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很大,從人名上就能體現(xiàn)出來。
外國人的名在前邊,姓在后邊,一看就知道這人是誰。咱們一般都是姓氏在前面,因為我們很在意這個人的爸爸是誰。
姓是高曾祖遺留,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姓氏后面是名字,有一個字的:張剛,李強(qiáng),趙軍,馬力。有兩個字的:張國慶,李建軍,趙海濤,馬志國。最多的四個字:歐陽中石,才旦卓瑪,斯琴高娃。
日本人的名字有五個字的:安倍太次郎、山本五十六、四八三十二什么的。
歐洲的人名就復(fù)雜多了,名字里要有家族姓,父姓加上自己的名字。據(jù)說世界上有一個人的名字有七十多個字,我忘了是哪個國家的了。
這種人名的差異,不了解也鬧笑話。有一位俄羅斯徒步旅行家到咱們國家大興安嶺一帶考察,這一天,他光顧了欣賞美景,錯過了住宿的招待所。天也黑了,怎么辦?干脆找個農(nóng)家借宿吧。他看遠(yuǎn)處有燈光,就趕過去了。
旅行家輕輕地敲敲門,沒有動靜,原來這兒住著老兩口,耳朵多少有點(diǎn)兒背。他又用手拍拍門,里面才聽見:“誰呀?”“老人家,我是來投宿的?!薄澳愦簏c(diǎn)兒聲,你是誰呀?”這位俄羅斯旅行家大聲喊道:“我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伊爾別林斯基·伊萬特洛夫?!薄鞍?,這么多人,住不下??!”
(摘自《活著就得樂》 侯長喜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