諺語“到老來才學,就像牛踏泥”、維吾爾族諺語“生命的價值在于戰(zhàn)斗,青春的可貴在于學習”、哈薩克族諺語“不求知識的少年,像沒有翅膀的鷹”等??傊髅褡逯V語以多樣的視角和豐富的表達方式共同構建起“知”的內涵體系。

(二)“行”的多重解讀

實踐活動是每個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從農業(yè)生產到工業(yè)制造、從生活起居到社會活動,無一不需要付諸行動,各族人民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凝練智慧,將“行”的方式態(tài)度、經驗技巧和重要價值等內容訴諸諺語,各民族實踐類、經驗類的諺語多是與“行”相關的內容。

關于行為實踐的方式的諺語,如漢族諺語“不怕慢,就怕站”“不種百頃地,難打萬石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傣族諺語“路走千遍,出門閉眼”、壯族諺語“好心靠多想,好刀靠多磨”“一鍬挖不成井,一筆畫不成龍”等,多強調實踐活動應以持之以恒、不斷累積的方式進行。

關于行為實踐的經驗技巧的諺語數(shù)量較多,幾乎涉及各族人民生產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如漢族諺語“種子年年選,產量節(jié)節(jié)高”、傣族諺語“埂下鏟,埂上糊;不漏水,不藏鼠”等,是有關農業(yè)生產實踐的諺語;又如傣族諺語“砍樹不看風向,不是好木匠”、拉祜族諺語“坡種茶,溝種砂”等,是有關林業(yè)生產實踐的諺語;又如蒙古族諺語“要按兔子的范圍拉弓,要按牛犢的范圍拴繩”、傣族諺語“累牛不喂草,汗馬不飲水”等,是有關畜牧業(yè)生產實踐的諺語;再如傣族諺語“螃蟹別拴腳,拴魚別拴腰”、漢族諺語“緊拉魚,慢拉蝦”等,是有關漁業(yè)生產實踐的諺語;等等。

強調行為實踐重要性的諺語,如漢族諺語“要得藝驚人,須下苦功夫”“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操船”、藏族諺語“天平是輕重的衡量器,實踐是是非的試金石”、傣族諺語“做不停,百事能了”、基諾族諺語“刀越磨越亮,膽越練越大”等。各族人民將豐富的實踐活動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記入諺語,以此表達了對“行”的多重理解。

(三)知行關系的詮釋

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里的“知”與“行”難以截然分開,“在中國哲學家眼里,‘知并不是對‘無字天書的解讀,只是找到‘行的導向。對‘行的方法、路線、目標有清楚的了解,那就叫做‘知。”[5]“知”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行”之經驗的總結,“行”的指導方針則是“知”,二者在生成關系上相互作用,在發(fā)展深化上彼此互動。多民族諺語對知行觀的表達往往就是在知行關系的闡述中實現(xiàn)的,我們梳理了各族相關義類的諺語,將“知”與“行”的具體關系大致歸納為如下幾種:

一是“知源于行”:漢族諺語如“實踐出真知”“不生孩子不知道肚子痛”“若要講得響,先要做得像”等,少數(shù)民族諺語如“知識是竹樓,實踐就是竹子”(傣族)、“不吃菜葉不知饑飽,不挖河水不知深淺”(阿昌族)、“和尚不吃葷,怎知魚味道”(侗族)、“智慧不在年高,只要實踐就可以得到”(維吾爾族)等。

二是“知指導行”:漢族諺語如“知識是生活的明燈”“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所向披靡”等,少數(shù)民族諺語如“不知道渡口,千萬別下水”(赫哲族)、“只有想得好,才能做得好”(佤族)等。

三是“行難于知”:漢族諺語如“非知之難,行之惟難”“說時只一句,做時不容易”等,少數(shù)民族諺語如“聽過不一定會說,見過不一定會做”(哈尼族)、“芳香的花不一定好看,會說的人不一定能干”(高山族)、“吹噓在前易,實踐在后難”(藏族)等。

