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善的政治,既要求有好的制度,也要求有好的政治家。在現(xiàn)代西方政治學將關注重點放在制度研究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制度之下政治精英隊伍自身素質的問題,是促進社會良善治理的題中之意。中國傳統(tǒng)政治中對于政治中人的問題做了很多思考,其中,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代表作《貞觀政要》中所蘊含的居安思危、任用賢能、躬行仁義、愛惜民力等觀念,對于當今的政治思考和實踐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關鍵詞:《貞觀政要》 政治精英 政治思想
精英主義理論認為,無論“民主”話語如何宣稱,在現(xiàn)實政治世界中,真正掌握核心政治權力,做出關鍵決策的基本上是社會中的極少數(shù)人。民眾的確可以參與政治過程,但在一個廣土眾民的國家,現(xiàn)實地看,長時間、專業(yè)化從事政治決策的,只可能是人口中的少數(shù)。這既是以往歷史經驗的總結,似乎也是未來的命運所向。所以,即便是現(xiàn)代民主政治,在國家層面通行的運作模式也是代議民主——由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代表專門從事政治。圍繞少數(shù)人運作權力的事實,現(xiàn)代政治生活提出兩個核心政治命題:賦權與限權。賦權環(huán)節(jié),使得外部社會環(huán)境通過一定的程序產生了政治精英;限權環(huán)節(jié),通過建構起一套制度來制約政治精英的行為。應當說,西方近代政治哲學在制度設計上有一套系統(tǒng)而又成熟的理念,但是,良好的政治,不光要實現(xiàn)制度的良善,制度中的人也應該納入考慮范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恰恰對政治中的人進行了大量探討,為后人提示了諸多富有價值的政治思考。
政治精英的政治行為有著怎樣的目的和動機?良善的政治又對政治家本身提出了哪些要求?政治家應該如何治理國家?這些政治中的關鍵因素在西方傳統(tǒng)政治哲學中較少討論,卻是中國古典典籍又不惜筆墨重點闡述的問題。為了發(fā)掘中國傳統(tǒng)政治智慧中的有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今人政治實踐、政治思考對制度因素的過度關注,筆者認為,我們今天仍有必要重新閱讀《貞觀政要》。本文的基本目標是,梳理《貞觀政要》所闡發(fā)政治思想的內在邏輯,以期啟發(fā)今人的政治智慧。
一、治國動機
重讀《貞觀政要》,我們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唐太宗君臣出于怎樣的動機才勤于政事,花大量時間來反復思考、探討政治得失?如果不理解當時政治家的基本行為動機,就無法理解其政治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政治精英治國動機的探討,是理解《貞觀政要》全書論述邏輯的理論起點。
通過《貞觀政要》中的君臣對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唐太宗君臣之所以“留心治政”,用大量時間探討歷代政治得失,在最低意義上,是為了避免政權敗亡,保證唐王朝能長期掌握政治權力;進而言之,政治精英效法前賢、留名青史的個人愿望也是治國的重要動力;在最高意義上,則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政治理想。
首先,“留心治政”是為了避免“危亡之禍”,使李唐政權能夠“傳之萬代”。唐繼隋起,貞觀初年距離隋亡也不過十余年時間。太宗朝君臣大都親眼見證、參與了隋亡唐興的歷史進程。隋王朝短命而亡的歷史教訓,深深刺激著唐太宗君臣。尤其是唐太宗本人,他常?!皯]宗社之傾敗”。因此,為了保證王朝政治生命能夠長期延續(xù),實現(xiàn)“身安國寧”,“固太平之基,保七百之祚”的愿望成為時刻督促唐太宗君臣勵精圖治的原初動力。其次,君主自己也懷有垂范后世、追比圣賢的動機。古代君王身邊有史官負責記錄皇帝日常起居言行。唐太宗曾經多次詢問身邊史官是否善惡無隱,如實記錄了自己的言行??梢娋鞅救耸潜容^在意自己的身后名的。再次,除了想要給后世留下一個好名聲,古代賢明君主及其治下的賢明政治對唐太宗本人產生示范效應,激勵唐太宗效法前賢。最后,唐太宗君臣如此“銳精為政”,也懷有自己的政治目標。這種目標,就是“致治”“致天下太平”。在唐太宗君臣眼中,所謂的天下太平,大致包括良好的周邊國際環(huán)境、豐足的糧食儲備、安寧的社會秩序等幾個方面。其中的核心目標則是“內外寧靜”。應該說,這是中國傳統(tǒng)小農經濟時代一種樸素的政治理想。
二、隋亡教訓
對隋王朝滅亡原因的反思,是唐太宗君臣政治思考貫徹始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種思考首先涉及政治精英集團最為根本、迫切的行為動機——保證“家天下”傳之長久。唐太宗君臣希冀通過對歷史的反思,找到避免王朝覆亡的辦法。
