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海
日本女畫家小倉游龜曾問她的老師安田韌彥,她學畫到底有沒有才能,是否遐想而已。安田正在作畫,聞言擱筆,回頭怒喝她:“你入我門來一共畫過幾幅畫,來問這個?成功不成功是畫到死后別人說的話?!?/p>
毛姆《人性的枷鎖》也寫到過,菲利普在巴黎學畫,因目睹女同學死于饑貧,心下不安,便去問老師:“請您誠實地告訴我,我有沒有畫畫的天賦?”老師看過他的畫之后,跟他說:“要是你想聽我的忠告,我得說,拿出點勇氣來,當機立斷,找些別的行當碰碰運氣吧?!被蛟S是為了讓這斷然的說法有點兒緩沖的余地,老師又補充道:“如果我年輕時,有人能告訴我這句話,我愿意以現(xiàn)在的一切來換?!?/p>
盡管有些不情愿,我們或許不得不承認,上面兩位老師說出了某種事實。即便已經擁有或者被確認有天賦,好的老師仍然不會提前給出必然成功的保證。在一次講課中,作家布洛克發(fā)現(xiàn)了一位極有寫作潛力的學生 ,她的天賦和經驗都足以支持她寫下去。可這個學生 說,如果她的文學前途沒有保證,就不想浪費時間在寫作上。布洛克雖然告訴了她,她是多么優(yōu)秀,卻由此覺得,她“永遠不會達到自己的目標,因為她缺乏那種非達到目標不可的決心”?!霸趧?chuàng)作成功之前,幾乎每個人都得經歷一段非常崎嶇的道路。如果還沒動筆寫,她就開始擔心自己的努力最終會付之東流,又怎么指望她走到那段崎嶇道路時,面對挫折和失 望,還能站起來?”
那么,在學習是否能夠成功這件事上,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就借作家馮內古特的一個故事來結束吧:“我曾經問畫家悉德·所羅門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區(qū)分一幅作品的好壞?在這個問題上,他給了一個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他說:‘看過一百萬張畫,你就不會再出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