四是“行重于知”:漢族諺語如“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串”“眼經不如手經”等,少數(shù)民族諺語如“十耳聽不如雙眼見,十眼見不如雙手干”(傣族)、“嘴頭的空話連篇,不如用勞動實踐”(蒙古族)等。

從以上這些諺語來看,知行相資的關系體現(xiàn)得極為鮮明,“知”與“行”的內涵需在二者的互動關系中得以充實和完善。

二、多民族諺語對知行體驗的認同

有學者在談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素內容時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包含“中國認知體驗”這一要素,它是“各族人民理解與體認的共同印象”,是“具有經驗現(xiàn)實色彩的元素”。[6]知行觀是歷史上各族人民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對一切知行活動經驗和認知的高度概括,是各民族共同的認知體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勢必也涵蓋了各民族對知行觀的認同。從多民族諺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各民族對知行體驗的認同集中表現(xiàn)為對“知行合一”“行重于知”這二者的認同,同時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家眼中最為典型的知行關系。

(一)對“知行合一”的認同

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中的“知”與“行”從來就不是各自獨立的兩個部分,“‘知離不開‘行,‘行也離不開‘知。中國哲學家往往把‘知和‘行相提并論,以‘知為契入點,以‘行為歸宿點?!盵5]宋明理學家在繼承傳統(tǒng)知行之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tǒng)地探討了知行的具體關系,如王陽明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薄爸兄弦徊⑦M,而不可以分為兩節(jié)事矣?!盵7]王夫之也認為“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行始終不相離”[8]等,可以說“知行合一”是中國知行觀的傳統(tǒng)且鮮明的理論形態(tài)。

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同樣具有明顯的“知行合一”傾向,這在生產實踐類、生活經驗類的諺語中較為典型,如傣族諺語“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溝趕快修”、哈尼族諺語“四月打獵守臭水塘,八月打獵守果樹旁”、基諾族諺語“茶樹種緩坡,砂仁種低谷”、鄂溫克族諺語“鹿哨引鹿,堿場尋鹿”、哈薩克族諺語“常栓的馬吃不肥”等,這些記錄的均是具體的實踐勞動,從中總結出的經驗便是“知”的內容,這些內容又對“行”起到指導作用,在不同民族的諺語中,知行關系高度統(tǒng)一。

從表達方式上看,多民族諺語也不孤立地去談論“知”與“行”任何一方,如“刀在石上磨,人在干中學”(哈尼族)、“不識路,莫邁步”(拉祜族)、“豐收來自勞動,知識來自實踐”(蒙古族)、“不學編,一輩子不會織筒帕;不下水,一輩子不會劃竹筏”(傣族)等。有時甚至把“知”與“行”相互比擬,如“開多少井,得多少水,讀多少書,知多少事”(撒拉族)、“土地越挖越松,知識越學越明”(土族)等。

“知”與“行”在諺語中的緊密相隨印證了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的認識路徑,即在各族人民的意識里,“知”與“行”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體,不去付諸實干的“知”是空談,沒有知識指導的“行”是蠻干,二者的價值和意義在相互依附的關系里才能獲得準確的定位和闡釋。顯然,“知行合一”的基本傳統(tǒng)是獲得了各民族高度認同感的哲學觀念,是各族人民對知行體驗的認同表現(xiàn)。

(二)對“行重于知”的認同

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歷來就有“重行”的傳統(tǒng),先秦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雖極為重視求知學習,但更提倡學以致用?!墩撜Z·子路》云:“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9]更直接指出“聽其言而觀其行”[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9]。先秦“知行觀”的集大成者荀子全面闡釋了知行關系:“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事勚灰?,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10]其落腳點也表明“行重于知”。南宋朱熹更明確提出:“論輕重,行為重”[11]等“重行”觀點。

