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源
(中國昆侖工程有限公司葫蘆島分公司,遼寧葫蘆島 125001)
延遲焦化裝置是物料在高流速、短停留時間的條件下,在加熱爐爐管中被加熱到指定生焦溫度,再通過管道輸送到焦炭塔中完成生焦過程,避免物料在加熱爐爐管和轉油線內生焦,“延遲”后在焦炭塔內生焦,故名“延遲焦化”。某15萬t/a延遲焦化裝置,采用“兩爐三塔”工藝,以催化油漿為原料生產油系針狀焦?!皟蔂t”分別是焦化油爐和干燥氣爐,“三塔”是三座相同的焦炭塔。焦化油爐用來加熱焦化油,加熱完去焦炭塔生焦;干燥氣爐用來加熱干燥氣(柴油組分),在焦炭塔生焦完畢后,向塔里吹入加熱后的干燥氣,吹出油氣組分,保證焦炭的質量指標達到要求。應力分析的主要工藝管線包括:轉油線、干燥氣線、焦炭塔進料線、焦炭塔油氣線、焦炭塔放空線、焦炭塔安全閥線、焦炭塔開工線,甩油線,注蒸汽線,冷焦水線回水線。本文主要針對管線應力分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結合延遲焦化裝置自身的特點進行討論。
與兩臺加熱爐輻射室出口爐管管口相連的管道應該具有足夠的柔性,保證爐管管口受力/力矩滿足API560的要求,如圖1、表1、表2所示。所以,此管線應該在與爐管連接后,盡量少的沿爐管方向敷設,而是往兩側或上下敷設足夠長后再沿爐管方向敷設,圖2所示。
圖1 爐管受力簡圖
表1 爐管端部允許承受的力和力矩
表2 爐管端部允許位移
圖2 加熱爐出口管道布置
1.2.1 焦炭塔油氣線和安全閥線
焦炭塔有三座,油氣管線和安全閥出口管線的布置盡量兩兩對稱。管線沿塔頂往下敷設時應在適當?shù)奈恢霉諒澰黾尤嵝?,因焦炭塔在操作過程中會因熱脹而長高,高度增加量取決于焦炭塔筒體材質、長度和操作溫度,一般增加量為200~300mm,同時管線也會有相應的位移,此位移量較大,因此管線需要在適當位置安裝恒力彈簧支吊架,以確保管線的荷載不會全部作用于與塔相連的設備管口,降低管線的二次應力。各塔的油氣管線從塔上下來后,在管線平臺上分為兩支,各分支匯合后分別去分餾塔和放空塔,在分支前的集合管處也需要布置彈簧支吊架,以補償管道向上的位移;安全閥線在管線平臺上同樣布置彈簧支吊架,如圖3、圖4所示。
圖3 焦炭塔油氣線和安全閥線布置(上半部)
圖4 焦炭塔油氣線和安全閥線布置(下半部)
1.2.2 焦炭塔進料線
焦炭塔進料是從加熱爐至三通閥(四通閥封閉一路),然后分為兩路,一路進四通閥,一路與開工線相連。四通閥有四個管口,一進三出,進料來自三通閥,其余三路分別與焦炭塔下塔口的進料短接(不屬于焦炭塔本體,是下塔口與底蓋機相連的過度短接)法蘭口相連。進料管線在進塔前需要增加脹力彎,防止進料管線二次應力過大。干燥氣管線和公用工程分配管都與進料線相連,這些管線盡量分散、多方位布置,在一個方向上敷設的長度不易太長。如圖5所示。
圖5 焦炭塔進料線、干燥氣線、公用工程分配管布置
應力分析采用主流的管道應力分析軟件CAESARii 2019 Vr.11.0(以下簡稱Cii)。由于此管系較大,模型節(jié)點較多,手工建模精度不高,可能會存在節(jié)點連接不準確,模型校核不通過等問題,建議采用第三方軟件建模后,再導入Cii后進行修改,推薦CADWORX建立管系模型。
另外,加熱爐爐管的模型應該加入模型中使計算更為準確,但是由于爐管在實際迭代運算中很難收斂,所以可不用加入所有爐管,而是僅僅校核爐管管口的力/力矩和位移,按照API560的位移要求,在管口加上DIS.邊界條件,校核管口的力/力矩是否滿足要求即可。
延遲焦化裝置采用間歇操作,本裝置為“兩爐三塔”,操作主要過程如圖6所示。
圖6 焦炭塔操作流程
根據在同一時刻三座焦炭塔所處的操作狀態(tài),可以對應出各種管線所處的操作工況,但由于每座塔的操作狀態(tài)很多,所以組合數(shù)也很多,不便于計算,也沒有必要計算這么多種工況,這里可以做一些合理的假設:假設切焦工況的溫度為高低兩種溫度;假設某個塔的安全閥出現(xiàn)起跳(R)的情況;假設開工時從A塔或C塔開工,不存在用B塔開工的情況;從而可組合出主要的8種操作工況,如表3所示。(R表示安全閥起跳,H表示此過程的最高操作溫度,L表示最低操作溫度;)
表3 8種操作工況組合
工況組合出來后,便可根據工況來確定管線的操作狀態(tài),從而確定管道的溫度、壓力等參數(shù)輸入Cii,其余參數(shù)根據實際情況一起輸入Cii,如圖7所示。
圖7 Cii溫壓條件輸入表
對于與設備相連的法蘭還需校核法蘭是否泄漏,Cii有兩種方法,Peq當量壓力法和NC3658.3,由于Peq方法未考慮螺栓預緊力的影響,所以計算結果比較保守,所以采用NC3658.3即可。
延遲焦化裝置需要計算的應力管線較多,工況復雜,前期管道布置要依照經驗充分考慮補償量,否則應力很難通過,而且修改麻煩,費時費力;若前期充分考慮了管道應力要求,則計算的成功率會提高。另外,一般Cii剛開始計算都會存在不收斂的情況,程序按靜摩擦假設,算出動摩擦的位移,按動摩擦迭代后,又算出是靜摩擦,來回擺動不能收斂,此時可打開配置文件,將摩擦剛度改小一些,默認值是1.75×106N/mm,可以選5次方,對大于4mm熱位移不會有很大影響,會較容易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