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玉軍
洪雅縣國有林場創(chuàng)建于1953年,在那人皆造反我造林的歲月里,林場人住窩棚喝山泉,戰(zhàn)天斗地種下了一山又一山的小樹,歲月崢嶸,建廠房、修公路、引良種,林區(qū)通了公路,林子成了風景,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護林人做起了旅游,閉塞的瓦屋山修建了公路,建起了索道,兩代人的努力,瓦屋山成為了東坡故里首屈一指的旅游龍頭。1993年,經(jīng)原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建立了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由瓦屋山原始獵奇探險景區(qū)、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區(qū)、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qū)組成。公園27年的成長,林場人一路呵護,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兼程,添磚加瓦,一路向前。今天,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譽滿一身,取得了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之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省級地質(zhì)公園、中國森林養(yǎng)生基地、中國森林氧吧、全國森林康養(yǎng)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四川十佳國家級森林氧吧,今年又獲國家四部門授予國家森林康養(yǎng)基地。
米之間。瓦屋山早在唐宋時期就與峨眉山并稱“蜀中二絕”。距成都209公里、樂山大佛80公里、峨眉山56公里、雅安周公山溫泉52公里,與樂山、峨眉山構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特別是洪雅到瓦屋山的快速通道(全長75公里)開通后,成都到瓦屋山的時間將縮短到2小時車程,成都經(jīng)洪雅到峨眉山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
瓦屋山形似一座瓦房而得名,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授予“最美桌山”,被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譽為“云靄之上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這里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是道教的發(fā)祥地,是鄧通鑄錢的地方,也是最古老的青羌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瓦屋山的原始、古樸、神奇吸引著歷代的文人墨客題詩作詞,蘇軾的“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陸游的“山橫瓦屋披云出,水至牂牁裂地來”,以及何紹基的“巴蜀風光,峨眉十之三,瓦屋得六七”最為精彩,成為千古絕唱。
瓦屋山被譽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王國、雪的搖籃、云的故鄉(xiāng)、動植物的博物館”。山頂眾多泉眼形成多條落差超過400米的瀑布,世界罕見。瓦屋山的冰瀑、冰簾、雪凇、霧凇隨處可見,是我國南方冰雪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瓦屋山有植物35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5種,中國特有本土植物如珙桐、連香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重點打造的瓦屋山景區(qū)、玉屏山景區(qū)成東西分布,一高一低,相距30公里。景區(qū)風光和經(jīng)營項目因地制宜,各顯風采,景區(qū)位于海拔1000米至2830樹等34種,瓦屋山杜鵑47種,數(shù)十萬畝杜鵑、珙桐,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和“中國鴿子花的故鄉(xiāng)”,瓦屋山有野生動物890種,并擁有大熊貓、羚牛、金錢豹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0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8種,鳥類309種,是國際重要的觀鳥基地。瓦屋山的日出、云海、佛光、圣燈以及三個太陽形成了瓦屋山獨特的氣象奇觀。瓦屋山的迷魂凼被稱為陸地上的“百慕大三角”,這里地形非常復雜,常年云霧迷漫,進去以后無法辨別方向,中國動物專家鄭明全為尋找大熊貓,就迷失于瓦屋山迷魂凼。多年來,有很多人試圖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但都以失敗而告終,目前已被劃為旅游禁區(qū)。身臨瓦屋山,總有不一樣的驚喜;東面的玉屏山景區(qū)緊鄰柳江古鎮(zhèn),這里峽谷縱深、奇峰林立、溪瀑流淌、湖光瀲滟、人工林蓊郁蔥蘢,萬畝柳杉遙指長天,是集康養(yǎng)、休閑、度假、會議、健身、攝影、垂釣、戶外運動、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景區(qū)。
公園始終重視科譜文化普及,堅持科學傳播,面向社會大眾,積極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完善了制度,制定了《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管理制度》《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崗位職責》《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宣傳制度》《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開館制度》《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場館工作人員職責》《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科普基地場館講解員工作職責》等。
公園科普基地場館總面積2135.88平方米,展教面積1610.35平方米,科普專職人員數(shù)10人,主要科普設備設施有展板、電教設備、宣傳冊、宣傳車、電腦等。年度向公眾免費開放260天,年度投入資金總額50萬元,
面對觀眾,以精致的展板、逼真的標本、時尚的聲控設備、真情講解、真實再現(xiàn)、專題培訓等形式,向廣大觀眾宣傳森林保護知識,三代護林人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過程,讓參觀者認識這片森林。自覺樹立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意識。公園豐富的資源,先后在林場場部建造了眉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玉屏山景區(qū)建造了洪雅森林博物館,瓦屋山景區(qū)正在建設的大熊貓國家保護設施項目(洪雅縣)。這些設施的投入接待,使參觀者對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fā)展,對洪雅縣國有林場幾代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培育萬傾林海,造福一方進一步了解,30年間,基地和博物館接待專家學者、社會人士、在校學生上萬人,通過這種形式,積極推動了公園建設。
公園建設,始終把護林防火工作放在首位,專門組建了兼職30人森林消防隊,近三年來,眉山市林業(yè)局配發(fā)了25.94萬元防火物資??h財政解決了91萬元滅火設備設施費用,目前指揮車一輛,運兵車二輛。小型滅火設備設施齊全,森林防火期,積極開展防火培訓,使每一位隊員熟練掌握各種工具,時時做到拉得出去,能打勝仗;同時公園常年更新防火標識標牌,近三年來,在交通要道刷寫森林防火標語1500余條,固定標牌16座,年出動森林防火宣傳車250臺次,森林防火全天候,森林管護人員不間斷巡山護林。景區(qū)入口實行禁止攜帶火種,公園內(nèi)禁止吸煙。觀光車、游步道小喇叭反復宣傳,工作人員景區(qū)林區(qū)流動檢查,多手段、多形式嚴格排查,堅持同公園周邊56個村社常年開展國社聯(lián)防活動,從而公園達到了連續(xù)58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隨著公園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在瓦屋山景區(qū)由瓦屋山投資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運營。玉屏山由玉屏山旅游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建設、運營。堅持以“誠信、務實、高效、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文化,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按照“突出國際、強化高端、壯大產(chǎn)業(yè)”要求,近幾年來,公園建設投入20億,實現(xiàn)年接待超百萬人次,積極推動了當?shù)芈糜萎a(chǎn)業(yè)的發(fā)展。
瓦屋是我家,風雨呵護他,不離不棄,與青山為伴,綠樹為子,不斷培育,不斷壯大,讓綠水長流,青山常在,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