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今天,語文老師又給大家布置課堂作文了,內(nèi)容是寫一篇寫人作文。結(jié)果不出所料,丁丁又是第一個交卷。看來,這點兒小挑戰(zhàn)可難不倒丁丁。
于是,老師決定給丁丁增加一點兒難度。她拿起丁丁的作文本看了又看,然后把丁丁叫上了講臺。
“把這一段改一改,不能出現(xiàn)一個‘有字?!崩蠋熖岢隽艘蟆?/p>
老師為什么會提這么奇怪的要求?把“有”字去掉又會有什么不一樣呢?丁丁一頭霧水。
那我們先來看看老師要丁丁修改的是一段什么樣的話吧。
她有一頭烏黑的頭發(fā),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每句話都帶個“有”字,讀起來是不是覺得有點兒單調(diào)重復(fù)呢?
不知道丁丁讀了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反正他老老實實地試著把“有”都去掉,換了一種表達(dá)方法:“她那一頭烏黑的頭發(fā)自然地披在肩上,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高高的鼻子下面配著一張櫻桃小嘴,真是太漂亮了?!鼻疲@樣一改是不是顯得生動多了?
看到修改后的段落,丁丁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哦,原來老師是教給了我一個寫好作文的好方法呀!
你學(xué)會這種方法了嗎?試著用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