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974年間,藝術(shù)家Donald Judd在Marfa改造完成了第一個項目The Block。圖為前軍用飛機庫改造成的個人圖書館。遠景處是藝術(shù)家Dan Flavin的燈光裝置,是他特意為Judd創(chuàng)作的三件作品中的一件。(攝影 Elizabeth Felicella)。
1994年,Donald Judd在Marfa的Architecture Studio里。這座始建于1925年的建筑,在60年代由Marfa國家銀行大樓接管使用。Judd買下后花費了6個月的時間進行翻修,拆除了銀行時期的設計,盡量還原20世紀30年代的空間格局(攝影 Laura Wilson)。
1.The Block的庭院里擺放著Judd設計的家具,兩層樓的坡頂房子被改造成藝術(shù)家住所(攝影 Elizabeth Felicella)。
2.因為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家具,Judd開始自己設計建造,圖為1984年設計的Bookshelf14和Corner Chair15,采用陽極氧化鋁,沿襲了藝術(shù)家的極簡風格。
3.因為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家具,Judd開始自己設計建造,圖為1984年設計的Bookshelf14和Corner Chair15,采用陽極氧化鋁,沿襲了藝術(shù)家的極簡風格。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西南部,有一個只有兩千余人的小鎮(zhèn),名叫Marfa。它距離墨西哥邊境只有1小時的車程,像極了電影《老無所依》中無人問津的沙漠邊陲小鎮(zhèn)。然而,每年至少有4萬人涌入此地,不為別的,只為了Donald Judd。
Donald Judd是誰?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重要的藝術(shù)家,他常常被認為是一名雕塑家,并被貼上極簡主義的標簽?!拔医^不認為我在做雕塑?!敝卑椎腏udd將其稱為“特定對象”。當然,他也不認可極簡主義這一太過籠統(tǒng)的標簽。從哲學史到藝術(shù)評論,從二維繪畫到三維作品,再到建筑的修繕設計,他讓空間、色彩和形式成為一個整體,純粹地存在。
在Marfa的二十多年里,Judd買下大量老舊和廢棄的建筑,親自設計,和當?shù)厝艘黄鹦蘅槨⒏脑?。在這里,你能看到與眾不同的Judd,而不僅僅是人們印象中喜歡用工業(yè)材料、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盒子的藝術(shù)家。
羅素堡前哨站是Judd于1973-1974年在Marfa買下的一個前軍用建筑群。他把軍需官的房子改造成住所,兩個軍用飛機庫則變?yōu)檎褂[、工作的場所。他還雇用當?shù)氐耐僚鲏ㄔ鞂<?,遵循西南地區(qū)和墨西哥住房的傳統(tǒng),把整個街區(qū)圍了起來,多出一個連接各座建筑的庭院。
改建后的建筑群取名The Block,是一處帶有濃厚Judd風格的世外桃源。他不僅建造了泳池,種上了白楊木,還親自設計了涼棚、燒烤架以及角落里的溫室、雞舍和狗窩。在偌大的展覽空間里,那些既不是繪畫也不是雕塑的新三維藝術(shù)被永久地安裝在自然光下,與周圍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一起構(gòu)成了Judd所謂的特定對象。展廳的另一邊是Judd的個人圖書館,連排的書架上擺放著其收藏的1300多冊書籍,其中有許多20世紀前的作品,也不乏人類學、植物學和考古學的內(nèi)容。在兩堵超長的書架中間,是Judd設計的書桌和床榻。Judd在1994年因淋巴瘤突然離世,這里的一切還維持著原樣。
如果說The Block是Judd的日常,那么Ayala de Chinati便是他的精神領地。在巴斯克語中,“Ayala”意為山坡與草原相遇的地方,Casa Morales、Casa Perez和Las Casas這三座建筑與周圍的牧場正好位于Chinati山脈的北面,靠近墨西哥邊界。如此,既可以留存當?shù)氐慕ㄖL貌,又可以保護未經(jīng)開發(fā)的土地。加入環(huán)保協(xié)會的Judd連年購買牧場周邊的土地,以此來抗衡工業(yè)發(fā)展對自然環(huán)境的侵蝕。到去世前,Judd已經(jīng)買下了將近134.7平方公里的牧場,去世后亦長眠于此。
在這里生活的Judd不僅是藝術(shù)家,還是狂熱的設計師、收藏家、作家,以及一名兢兢業(yè)業(yè)的建筑師、一個由始至終的空間創(chuàng)作者。他花費8年時間修繕的Chinati Foundation當代藝術(shù)博物館,集結(jié)了Carl Andre、Claes Oldenburg、Dan Flavin、Richard Long等雕塑家的作品。他與當?shù)毓と撕臅r4年制作組裝的15件混凝土裝置孤立在曠野中,粗糲原始、毫無生機的它們卻能輕易激起人們內(nèi)心的波瀾。
1.Judd在1982年設計的84號膠合板椅。在底座部分,藝術(shù)家將膠合板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進行組合。
2.Judd繪于1988年6月27日的座椅草圖。?