從各民族流傳下來的諺語來看,各族人民更為注重“行”的實干價值,“行重于知”的認識傾向十分顯著。漢族諺語如“光說不算,做出再看”“不怕沒經驗,只要肯實踐;實踐出真知,斗爭長才干”“十個嘴把式,頂不住一個手把式”等,少數(shù)民族諺語如“誠實比虛假值錢,行動比言語有力”(拉祜族)、“說空話的藝人,不如實干的蠢人”(蒙古族)、“光聽不如去看看,光看不如去做做”(普米族)、“蔑笆是編出來的,文章是寫出來的”(基諾族)等,這些諺語常將“行”與“知”并舉,通過二者的對比凸顯各族人民對實干的看重。

“重行”的觀念還體現(xiàn)在記錄生產生活事宜的諺語中,如諺語“不到江水里,怎能撈到好青苔”(傣族)、“不下河捉不到魚蝦,不養(yǎng)兒別想當?shù)鶍尅保ú祭首澹ⅰ安槐巢癫恢裰?,不進山不知山深”(拉祜族)、“粉要靠磨,箭要靠削”(基諾族)、“要看小伙子能耐如何,先看他騎的馬匹;要看大姑娘本事如何,先看她縫的衣裳”(蒙古族)、“君子看自己的行為,孔雀看自己的花翎”(獨龍族)、“豹子肉是打來的,幸福的日子是掙來的”(景頗族)等,都旨在說明只有通過踏實的勞動才能有實際的收獲。

在處世識人內容的諺語中,同樣也有較強的“重行”傾向,如“心要熱,頭要冷;心要正,行要成”“聽其言,觀其行;風浪里,識人心”(漢族)、“木頭做鋤把,能者不多話”(傣族)、“會人不說,說人不會”(布朗族)等諺語則說明通過行動去識人更為可靠,各民族共同看重的均是行動的力量。

從各族諺語中可以察覺出傳統(tǒng)儒家“聽其言而觀其行”的“重行”主張,亦是各族人民對知行體驗的認同體現(xiàn)。各族人民都高度認同足履實地、躬耕力行才是安家立業(yè)的根本保障,“行重于知”的觀念是中華各民族在謀生發(fā)展、融合互動中達成的共識。

三、多民族諺語對知行理念的認同

習總書記指出“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2]各民族共創(chuàng)的歷史事實是中華民族勢必為一個共同體的直觀證據(jù),而各民族培育的共同精神,則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靈魂內涵,它是“民族國家精神共同體之善的價值理念”[13]與“共善價值規(guī)范”。[6]

多民族諺語對知行觀的表達常蘊藏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在這一層面探討知行觀,就是要表明知行的態(tài)度、規(guī)范、精神和理念,即是非正誤等價值的判斷。張岱年在談及中國哲學的特點時說“致知方法與德行涵養(yǎng)有相依不離的關系”[14]。實際上在多民族諺語中,“知”與“行”均無法與道德理念分開,反而由于諺語承載著生活的點滴智慧,知行體驗和知行理念在諺語中結合得更加緊密,體現(xiàn)得尤為鮮明。從各族諺語中所包孕的知行觀來看,各族人民總結出的知行道德精神的內容很豐富,諸如勤勞、堅韌、勇敢、謙虛、吃苦、認真等,但從其數(shù)量和內容來看,各民族諺語都著重突出了“知”和“行”應當具備勤勞和勇敢的精神,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勤勞勇敢的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

(一)“勤勞”精神的認同

中華民族的勤勞精神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早在《尚書·周書》就有言:“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3]471,后代一直都不乏關于“勤”的箴言論斷,如“勤能行之,其志必獲”[15]“民生在勤,勤則不匱”[16]等,勤勞精神是各族人民奮斗發(fā)展過程中的必備品質。各民族諺語中幾乎都有涉及與“勤勞”這一主題類似的諺語,這些諺語通常以具體的學習活動、生產勞動等內容作為敘述載體,借之言理,從而真實形象地突顯出勤勞精神的可貴和力量。

