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主要以培養(yǎng)掌握學前教育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專業(yè)型人才為主,而鋼琴則是高職學前專業(yè)應掌握的專業(yè)技能。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社會對高素質幼師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高職學前鋼琴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為保障教學質量,合作學習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提升高職學前鋼琴教學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合作學習 高職 學前鋼琴教學 應用
一、引言
學前教育被看作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學前教育對于提升國民素質以及促進社會發(fā)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鋼琴課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技能課,直接影響著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成效。合作學習的廣泛應用,有助于轉變學生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可有效地克服傳統(tǒng)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促進學生鋼琴水平的提升。
二、高職學前鋼琴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不強
對于目前的高職學生而言,多數(shù)都為獨生子女,因此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再加之學生從小學至高中各個階段的學習都受到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因此,學生往往更加習慣于競爭式的獨立學習方式,所以學生普遍合作學習意識不強,并且缺乏合作學習的技巧。部分學生會存在他人成功便是自己失敗這樣的意識,合作學習會導致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知識,進而會給自己造成損失。在這種思想意識的影響下,會導致學生更加不愿意合作,同時也不愿意與他人分享。另外,由于學生缺乏合作技巧,因此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分工不明確、討論偏離主題等問題,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不理想。
(二)學生的參與度較低
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而在實際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感到無事可做,這便是學生參與度較低的表現(xiàn)。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原因在于合作學習過程中角色分配不當,導致部分學生無所事事,甚至還會出現(xiàn)閑聊等情況。這會使學生感覺合作學習與自己無關,逐漸淪為其他同學學習的看客。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合作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深刻認識
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顧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與促進者。但是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會導致部分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深刻認識。首先,教師對合作學習的運用缺乏科學性,往往只是將合作學習形式硬套到教學中,并沒有考慮到合作學習的適用條件,也沒有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比如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針對那些樂理方面知識的講解并不具備討論的必要性,因此在講解樂理知識的過程中便不適合開展合作學習。除此之外,針對那些比較簡單的知識點的見解也無須開展合作學習,以免影響正常的教學效率;其次,教師缺乏調控課堂的技巧。合作學習使得課堂出現(xiàn)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為保障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調控。而教師普遍缺乏課堂調控技巧,會導致課堂秩序比較混亂,或者學生討論的內容偏離主題等;最后,教學評價不夠完善。在應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評價方式,導致評價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難以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評價以教師為主體,同時評價方式單一,多以考試以及測驗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教師的潛意識里仍然會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教師的評價內容很少涉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內容。
三、合作學習在高職學前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一)幫助學生掌握合作學習技巧
合作技能和技巧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基礎,但是學生的合作技能與技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高職學前鋼琴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訓練與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原因并不是學生故意不配合,也不是學生缺乏合作意識,而是學生沒能掌握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知道應該如何與其他同學合作。這便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巧,使學生能夠順利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巧,首先會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應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前獨立思考,不能一味地依靠其他同學的幫助,應努力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二者之間的關系,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通過獨立思考,學生會產(chǎn)生自己的見解與思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討論,這樣才能保障學習的效率,真正發(fā)揮出合作學習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要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然后通過討論總結歸納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也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尤其針對那些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更要加強引導和訓練。例如,教師可以將發(fā)言作為一項學習任務,要求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名小組成員都要積極發(fā)言。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觀察學生的發(fā)言情況,并在恰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引導和鼓勵,提升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要求學生的發(fā)言要做到重點突出、語言簡練、條理清晰;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個體融入集體的能力。強調合作學習過程中注重傾聽他人的意見,所謂“傾聽”并不是簡單地聽其他同學具體講什么,而是要在聽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分析,這樣才能真正領會其他同學發(fā)言的重點,同時對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自己發(fā)言時提出來。在其他同學發(fā)言時,要學會尊重,要注意傾聽,不能隨意打斷其他同學的發(fā)言,也不能在其他同學發(fā)言時小聲議論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較強,不會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在合作學習中只顧自己表現(xiàn),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既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成效,也會導致其他同學淪為看客,甚至還會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強調合作學習是一種合作性以及互助性的集體性學習活動,很多問題僅靠一個人的努力是無法完成的,要更加注重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促使學生學會理解他人與幫助他人,進而更好地融入集體。
(二)合理分配小組成員角色
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角色和分工,在小組內促使成員之間形成積極的角色依賴關系,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小組成員中,有的學生性格外向,要通過這些學生來帶動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而有的學生則具有較強的條理性,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等,這樣一來,小組成員之間便可以形成優(yōu)勢互補,有助于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例如,針對性格內向,但是具有較強分析能力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擔任小組內的評估員或者監(jiān)測員;有的學生性格外向,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并且探索積極性較高,教師可以讓其擔任小組中的資源開發(fā)者;有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紀律性,并且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教師可以讓其擔任小組中的實施者;有的學生思想活躍,并且善言談,抗壓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讓其擔任小組中的引導者。這樣一來,便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的特點和長處合理分配角色,在小組之中形成優(yōu)勢互補,能夠使每個成員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促進合作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三)完善教學評價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的評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針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要更加重視中學生的集體表現(xiàn),教師的評價要秉持多元化原則、發(fā)展性原則、真實性原則以及過程性原則。針對學生的評價,首先要做到主體的多元化,要讓教師、學生自己以及小組成員都參與到評價之中,做到教師評價、組內互評、自我評價以及組間互評的結合。這樣的評價才能更加全面,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教師的評價要建立在學生學習基礎以及理解能力的基礎之上,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之處,并給予表揚、鼓勵和贊美。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認可,能夠帶給學生成功的喜悅。教師的評價還要更多地關注學習的過程,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是否主動思考、是否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等。對于組內互評而言,有助于小組成員之間取長補短,進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小組成員之間對彼此的表現(xiàn)更為了解,因此組內互評往往更加客觀和實際,更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通過組內互評,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不斷發(fā)展優(yōu)勢和改善不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組內互評可以從小組成員的合作態(tài)度、參與意識以及是否樂于幫助他人、是否尊重他人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生自評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與自我審視。組間互評能夠讓學生更加關注小組整體的表現(xiàn),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責任感。除此之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要秉持發(fā)展性原則,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要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情況上,比如,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搜集資料、學生對信息的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情況等;學生是否能夠就學習任務進行積極有效的分析,并且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學生是否能就某一問題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與獨特性的觀點;學生對集體有無責任心、對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積極等。教師應將這些內容作為評價的重點,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評價的作用,提升合作學習的成效。
四、結語
合作學習在高職學前鋼琴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廣大教師應加強對合作學習的認識,要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郭紫薇.技能高考視角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樸虹燁.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教學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3):96-97.
[3]曾媛宇.基于最近發(fā)展區(qū)視野下的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的研究及實踐[D].南昌大學,2020.
[4]范存嘉,陳爍.建構主義理論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基礎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初探[J].藝術評鑒,2019,(20):99-100.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一般項目“群體動力學在高職學前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C0927)的項目成果。
(作者簡介:李珊,女,本科,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