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短跑是重要的田徑比賽項目,由于距離短,競爭非常激烈,近年來對短跑的技術要求也有所提高。文章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綜合整理了現(xiàn)代短跑技術理論,分析探討了短跑途中跑技術動作發(fā)展新趨勢,對短跑途中跑速度的加快方法和訓練手段進行了分析總結,希望對短跑途中跑技術的訓練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短跑;途中跑;發(fā)展趨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 ? 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06-0024-02
短跑是田徑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迅速,對田徑運動水平有很大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短距離跑項目的競爭日趨激烈,對短距離跑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諸多研究以及實踐證明,較好地掌握短跑途中跑技術會使短跑成績得到提升,因此需要重視途中跑技術的提升。近年來,國內(nèi)外短跑訓練人員都對短跑途中跑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旨在改進途中跑技術,更好地加快短跑速度。本文對現(xiàn)代短跑途中跑技術的發(fā)展、特點等進行了分析探討。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對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查閱,了解短跑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
2.文獻綜述法
運用相關的文獻資料對觀點進行論述,為研究提供依據(jù)。
二、現(xiàn)代短跑途中跑技術新發(fā)展
1.短跑中的“擺動”技術
目前,塑膠跑道得到了普遍應用,高彈塑膠跑道的出現(xiàn)也對短跑項目技術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在場地、器材等方面與原來有較大差別,因此以前的短跑技術,如20世紀70年代的“后蹬”、80年代的“蹬擺結合”等重要的短跑技術與現(xiàn)在的短跑技術要求已經(jīng)不相適應。有專家認為,目前采取水平快速擺動、支撐時快速擺動的技術有助于加快短跑速度。
(1)分析短跑中“擺”“蹬”動作占用時間情況。有專家對短跑運動員途中跑的蹬地動作時間、擺動動作時間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以上兩個動作在一個復步時間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2.1%、77.9%,后者約為前者的3.5倍。由此可見,著地以及蹬伸動作用時占總時長的不到1/4,另外3/4時間的動作如果不能做到位,會使整套動作的完成效果受到影響,并影響跑步速度。因此,從耗時方面進行分析,“擺”這一技術動作十分重要。
(2)分析“擺”的技術動作。短跑途中,“擺”貫穿整個過程,為著地、扒地等動作的中間支撐轉(zhuǎn)折環(huán)節(jié)。如果擺動沒有做好,對下一個動作的完成會有直接的影響。在快速擺動理論方面,國內(nèi)目前的解釋是“伸髖”與“積極落地”。“伸髖”即完成支撐動作時,將支撐腿髖關節(jié)作為軸,使骨盆向前轉(zhuǎn)動,促使后蹬時兩條大腿之間的角度盡量實現(xiàn)最大化,以擴大步幅;“積極落地”是擺動過程中以較快的速度實現(xiàn)兩腿向前擺動,使著地水平阻力降低,增加跑的向前幅度,從而加快速度。
(3)分析“跑”的技術動作。我們通過研究世界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跑步技術,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快速擺動”技術掌握較好?,F(xiàn)代短跑中,蹬地速度快、向前上方大幅度送髖抬腿、扒地積極且有力為重要的技術要領,其中快速擺腿且保證擺動幅度大為短跑途中跑技術的關鍵。
2.短跑中的“屈蹬”技術
(1)分析“屈蹬”技術的實效性。支撐腿后支撐時膝角變化小,蹬伸轉(zhuǎn)換應當自然順暢,且保證動作的連續(xù)性、快速性,從而增加步頻。小腿傾角后蹬角小,能夠加快速度,減少重心波動,使步頻、步幅之間更加協(xié)調(diào),既省力又能保證短跑速度,提升實效性。該技術強調(diào)向前上方快速擺腿的過程中,支撐腿的髖、膝、踝充分蹬直,幅度應適當縮小,從而增加向前的步頻和步幅。
(2)分析“屈蹬”技術的前擺速度。“屈蹬”這一跑動技術可以使大腿和小腿之間的折疊角度(膝角)縮小,縮短折疊時間,使向前的步幅、步頻加大,從而促進速度的加快。其原理是折疊角縮小,前擺動阻力臂也會隨之縮小,從而加快前擺時的角速度,進而加快大腿帶動小腿前擺的速度。如果大腿和小腿之間有較大的折疊角,前擺阻力會不同程度地增加,使得角速度減慢,因此會減慢跑動速度。
三、加快短跑途中跑速度的動作技術
1.大小腿的及時折疊技術
教練對蹬地腿離地后轉(zhuǎn)入后擺時大腿和小腿的及時折疊技術應當加強訓練,讓運動員能夠較好地掌握折疊角技術,使后蹬時大小腿能夠及時折疊,使擺腿角速度加快,提升跑動效率。
