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鑫
(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制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并達到傳播知識經驗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圖書,圖書的內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向多元,制作技術不斷改進,為了方便閱讀,產生了”簡冊”、”卷軸”、”冊頁”、”線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
由于歷史久遠,留存至今的古籍文獻都或多或少存在破損、霉變、脆化等等問題,保存條件和保護狀況也不十分理想,古籍保護工作的任務依舊繁重。古籍工作的重點應放在保護上。古籍損壞可分兩種類別:一種是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下損壞,如書頁被鼠嚙、撕裂、斷線、絮化、缺損等;另一種是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中的損壞,尤其是書籍的酸化和老化現象。第一種情況的損壞,它實際上是個已完成的損壞,只要不去人為地加劇它,這種損壞是不會自身發(fā)展的。第二種損壞是無時無刻不在悄悄發(fā)生的,紙張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斷的老化、酸化、變質,這是自然規(guī)律。其內因就是紙張、油墨等生產材料的成分、生產工藝流程、書籍的裝幀形式等因素,它是確定的,是我們后人無法更改的;其外因,包括古籍的保存環(huán)境、裝具條件、流通過程等,是人類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給予控制的。酸化是指古籍紙張中的酸性逐漸增強。由于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特別是酸性氣體排放大量增加,導致古籍的酸化破損。即使是恒溫恒濕的現代化書庫里,紙張老化也比過去快得多。
如何最大限度地延緩書籍的自然老化,延長其保存壽命,已成為世界各國不斷努力、共同探討的重要課題。因此,我們古籍保護的重點,就是要從存放環(huán)境、裝具條件、流通過程等方面著手,盡可能減緩、降低這種動態(tài)發(fā)展中的損壞。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
第一,要對損壞的古籍進行修復。我們應遵循“保護為主,治病為輔”的原則,保護為主,修復為輔。原因有二:其一,古籍修復是在古籍已經受到損壞的情況下實施的,是一種迫不得已的保護手段,任何先進的修復手段都無法絲毫無損地還原古籍原貌。所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保護好現有古籍,使之免受損壞,防患于未然,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其二,古籍修復是一項技術工作,不是一般人認為簡單的修修補補。古人云“不遇良工,寧存故物”就是這個道理。同時還要遵循“修舊如舊”的標準,就是修復后的古籍盡量與未修復前的書頁顏色、書頁厚度保持一致,但是又不能為了追求一致過度染紙,尤其不提倡補字。要開展古籍修復,就必須建設一個配套齊全的古籍修復實驗室,購買相應的古籍修復設備,如修復臺、紙張測厚儀、酸堿度測試儀、壓平機及小型修復工具。
第二,古籍工作的重點在于保護現有古籍,保護的重點應從存放環(huán)境、裝具條件、流通過程等方面的改進著手,盡可能減緩、降低動態(tài)發(fā)展中的損壞。改善古籍典藏環(huán)境,如建設古籍書庫,購置樟木鋼板合制的書柜。要注意典藏地點古籍書庫不可放置在建筑物的底層和頂層。底層潮濕嚴重,相對于溫度而言,濕度對古籍的損壞更大,它直接導致紙張霉變、生蟲、酸性水解,繼而凝結書磚,降低紙張強度。頂層溫差較大,易受陽光照射,紫外光會大大加速紙張的老化,使紙張變脆、發(fā)黃,強度降低直至掉渣,直接影響書籍的壽命。古籍書庫應該按照《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WH/T24-2006)建設,同時要購買樟木書架或者書箱,保險柜,將古籍放置在木制裝具中是為了杜絕與鐵器、油漆等物質的接觸,避免侵蝕。還要定做古籍函套,將零散的古籍集中保護起來。
第三,做好恒溫恒濕工作。恒溫恒濕條件研究表明:溫度一定,相對濕度每升高或降低20%,紙張的壽命會降低或升高2倍;相對濕度一定,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0℃,紙張的壽命降低或升高3-5倍;蟲霉生長的最佳溫度為25℃-30℃、最佳濕度為80%-90%。因此,我國將古籍的最佳存放環(huán)境標準制定為:將溫度控制在16℃-22℃,濕度控制在45%-60%,并且書庫溫濕度要相對恒定,溫度日差不應大于2℃,濕度日差不應大于5%,溫濕度波動越大對古籍傷害越大。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溫濕度調節(jié)設備,配備與古籍書庫面積相適應的獨立空調和專用濕度調節(jié)器。
第四,配備凈化設備。大氣污染嚴重影響古籍壽命??諝馕廴究煞譃閹焱饪諝鈱靸瓤諝獾挠绊?,以及庫內自身污濁空氣對古籍的影響。可以安裝空氣質量檢測儀和空氣過濾設備,首先隔離庫外有毒氣體進入古籍庫內,其次要定期給古籍庫通風換氣,降低庫內產生有毒氣體的可能性,不在古籍庫內置放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件。目前文保公司生產的空氣凈化屏、凈化器基本都能滿足古籍庫空氣凈化的需求。
第五,改善古籍的照明條件,陽光中的紫外光可以對書籍紙張造成損傷。古籍經受不起陽光和強烈燈光的照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我們要注意三點:一是盡量不讓陽光直射庫內,更不能直射到書上,窗戶應安裝窗簾;二是庫內采用含紫外線少的光源照明。日光燈的好處是節(jié)電,不發(fā)熱,但它所含紫外線比陽光所含還要多,不宜用作書庫照明;白熾燈基本不含紫外光,但比日光燈費電,還散發(fā)熱量,也不宜使用;應使用防紫外線燈管,雖然造價高點,但它既能保護古籍,又解決了耗電與發(fā)熱的弊端;三是盡量減少古籍接受光照的機會與程度,庫內照明燈用則開,不用則關。
第六,藏閱分離制。一是出于安全考慮。古籍是歷史流傳下來的不可再生性文化遺產,如何保護這些遺產不使之流失,是我們從事古籍保護工作人員最首要的任務。藏閱分離可以有效地保護古籍文獻暴露在嘈雜、混亂的環(huán)境之中。二是方便庫房管理。做好交接手續(xù)的前提下,古籍出庫、借閱、入庫流程清楚明白,既方便工作又不會出現責任不清的情況;三是防止灰塵和空氣污染,閱覽環(huán)境有空氣流通和陽光照射的問題,長期的暴露在有灰塵的空氣、陽光照射和燈光照射的條件下,對古籍保護極為不利。
第七,改善古籍裝具條件。古籍裝具一般包括函套、書盒、書柜等。裝具的制作過程中要確保裝具材料對古籍無傷害。比如,做函套、書盒的紙板應該是中性或偏堿性的,制作過程中不用膠水,盡量自己用小麥粉制作不含化學藥劑的漿糊。古籍書柜一般有木制的、鋼制的以及鋼木合制的,從透氣性來說,還是木制的較為理想,但木制書柜要注意防火。古籍對裝具的制作程序也要嚴格要求,樟木在制成書柜前一定要經過高溫蒸煮、晾曬風干、拋光打磨等處理措施,沒經過處理的木頭直接安裝上柜,它本身所帶的粉末灰塵和所含水分對古籍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古籍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對于圖書館來說更需要申請各方面經費支持,改善古籍存藏條件,加強自身從業(yè)人員的培養(yǎng),爭取培養(yǎng)出一批精通古籍修復與數字化的專業(yè)人才,以滿足保護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