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恩智
圖1 提梁花鳥
紫砂陶刻創(chuàng)作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書畫功底,在此基礎上還要掌握各種紫砂泥料的性質。由于紫砂礦具有一定的稀缺性,需要進行科學可持續(xù)的開采,為了提高紫砂礦的利用率,紫砂泥料的種類朝著更加細分的領域拓展,傳統紫砂陶刻以大泥種籠統的泥性認識,正逐步被淘汰,紫砂陶刻正向著一個更加專業(yè)的藝術道路上發(fā)展。所以當代紫砂陶刻的創(chuàng)作,是對創(chuàng)作者全方位的素質考驗,對于陶刻畫面的掌握就需要學習更多的內容。
一般來說,紫砂陶刻分為印刻和空刻兩種,印刻就是俗稱的“刻底子”,需要先用毛筆將字畫稿繪制在紫砂坯體上,然后用刻刀依樣刻出;空刻就是減少毛筆繪制底稿的過程,手握刻刀以刀代筆,直接在紫砂坯體上刻出字畫,這樣刻出來的畫面帶有一種灑脫的隨性,有著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相對于印刻會更有味道,但倘若對畫面的整體掌控不足,就沒辦法在刻畫的時候隨機應變,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最終刻畫出來的反而不如印刻。所以紫砂陶刻的創(chuàng)作者對于刻畫能力,畫面的掌控決定了其應當選擇哪一種刻法。
印刻和空刻兩種方法不能單純的分出誰優(yōu)誰劣,要在紫砂陶刻創(chuàng)作中,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選擇。陶刻畫面的掌握至關重要,通常來說,當刻畫所占紫砂器表面面積不大的時候,可以考慮空刻優(yōu)先于印刻。因為當刻畫的空間狹小、內容不多的時候,整個畫面可以通過雙眼整體掌握,并且由于刻畫全局更容易觀察,所以在陶刻的過程中也便于及時修正。當紫砂陶刻在紫砂器上所占的面積很大,無法一眼兼顧的時候,采用印刻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會更有把握,例如創(chuàng)作圖1“提梁花鳥”中,陶刻的內容遍布壺身,呈橫幅環(huán)繞之勢,單純從一個角度觀察,就沒有辦法看到刻畫內容的全貌,且這件作品采用了提梁的造型,壺面沒有通常的壺把來進行分斷,所以這把壺上的陶刻花鳥是整體連貫的,從壺流開始又至壺流結束,這樣偏重于整體的畫面刻畫。如果采用空刻法,那勢必會增加思考的負擔,且空刻的優(yōu)勢在于局部隨性的發(fā)揮,面對這種前后連貫,刻畫內容又相互影響的情況就不如印刻法實用,通過提前布局,這把壺上的陶刻花鳥可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題材本身的畫面感,讓陶刻的效率大大提升。
陶刻花鳥延續(xù)了中國傳統繪畫“意態(tài)”為高的風格,刻畫真實的一面但要有所保留,“提梁花鳥”選擇了一個斜45 度角的構圖方法,這可以說是這把壺最佳的畫面觀賞角度。由于紫砂壺的實用場景在于茶桌,人的視野往往居高臨下,而提梁壺具有經典的實用場景,人的視線與壺面會正好形成45 度的夾角,刻畫花鳥亦采用這一角度,并用陽刻的方式點睛,用更深的刻畫線條來突出翎羽,畫面以會動的“鳥兒”為中心,依次展開,竹子的清冽。鳥兒的靈動,構成一幅整體和諧的畫面,動靜結合,通過將書畫合理的轉化,將書畫中靈動傳神的一面凸顯了出來。
陶刻畫面的整體布局是考驗一個創(chuàng)作者刀工刻底和書畫的布局能力,由于紫砂坯體往往不是平面,所以一般的書畫并不能完全照搬復制,需要根據紫砂器表面的部位來進行一定的調整。在“提梁花鳥”的畫面布局上,越靠近壺底,刻畫就顯得越密集,越靠近壺肩,畫面越空,這一方面符合花鳥世界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將整個畫面的基礎打牢,讓人能夠產生和諧而有序的情景想象。
紫砂陶刻的畫面掌握不僅僅是構圖一項,而是包含了刀法、布局、搭配的種種技巧,同時根據創(chuàng)作主題的不同,還需要能夠通過所刻畫的畫面讓人產生適當的聯想,從而讓作品的創(chuàng)作主題得到豐富??偠灾仙疤湛虅?chuàng)作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只有潛心打磨技藝,開闊自身視野,才能夠在新時代下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豐富多彩的紫砂陶刻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