多民族諺語中一致強調“求知當勤”,即主張學習知識時應具有勤學苦練的態(tài)度,如“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一分辛苦,一分才干”(漢族)、“經書行行凝智慧,全歸勤奮人”“物舊勤洗擦,知識勤更新”“懶惰與無知同在,勤奮與知識共存”“手拿經書雙眼閉,老來干嘆氣”“常念經,夢幻新”“做和尚要勤學,當佛爺要勤鉆”(傣族)、“寅時不起床,業(yè)務要荒唐”“掌印的皇后,不如游草原的尼姑”(蒙古族)、“勤掏的井水清,勤學的人心明”(哈尼族)等。

多民族諺語中都極為主張“踐行當勤”,突出強調勞動實踐時要勤奮苦干,如傣族有諺語如“水漲兩岸穿,水落兩岸園”“旱季吃菜跑腿拔,雨季吃菜伸手掐”等,反映的是傣族人民在一年干旱兩季的勞動情況,雨季河水上漲,岸邊??考壹覒魬舻哪敬?,以漁業(yè)為生,蔬菜種在竹樓外的高臺上,旱季水落,人們又在兩岸沙灘上種植蔬菜,不同的生產方式交替進行,勤勞苦干使生活變得熱火朝天。其他民族的此類諺語也很多,如“土地無偏心,專愛種田人”(漢族)、“若想早得到,莫如多養(yǎng)羊”(蒙古族)、“只怕懶漢不耕,沒有黃土不生”(保安族)、“嘗盡百草,始得良藥”(拉祜族)、“七勞八苦得成富,九磨十練得成師”(瑤族)、“走遠路的人要早起,要贊哈的人要常練”(傣族),等等。

(二)“勇敢”精神的認同

中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戰(zhàn)天斗地、頑抗外敵、奮勇拼搏,熔鑄了“勇敢”這一可貴品質。《詩·大雅·烝民》有云:“不侮矜寡,不畏強御?!盵16]中國古代儒家明確主張“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17],認為“仁者必有勇”[9]。“踐行當勇”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不二之法。

多民族諺語中有關生存發(fā)展、生產實踐和生活經驗等內容的諺條,往往突出強調人要有勇于嘗試和斗爭的膽量。布朗族有諺語“強者住平壩,弱者鉆山林”,記錄的是布朗族生存斗爭的故事,傳說布朗族原本居住在平壩上,在首領叭雅哈免的帶領下強大富足,首領病故后,新首領領導無力,布朗族勢力減弱,被傣族戰(zhàn)敗,被迫離開平壩住進山林[18]。布朗族人將這一歷史總結為“強者住平壩,弱者鉆山林”這句諺語,代代傳承,顯然是對這一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后輩族人的訓誡。反觀傣族人民,他們認識到勇敢的斗爭是維系民族長久生存發(fā)展的巨大力量,這種認識在傣族諺語中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如“想吃黃泡果,不怕刺扎手”“坐舟釣魚,不顧浪急”“渡船靠槳劃,殺敵靠兵勇”“明知江里有蛟龍,硬要脫光衣服去游泳”“害怕遇上猛虎的獵人,永遠也成不了好獵人”等,均體現(xiàn)出傣族人民對勇敢精神的褒揚。

中國地廣物饒,各族人民依托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勞作生息。馬克思曾指出:“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盵19]各族人民無論依托于哪一種自然環(huán)境生存,無論采用農耕、游牧、漁獵何種生產方式,勇敢始終是各族人民共持的精神利器,如諺語“深水里有大魚,深山里有奇獸”(鄂溫克族)、“不同野獸打交道,永遠不敢獵虎豹”(拉祜族)、“風浪里試舵手,戰(zhàn)斗中試英雄”(蒙古族)、“想騎駿馬要跳上馬脊,想吃虎肉要有一顆虎膽”(柯爾克孜族)、“若想上山打獵,莫怕草中毒蛇”“抬弩敢射高天鳥,抬槍敢打餓虎狼”(拉祜族)等,不勝枚舉。

