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默
有一位深諳時裝哲學的朋友說:“臉上的氛圍不好,穿什么都不會好看。聽一段音樂,讓表情柔和下來,再去試衣服吧!”她的穿衣理念是穿令自己舒適的衣服,讓自己感覺愛自己、愛生活。由內(nèi)而外,由外而內(nèi),我們往往忽略本質(zhì),而過分關注表象。
聽一位友人講她在普羅旺斯的日子。起床,把音樂打開,再決定穿什么衣服。清晨哼著歌曲,有時歌曲沒唱完,就走到大門口了,那么她會索性坐下來,唱完歌再走。她會為自己營造一種氛圍,一種從心情到面容上的氛圍。
心里的氛圍不好,臉上的氛圍也不會好,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都是無濟于事的。想想人生也是很奇妙的事,一切最后還是都表現(xiàn)在了臉上,這也許是一種極致的公平。
村上春樹的一本書里提到一件事:一位曾經(jīng)很美麗的女子,再見時依然漂亮,但失去了色彩和熱度?!霸?jīng)這個內(nèi)斂的女子,她的光和熱從周身的縫隙中自動向外噴射”,可是再見到她時,這種東西已經(jīng)消失。書中還有一位女子也是如此,多年后再見,雖然依舊是個大美人,但是跟從前相比,“色彩淡去很多。連腦子似乎也變笨了,說話索然無味,觀點平庸至極”。美麗的外表反而讓人一旁看著都心情沉重,“產(chǎn)生怯意”。
這是因為臉上的氛圍變了,沒有活力和熱度,美變得凝滯,像是空心人。這與年齡無關,只與心境變化有關。
一位朋友50歲才開始接觸英文,她說自己像渾身毛孔都張開一樣吸收新東西。她家有固定的咖啡時間,這個時間是她和先生用來讀詩的。20分鐘一杯咖啡,一首小詩,誦讀談論間心靈得到滋養(yǎng)。這樣的氛圍很容易做到,但很少有人會去把一件小事變成一種儀式。
心里的氛圍,臉上的氛圍,細想想,真是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