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水中的茶葉一點一點地向下沉,慢慢舒展自己的身體,葉片上淡淡的經(jīng)脈紋路和細細的絨毛,在微微泛黃的茶水里格外顯眼,溢出的,不只是茶香,還有我與茶的回憶。
小時候,外婆家有一大片茶山,每到四五月份的時候,就會有一次全家“采茶大運動”。戴好竹笠,系好竹筐,踩著彎彎繞繞的小路,小心地扶著竹子爬上山,就能看見一大片翠翠的斜坡。茶葉在陽光下幾乎透明,幾片嫩嫩的新葉小心地探頭,顏色再深一點的老葉已經(jīng)大大方方地迎著朝陽展開。外婆帶我和哥哥看了一株茶樹,她用帶點老繭的手掐了一片嫩葉和老葉,告訴我們:采茶要采嫩葉,老葉混著新葉泡的茶水會有點苦。觀察完后,我們便動手實踐了。別看老葉和新葉分開來看有著明顯差別,但在這成片成片的茶樹中,真是不好找。瞇著眼,彎著腰,不知不覺一個上午就過去了,外婆在我們的筐里抓了一把,皺起眉:“不行,你看這里,有很多半新不舊的葉子,明天再繼續(xù)?!边B著做了三天的苦力,我從剛開始的新奇,變成面對滿目綠意也無心欣賞,每個夜晚都在腰酸腿痛中沉沉睡去。
采茶完畢,終于來到炒茶環(huán)節(jié)。炒茶的工具,沒錯,就是農村獨有的大鍋。臨近傍晚,我們把三天的茶葉分成六批,分批地炒。爸爸媽媽負責燒火,外公外婆負責加茶和指揮,我和哥哥兩個“勞工”則負責攪拌茶葉。為了讓茶葉充分受熱,我們拿了兩塊洗干凈的竹板,形狀和劃船用的槳差不多,便開始了“臂力大訓練”。
看著茶葉從嫩綠變到深綠,從攤平到皺巴巴地縮在一起,茶香隨之飄了出來,有一種干燥的泥土和陽光混著山風的味道,悠悠的,緩緩的,是一種用語言難以描述的舒服和清新。一下子,仿佛所有的累和酸痛都是值得的。鍋邊暖暖的,橙色的燈光在夜晚朦朧地亮著,混著茶香和灶火燃燒的哧哧聲,這幅畫面雖深藏于我童年記憶的深處,但我相信它將伴我一生。
隨著課業(yè)逐漸增多,我不再參加每年的“采茶大運動”,對茶葉質量嚴格要求的外婆也不在了。但每每看到茶山,我總是能想起那一個個汗流浹背的日子,那些溫馨又溫暖的日子,那股悠悠的、不緊不慢的茶香。這些揮之不去的記憶常常會在我堅持不下去,想要放棄的時候出現(xiàn),它提醒我曾完成過一項多么艱巨的任務,告訴我堅持下去的滋味是多么清香。它給予我勇氣,也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動力。
活火初煎新澗水,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