知行活動中勤勞、勇敢的精神,集中體現(xiàn)在多民族諺語中,這充分表明勤勞勇敢既是各族人民在自我成長中、與自然抗爭中以及與敵人斗爭中一次次取得勝利的精神法寶,同時也是各族兒女共同的價值理念。中華各民族的勤勞勇敢精神是在生存智慧的摸索中、在腳踏實地的行動中得以詮釋的,談及各民族的知行觀,就不能拋開各族人民對待知行活動的勤勇態(tài)度,而多民族諺語對知行觀的表達恰好印證了這一觀點,其中所灌注的勤勇精神,使知行觀的價值內涵得以升華,各民族對勤勇精神的認同也成為中華多民族能夠有機復合、成為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根基之一。

四、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認同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啟迪

知行觀是人們對認識和實踐活動內部聯(lián)系的哲理闡釋,它是認知體驗的抽象總結,同時知行活動與道德價值規(guī)范又緊密相依,這在多民族諺語中已有充分的展現(xiàn)。從多民族諺語中對知行觀表達來看,知行觀包含著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圍繞知行關系構成的哲理內涵;二是針對如何“知”與如何“行”的倫理道德內涵②。知行觀的此二層內涵恰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中的兩種要素相貼合,即上文所探討的認知體驗的認同和價值規(guī)范的認同。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認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的耦合,可以引發(fā)我們更為深入的思考。

首先,以多民族諺語為載體的知行觀充分反映了中華多民族知行觀的同一性。中國歷史上知行觀的發(fā)展經歷了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在知行的內涵和種種關系等問題上進行了較多理論闡述,而最終在一些重要的關系問題上,多民族哲學家們達成種種共識,如在“知行合一”的論斷上,王夫之提出“知行相資以為用”,少數(shù)民族帝王金世宗完顏雍認為:“今之學者,既能誦文,必須行之,然知而不能行者,多矣。茍不能行,誦之何益。”[20]對知與行的統(tǒng)一關系具有一致的觀點。又如在“行重于知”的看法上,有王陽明“行是知之成”、王夫之“知必以行為功”[7]等“重行”認識。滿族帝王清圣祖康熙認為:“凡人讀書,宜身體力行,空言無益也”“畢竟行重,若不能行,則知亦空知”[21]等。以上兩種知行關系在多民族諺語中也體現(xiàn)得最為典型,多民族諺語作為各族人民智慧的載體,我們從中提取歸納而得的知行觀主體理論形態(tài),與之在純粹哲學范疇內的相應內容,具有高度的同一性,這無疑說明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是各民族智慧交融的結晶,是各族人民共有的文明碩果。

其次,多民族諺語中知行觀所蘊含的道德理念是中華民族精神共同體的有機組成。民族精神共同體的構建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靈魂工程,有學者指出“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重視民族精神共同體的建構”“多民族國家民族精神共同體就是在多民族國家國民中共同形成、并得到認同的觀念中的國家。其中包括……多民族國家人民在文化、道德、理念、價值觀等方面形成的共享內容”[13],大量的多民族諺語中所蘊含的勤勞和勇敢是各民族在知行活動中共同認可的核心精神。黨的十六大報告曾明確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2]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在生存發(fā)展、交融互動中共同鑄就的,勢必為中華民族精神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認同是明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微觀路徑。我國是歷史悠遠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共同體的存在,是有諸多證據(jù)可依,諸多蹤跡可循的??苫\統(tǒng)地將其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可觀可感的物質文明成果,另一則是熔鑄于我國各族人民民族靈魂中的精神文明成果。相比較直觀的物質文明成果,我們更需系統(tǒng)梳理那些潛在于各民族精神層面中的認同理念,這些內容歷經歲月沉積而紛繁富茂,亟待被挖掘、被呈現(xiàn)、被構建,“民族精神構建的實質就是一種文化尋根和文化建構”[23]。多民族諺語中的知行觀認同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路——從各民族共有的文明載體中,去摸清隱含其中的共同文化觀念、共同價值理念等,使之成為明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層次微觀路徑。這不僅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增強文化自信的時代呼聲中,中華兒女的共同職責所在。