在唐太宗朝名臣魏徵看來,隋滅亡,固然有君臣不德、不愛惜民力等原因,但關鍵的一點在于“恃其富強,不虞后患”。政治精英集團沒有做到居安思危,因此才日益驕橫,消耗民力,最終走向王朝敗亡的結局。
由此,“居安思危”成為魏徵和唐太宗反復探討的問題。歷史上有許多君王,在初掌政權的時候,哪一個不想把天下治理好呢?但并非所有的帝王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初心。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事與愿違?魏徵認為,關鍵的一點在于許多君王自身不能堅守本心,一以貫之。君主在最初執(zhí)掌政權的時候,尚能克己自持,但執(zhí)政時間越長,就愈加驕奢淫逸。
治理國家,難就難在堅守初心,善始善終。魏徵同房玄齡之間著名的“創(chuàng)業(yè)與守成孰難”的爭論,也是在強調這一點。進而言之,不但作為個體的帝王在個人執(zhí)政生涯中大多走向下坡路,而且歷代王朝在其政治生命中也無法擺脫這種逐漸滑坡、最終覆亡的“歷史周期律”。
唐太宗君臣同樣注意到“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律問題。在他們看來,歷代王朝之所以陷入“歷史周期律”不能自拔,是因為政治精英“安而忘危”,身處太平之世而忘記了政治權力隨時有被顛覆的危險,由此在歌舞升平的自我想象中日漸墮落。那么,該如何做才能破解這樣的歷史難題?這就要談到唐太宗君臣的治國之術。
三、如何治國
《貞觀政要》所闡發(fā)的政治觀念,其突出特點是重視用道德精神來整飭政治精英隊伍。政治精英們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出發(fā)點在于實現(xiàn)“宗社永固,無傾覆”,由此出發(fā),全書論證邏輯大致為:政治得失的關鍵在于政治精英的素質。國家安危系于君王與儲君,地方的治亂則系于地方長官。在中央,君主要居安思危,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用仁義之道治國;同時,因為個人理性有限,所以君主要得到賢臣的輔佐,并善于納諫。在地方,君主要擇官而用,任用賢能的地方長官,從而實現(xiàn)中央政治精英道德運作模式在地方的成功復制。而且,作為一個整體的政治精英集團,要愛惜民力,與民休息。如此,就可以實現(xiàn)王朝的長治久安。具體來說,《貞觀政要》所闡發(fā)的傳統(tǒng)治理智慧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一)政治生活的關鍵問題是政治家賢能與否
書中多次強調政治家對于治理國家的重要性,認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边@樣,就把王朝安危同政治精英集團的建設聯(lián)系起來。
就中央層面而言,首先,君主賢能與否直接關系著王朝安危。其次,儲君作為未來的君主,事關王朝未來安危,其道德修煉問題同樣不可輕視。再次,大臣是皇帝身邊的人,對皇帝的賢能與否至關重要。唐太宗的邏輯是:皇帝是否賢明,全看周圍的臣子怎么樣,周圍臣子賢明,皇帝就賢明。這種看法,出于唐太宗對以往歷史的思考。周、召二公用仁義之道輔佐周成王,所以能“致理太平,稱為圣主”。趙高對秦二世胡亥“教以刑法”,由此導致秦二世而亡。因此,當朝皇帝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擇賢,既為自己,也為儲君。這樣就把帝國政治清明與否,全系于能否得賢。
如果說一國安危在于君主與儲君,地方的榮衰則系于地方長官。既然用人如此重要,選人的標準是什么?什么樣的人才算是“良佐”?簡言之,當時的用人導向是德才兼?zhèn)?,所謂“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
當然,德與才,不但是對大臣的要求,也是君主應當努力實現(xiàn)的個人修養(yǎng)目標。君主如何才能德才兼?zhèn)??一方面是進行自我道德修煉,培養(yǎng)君德,用仁義之道治國;另一方面則要借助外力,主動納諫,聽取大臣的建議。
(二)君主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道德水準,躬行仁義
《貞觀政要》第六卷集中討論了一個賢明的君主應該具備的良好品德,包括:儉約、謙讓、仁惻、慎所好、慎言語、杜讒邪、悔過,以及避免奢縱、貪鄙。除此之外,一個具備良好品德的君主,在選擇治術時,也要用仁義之道,而不能用邪?!敦懹^政要》中所講的仁義之道,大體上是指:君主要嘉獎忠臣義士,以此推崇一種忠義的價值觀念;要褒獎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從而倡導孝悌之道;當然,君主個人還要講究公道,遵守誠信,不用陰謀詭計對待臣民。
(三)“君臣共治”,理性決策
君主要樂于、勤于納諫,以保證決策盡可能合理;大臣也要承擔責任,敢于主動進諫,實現(xiàn)“君臣共治”。唐太宗君臣把臣子進諫、君主納諫作為一條十分重要的治國經驗,甚至將君主能否聽到不同聲音作為王朝是否能夠長久存在的標志。
唐太宗能夠包容不同的聲音,是基于他對個人理性能力的懷疑。他認為國家事務繁多,如果僅靠皇帝一人來治理天下,一定會因為個人能力不足導致諸多失誤。正因為君主雖然有一言九鼎的權力,卻沒有金口玉言的能力,所以必須要謙虛自抑,虛心納下,以賢人為師,聽取不同意見,而不能獨斷專行,如此方能保證決策的合理性。同時,作為君主,在聽取臣下建議的時候,還要做到“兼聽”,不能偏聽偏信。此外,從大臣的角度來說,也應該要敢于直言進諫,發(fā)揮自己的才智,而不能只是阿諛奉旨。