2.大腿高抬快速前擺技術
腿部肌力處于同一水平時,大腿向前方高抬越有力,后蹬腿就會受到越大的支撐反作用力,在此過程中自然順利地向前帶髖,從而增大步幅。
3.減小前蹬制動力的技術
在做出大腿高抬快速向前擺動這一動作時,扒地應積極,使前蹬制動力減小,增大前跑的推動力。
4. 縮短支撐階段時間的技術
短跑途中跑過程中,腳掌著地后運動員的身體狀態(tài)是遠端支撐,這時候其大腿后側(cè)肌群發(fā)生收縮,骨盆隨著腿部運動向前移動,從而推動身體前移,大腿抬高幅度增大,下壓趴地力量增加,從而增加向后下方的沖力,加快人體向前移動的速度,使支撐時間縮短,跑動頻率加快。
5.擺臂的幅度加大、速度加快、大小臂的夾角縮小
目前短跑擺臂技術特點是手臂和腿部動作協(xié)調(diào),前擺后擺幅度大,并且能夠適當用力,動作完整、自然、連貫,讓身體隨著動作自然前移。短跑途中跑后擺肘角達到100度左右時,前擺肘角保持在60度左右。運動員通過使上臂擺動幅度增加,較好地進行肘角控制,使擺動半徑縮短,加快擺動速度。
6. 擺臂方向更趨于向前
擺臂方向和跑動方向應當保持一致,短跑途中跑過程中,擺動腿會帶動同側(cè)髖向前扭轉(zhuǎn),為了讓身體保持平衡,現(xiàn)代短跑理論中,提出“前擺左右,不得超過身體縱軸”的說法,導致一些人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認為身體縱軸為限制點,絕對不能超過。實際上,當兩手靠近身體縱軸時,正常擺臂節(jié)奏已經(jīng)遭到破壞,由于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同,且擺動上肢時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都會產(chǎn)生作用,使前擺指向身體縱軸前方。
7. 擺臂應前后用力
擺臂幅度和力度都會對短跑速度產(chǎn)生影響,目前很多運動員增大前擺幅度的同時,也會適當增加前擺力度。一般兩臂前擺時擺出體前的角度在24度左右,有的角度更大,可以達到35度,若想讓前擺幅度增大,僅通過回擺慣性是無法達到的,因此擺臂時還應適當用力。用力前擺和主動后擺的發(fā)力點都是一側(cè)瞬間進行的,有研究顯示,兩臂前擺、后伸在動作和軀干垂直時達到最大角度,而用力擺臂應當在達到最大角度之前就開始,否則會增加肌肉緊張度,影響動作的準確性和重心的穩(wěn)定性。
8.兩臂所依附軀干的垂直技術
短跑過程中,軀干動作正確與否對下肢運動、兩臂擺動都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從而影響短跑速度。結合短跑技術理論,短跑擺臂軀干技術是上體和地面保持垂直,頭部有向上頂?shù)内厔?,頸椎連接人體頭部和軀干,運動中軸為脊柱,跑步時頭向上頂,頭和軀干保持統(tǒng)一的運動狀態(tài),實現(xiàn)動作的平衡協(xié)調(diào)。該狀態(tài)下運動員的動作最為自然、協(xié)調(diào)、放松,從而促使擺臂動作、擺臂方向更加準確。
四、訓練手段和方法
1.大力提倡、采用和創(chuàng)新非傳統(tǒng)訓練手段
短跑技術在不斷改進,與傳統(tǒng)訓練方法相比較,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型有效的訓練方法,如波浪跑、下坡跑、牽引跑等。波浪跑步驟:加速跑→放松快跑→加速跑→放松快跑,以上訓練步驟循環(huán)進行。實際訓練中,場地可以是直道,也可以是彎道,還可以是直道接彎道、彎道接直道等。
2.合理設計多種快速練習力量的有效方法
短跑強調(diào)爆發(fā)力,因此運動員需要有很好的肌肉力量,腿部肌肉力量訓練應當秉持讓運動員腳掌著地時間短、用力大的原則。訓練實踐證明,“超等長”練習是最為符合練習原則的訓練方法,如單足跳、雙足跳、跨步跳等,都屬于此范疇。
五、結論
1.短距離途中跑的“快速擺動”技術和“屈蹬”技術是現(xiàn)代短距離跑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2. 短距離途中跑的動作技術是決定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應該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來抓。
3.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是保證運動成績提高的重要前提條件。
總之,短跑作為田徑中的重要項目之一,在體育競技比賽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需要進行短跑技術研究。教練在平時的訓練中應掌握好短距離跑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將其作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來抓,加強運動員的訓練,加快其短跑速度。
[? ?參? ?考? ?文? ?獻? ?]
[1]? 郭林翠,曹秋紅.現(xiàn)代短距離途中跑新技術發(fā)展方向分析[J].山西體育科技,2006(4):13-14.
[2]? 曾建勛.短跑途中跑技術訓練淺探[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4(3):61-63.
(責任編輯? ?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