中華多民族諺語中所蘊藉的知行觀,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存萬象,它是對生存智慧的生活化抒發(fā)。各族人民對知行觀的認同充分證明了諺語的公理性,公理性即“把眾多民族諺語放在同一語義系統(tǒng)中,有一個共同的文化屬性,即公理性,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價值取向。”[24]多民族諺語中知行觀的一體化便是各民族對知行體驗和知行理念的共同取向,是對安身立命之法、謀求發(fā)展之道深度思考后的共同認知。中華各民族無一不是在“知”的學習和傳承中、在“行”的實現(xiàn)和磨礪中生存下來、發(fā)展起來而后壯大的,各族人民對“知”的重要價值和“行”的決定意義的認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從而在“知行合一”“行重于知”等問題上實現(xiàn)認同。知行觀認同下的各民族諺語,以生活化、形象化的表達方式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融榮共生的發(fā)展理念。同時,多民族諺語在表達知行觀的過程中所流露的勤勞勇敢、持續(xù)進取的精神既是知行觀認同的內容構成,也是各民族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無形紐帶。

注釋:

①《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薄氨M心”到“知性”再到“知天”,是孟子的道德哲學公式,其中“心”是第一要素,注重“心”的修養(yǎng)和作用,幾乎成為傳統(tǒng)知行論最重要的主題,因為古代哲人常認為圣賢先有對德性之知的自覺,然后轉化為德行,知行合一由此實現(xiàn)。(參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119頁,張應杭、蔡海榕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②此處所說的倫理道德內涵與傳統(tǒng)知行觀的內涵中“德性之知”“道德踐行”等內容有所不同,這里是指知行活動中展現(xiàn)的道德精神,即如何知、如何行才是正確、合理且有效的一種道德約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EB/OL].(2014-09-30)[2021-05-24].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30/c64094-25763749.html.

[2][蘇]邦奇·布魯耶維奇.列寧論民間口頭文學[A].劉遼逸,等譯.蘇聯(lián)民間文學論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3-4.

[3]王世舜,王翠葉譯注.尚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宋志明.中國古代哲學通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5]宋志明.中國傳統(tǒng)知行觀綜論[J].江南大學學報,2015(04):5-10.

[6]青覺,徐欣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念內涵、要素分析與實踐邏輯[J].民族研究,2018(6):1-14

[7](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M]吳光,錢明等編校.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

[8](明)王夫之.船山遺書[M].北京:中國書店,2016.

[9]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0]張覺.荀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黎靖德.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2]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9-28.

[13]馬俊毅.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重視民族精神共同體的建構[N].中國民族報,2016-04-22.

[14]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15](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6](清)阮元.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7]胡平生,張萌譯注.禮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2.

[18]西雙版納州民委編.民族諺語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脫脫等.金史·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佟德富,寶貴貞.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專題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22]江澤民.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上所作報告全文[EB/OL].(2012-09-27)[2021-05-24].http://fuwu.12371.cn/2012/09/27/ARTI1348734708607117_7.shtml.

[23]徐德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EB/OL].(2017-04-10)[2021-05-24].http://www.cssn.cn/gx/gx_gxms/201704/t20170410_3480155.shtml.

[24]王建莉.中華多民族諺語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內蒙古大學學報,2020(7):101.

責任編輯:賈海霞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建構與解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的民族主義因素
“認同”視角下輔導員心理輔導談話技巧研究
輿論場理性族群的認同與構建
認同的崩潰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