3.1989年,Judd在Marfa買下了Las Casas牧場,包括一間工作室,一個棚屋,熔巖石圍成的畜欄和用石頭壘成的同心圓形狀的花園。圖為工作室內(nèi)景(攝影:Matthew Millman)。
Cobb House、Whyte Building、Gate House、Architecture Sradio、Art Studio……Judd在Marfa打開了21座建筑的大門,其中有6座是其生前未實現(xiàn)的計劃。在他看來,“畫廊和博物館能提供信息,但它們并不能提供理解的情境”,有限的展覽時間和粗暴的運輸都讓人難以恭維。藝術(shù)品所處的環(huán)境和自身同等重要,這是他守衛(wèi)藝術(shù)的方式。他讓空間成為藝術(shù)的載體,并讓兩者一起成為永久裝置。
“永久裝置”這一概念的起點是紐約SOHO區(qū)著名的1O1 Spring Street。1968年,Judd標志性的“盒子”“堆?!薄皾u進”等作品日漸成熟,各種名為《無題》的矩形方盒也成為他司空見慣的個人符號。在惠特尼美國藝術(shù)博物館舉辦的首場博物館級個展將Judd推向了世界,使他成為“極簡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同年11月,他用舉辦個展賺到的錢買下了101 Spring Street這座破舊的五層廢棄建筑,簡單的修葺之后,與家人一起搬進了這座巨型宅邸。
20世紀90年代初,Judd一心想要恢復整座建筑的原始外立面,但鑄鐵和玻璃工藝的修復費用太過高昂。直到2010年,在國家歷史保護信托基金的支持下,修繕才得以動工。3年后,Judd基金會完成了所有的修復工作,并將這座始建于1870年的建筑首次向公眾開放,人們可以近距離觀察它的原始細節(jié)以及Judd的空間設計、藝術(shù)裝置和各種收藏。
因為在繪畫中得不到滿意的答案而一頭扎進三維藝術(shù);因為找不到喜歡的家具而在1973年自己制作了第一件沙發(fā)床;因為反對污染和過度開發(fā)而大量買進無人打擾的農(nóng)場土地;因為“永久裝置”和“特定對象”的理念而橫跨到建筑設計領域……“極簡主義藝術(shù)家”的標簽的確不夠,因為Judd塑造了一種全新的藝術(shù)語言。
1.紐約101 Spring Street的四樓空間,墻上懸掛著極簡主義藝術(shù)家Frank Stella的畫作《GurⅡ,1967》。在Judd設計的長桌邊,擺放著GerritRietveld設計的Zigzag椅(攝影:Charlie Rubin)。
2.位于101 Spring Street頂層的臥室,墻上懸掛著Judd的早期作品和藝術(shù)家Claes Oldenburg的帆布填充裝置《Light Fixtures at La Coupole》。地上擺放著Judd設計的睡眠平臺,其中有許多有趣的細節(jié)。一張19世紀的意大利高靠背沙發(fā)立于一旁??看耙粋?cè)是Dan Flavin的熒光燈作品(攝影:Charlie Rubin)。3.新近出版的Donald Judd Spaces一書。第一次對Judd基金會位于紐約和得克薩斯的空間進行了完整的梳理與呈現(xiàn),其中包括從未出版過的檔案照片和全新委托拍攝的照片,以及藝術(shù)家的五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