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人類逐漸意識到,過去的我們竟然持有那么多錯誤的見解——我們曾認為地球是平的,它是世界靜止不變的中心:我們曾以為宇宙很小,而且從未改變過;我們曾認為人類是一個獨立的物種,與其他動物沒有血緣關系。直到我們認識到夸克、黑洞、光子、空間波動的存在,認識了我們體內每個細胞令人驚奇的分子結構。人類就像個不斷長大的孩子,驚奇地發(fā)現世界并非只有他的臥室和游樂場,而是如此遼闊,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可以去發(fā)現,有數不清的觀點與他最初以為的不同。
宇宙參差多態(tài),無邊無際,我們不斷發(fā)現它新的面貌。我們對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驚奇于它的多樣、優(yōu)美與簡潔。然而我們發(fā)現的越多,就越明白,比起已經了解的東西,我們尚未了解的要多得多。
如今,我們甚至可以觀測到140億年前,那次讓所有星系得以誕生的偉大爆炸。除此之外,我們已經開始瞥見一些比大爆炸更偉大的東西,世界的基本結構正在顯現——
它由一群量子事件生成,其中時間和空間都不存在;量子場繪制了時間、空間、物質與光,在事件之間交換信息:現實是由獨立事件構成的網絡,概率使它們相互關聯,在兩個事件之間,時間、空間、物質與能量消融在一團概率云中。如果試著整合我們在20世紀學到的關于物理世界的知識,就會發(fā)現,許多線索表明,世界與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的大相徑庭。
在《理想國》的第7卷中,柏拉圖講述了一則著名的神話:一些人被束縛在漆黑的洞穴深處,只能看到他們被身后的火焰投射到墻上的影子。他們認為這就是真實。有個人掙脫了束縛,逃離了洞穴,發(fā)現了太陽的光芒和更廣闊的世界。最初他的眼睛無法適應光線,感到頭暈和困惑。然而最終他可以看見了,他興奮地跑回同伴身邊,告訴他們他所看到的。他們感到難以置信。
我們都處在洞穴的深處,被自身的無知與偏見束縛,有限的感官呈現給我們的只有影子。如果我們試圖看得更遠,就會感到困惑,我們并不習慣。但是我們仍然要嘗試,這就是科學——以更有效的方式思考,并對思維方式不斷探索,用想象力推翻預設的觀念,揭示現實的新面貌。
這樣的冒險,要倚仗人類過往的全部知識,但其核心是改變。
這無限世界熠熠生輝,我們想親眼見證。我們著迷于它的神秘與優(yōu)美,但視線之外仍是未經探索之地。我們不完整與不確切的知識,飄搖在未知的無盡深淵之上,但這并不會使生命毫無意義,反而因探索、冒險、改變和獲得新的認知而使其有趣且彌足珍貴。
在人們的印象中,科學由實驗、假設、公式、計算與討論組成,但這些只是工具,就如樂手的樂器。音樂中重要的是音樂本身,科學里真正重要的,是科學所提供的對世界的理解——以越發(fā)開闊的觀點解讀世界,探索世界的全新圖景,尋找事物的真正本質。
本文摘編自《現實不似你所見:量子引力之旅》一書,卡洛·羅韋利著,楊光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