(四)政治精英集團要愛惜民力,與民休息
按照《貞觀政要》的思維邏輯,只要君主砥礪德行的同時,在朝堂和地方上選任賢能,經過一番政治精英隊伍的人事整飭,滿朝上下就會“君子林立”,具備一種仁義的內在精神。這種仁義精神還要進一步發(fā)散為一系列“愛惜民力”的政策措施。所謂愛惜民力,對政府的要求就是盡量避免如大興土木、多事征伐、四處巡行、耗費國力以懷柔遠人之類的行為。
在傳統(tǒng)小農國家,政治精英之所以重視存恤民力,其中的內在思維邏輯是:國家太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普通老百姓生活安寧,如果普通人能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自然不會有人造反,王朝也不會遭受大動亂。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國家就不能隨便干預普通人的生活,不能經常勞民,妨礙正常的社會生產。由此可以看出,樸素的政治理想孕育了樸素的治國之道。
四、結語
在上文的梳理中,我們看到《貞觀政要》所呈現(xiàn)出的一系列政治思考其實是自成系統(tǒng)的,這種系統(tǒng)的思考又深深鑲嵌在當時“家天下”的社會結構中。在唐代貞觀時期,盡管追比前賢的個人理想和實現(xiàn)天下太平的政治目標,都是激勵政治精英勵精圖治的重要動力,但延長王朝的政治生命是政治精英內心中最強大持久的一種信念。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一個賢明的政治精英集團會時刻銘記王朝覆滅的危險,做到“居安思?!?。為了將危機爆發(fā)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政治精英集團幾乎將全部注意力放到了政治精英隊伍的建設上。朝廷上上下下要任用賢能的官員,官員又要敢于規(guī)諫君主,“致君堯舜”,幫助君主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治理能力。君主有了這樣一支賢能的政治精英隊伍,如果再樂于納諫,行仁義之道,愛惜民力,王朝自然會長治久安。
這種思考的突出特點就是在政治中凸顯了道德以及有德的政治家的地位。無論是培養(yǎng)君德,親賢臣、遠小人,還是以仁義之道治國,有德的政治家都站在了政治舞臺的中央。用道德來解決政治問題,于是政治的核心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把整個王朝,尤其是政治精英集團擬人化,變?yōu)橐粋€謹慎克己的君子。按照儒家的觀念,個人道德修養(yǎng)并非一條直接向上的坦途,而是時時刻刻都有向下的岔口。唐太宗君臣盡管看到了政治精英集團同樣有腐化墮落的可能,但從之后的歷史發(fā)展來看,他們對“歷史周期律”的回答——謹慎選擇政治精英來從政——仍舊沒有幫助唐王朝本身跳出這個“歷史周期律”。這就啟發(fā)我們,單純將政治安危系于個人、集體道德修養(yǎng),事實上是很危險的。但這并不能否認以《貞觀政要》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政治智慧中對政治家自身素質的強調。事實上,對政治家個人的素質有相當要求,恰恰是西方政治傳統(tǒng)中較為欠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回溯我們自身的傳統(tǒng)政治智慧,也有利于推動今人政治理論的進步。
當然,《貞觀政要》也留下一些問題,以待我們深入思考。首先,皇帝個人因為想保障皇權在自己家族內部不斷傳承,從而發(fā)奮圖強、勵精圖治,這不難理解。奇怪的是,為什么大臣們,即便是最剛直敢言的一些大臣,也對“家天下”的觀念沒有異議。這究竟只是大臣在對強大皇權的畏服之下的一種口是心非的表達,還是另有一套更深的觀念系統(tǒng)在支撐。也就是說,“忠君”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將整個國家和社會歸為一個家族的私產的政治意識是通過什么樣的渠道深入人心,從而成為一種當時人所共同認可的正當觀念?其次,人類社會中的政治精英似乎大都期待持久掌握權力。如何把政治精英個人對權力的保有同公共目標結合起來?在現(xiàn)代社會結構中,對政治精英集團本身而言,能否為其發(fā)展出一套同現(xiàn)代社會相契合的觀念系統(tǒng),從而督促他們克己自律,不斷投身于公共目標而不因私廢公?這些問題仍然有待我們繼續(xù)思考。
參考文獻:
[1] 吳兢.《貞觀政要》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tǒng)[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作 者: 石琴,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政治、基層治理。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