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宇皓 楊娟 王瑞欽 任禹 龔澤一
摘要:以波音737NG飛機電源系統(tǒng)供電邏輯為研究對象,分析供電網絡交流和直流分配原理及切換邏輯,采用VB.NET軟件編寫系統(tǒng)工作動態(tài)仿真程序,使用單片機COM通信實現VB上位機程序與1:1大小駕駛艙P5面板實物的動作聯調,從而實現波音737NG飛機電源系統(tǒng)原理展示以及駕駛艙操作與顯示功能展示。
關鍵詞:飛機電源系統(tǒng);VB.NET;半實物;動態(tài)仿真
Keywords:aircraft electrical power system;VB.NET;semi-physical;dynamic simulation
0 引言
飛機維護工程是飛機整個運行周期內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維護工程師一般根據飛機維護手冊制定維護方案。手冊中一般不包含原理展示內容。為了促進維護工程師對飛機電氣系統(tǒng)原理的理解,提高維護效率,需要制定飛機電氣系統(tǒng)模擬原理動態(tài)仿真系統(tǒng)以滿足需求。
飛機駕駛艙P5控制板位于駕駛員正上方,是控制飛機重要電氣設備的面板,具有對防冰排雨系統(tǒng)、電源系統(tǒng)和燈光系統(tǒng)等多個電氣系統(tǒng)的控制功能。P5控制板模擬實物使用單片機進行功能控制,并已預置特定顯示信號和開關觸發(fā)信號收發(fā)編碼。在使用P5控制板實物與上位機進行通信測試時,測試結果能夠完整符合已預置在單片機存儲內部的通信協(xié)議邏輯。
VB.NET相比于前代產品VB6.0僅基于對象而言,具有完全面向對象的語言優(yōu)勢,在編程中構建基于.NET Framework運行應用程序,可以通過調用系統(tǒng)命名空間Imports System.IO.Ports接管串口,實現與單片機的串口通信。本文通過研究飛機電源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開發(fā)基于其原理的仿真程序,利用VB.NET中不同類型控件豐富程序的功能,實現飛機駕駛艙P5控制板與上位機的仿真聯調[1]。
1 飛機電源系統(tǒng)原理
1.1 飛機供電系統(tǒng)分配
飛機電源包括直流電源和交流電源,其作用是產生和輸送電能供給飛機上各種用電設備使用?,F代化的飛機電源系統(tǒng)一般由主電源、二次電源、應急電源和輔助電源組成。當飛機冷啟動時僅有蓄電池供給的直流電源,利用蓄電池的電能可以啟動輔助動力裝置(APU),然后使用輔助動力裝置啟動雙發(fā)動機使飛機正常供電[2,3]。
飛機供電分配系統(tǒng)包括交流總線和直流總線,其供電分配結構圖如圖1所示,交流總線AC XFR BUS1和AC XFR BUS2從以下來源獲得電源[4]:交流轉換匯流條1(AC transfer bus 1)、交流轉換匯流條2(AC transfer bus 2)、地面電源匯流條1(Ground service bus 1)、地面電源匯流條2(Ground service bus 2);直流總線從變壓整流器TRU(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直接獲得電源,其來源有:直流匯流條1(DC bus 1)、直流匯流條2(DC bus 2)、蓄電池供電總線(Battery bus)[5]。熱蓄電池匯流條(Hot battery bus)和熱蓄電池轉換匯流條(Switched hot battery bus)直接從主電池或者主要電池充電器獲得電源。
1.2 直流電源分配
由圖1可知,直流匯流條1從一號變壓整流器(TRU 1)獲得電源,且該匯流條還能夠通過匯流條連接繼電器(Bus tie relay)從2號和3號變壓整流器獲得電源,一般情況下該繼電器處于觸發(fā)狀態(tài);直流匯流條2從2號變壓整流器獲得電源,如果2號變壓整流器失效,則3號變壓整流器提供電源,該匯流條也能夠通過匯流條連接繼電器從1號變壓整流器獲得電源[6]。
熱蓄電池匯流條通常從主電池或主電池充電器接收電源。在異常情況下,輔助電池(AUX BAT)和輔助電池充電器(AUX BAT CHGR)與主電池并聯連接,以協(xié)助供電。電池總線(BAT BUS)通常從3號變壓整流器獲電。如果3號變壓整流器沒有輸出,則電池總線從電池供電。當電池電源開關打開時,熱蓄電池轉換匯流條可從熱蓄電池匯流條獲得電源[7]。
1.3 交流電源分配
交流發(fā)電系統(tǒng)是三相四線制系統(tǒng),其額定電壓為115/200V,400 Hz。由圖1可知,交流傳輸總線接收來自外部電源(External power)、APU啟動發(fā)電機(APU GEN)、整體驅動發(fā)電機IDG(Integrated Drive Generator)的供電。系統(tǒng)的設計保證了兩個交流發(fā)電機不能同時向同一傳輸總線供電,但是一個交流發(fā)電機可以通過總線連接斷路器BTB(Bus Tie Breaker)向兩條傳輸總線供電,即單發(fā)失效時只靠一個交流發(fā)電機仍能保證飛機供電充足。主總線(Main Bus)和廚房總線(Galley Bus)從各自的交流轉換總線接收電源,當這兩個總線負載超出運行功率極限時負載斷開繼電器將切斷電源,防止交流電源過載,總線電源控制單元(BPCU)控制卸載功能[8]。APU啟動發(fā)電機通過APU斷路器(APB)和必要的總線連接斷路器(BTB)為每條交流傳輸總線供電。APU可以在地面或在空中時為兩個交流傳輸總線供電。
若要使雙交流發(fā)電機供電時功率平衡,則需要自動并聯檢測電路。自動并聯檢測電路由變壓器B、二極管D1、電容C1、三極管T1及電阻R1、R2、R3組成,如圖2所示。當并聯指標符合要求時,T1集電極電位上升到一定值后才能經過D2擊穿穩(wěn)壓二極管DW從而發(fā)出合閘信號,使發(fā)電機投入并聯工作。當不符合并聯指標時,T1集電極電位不足以將穩(wěn)壓管擊穿,不能向后續(xù)電路發(fā)出合閘信號。
2 VB仿真模型的構建
項目仿真模型原理依托飛機電源系統(tǒng)工作原理完成,項目軟件制定依托Visual Studio 2017平臺完成。模型構建思路如下:使用Picturebox控件存放指示燈圖片,通過圖片切換實現燈光亮暗效果;使用Button模擬按鈕效果,在Button的Backgroundimage屬性中添加合適的按鈕圖片,Button.click事件中觸發(fā)對應供電事件,并將按鈕圖片鏡像顯示;使用Graphics類封裝繪畫圖面,添加畫筆,繪制通電圖形界面;使用If… Then…Else語句確定通電邏輯。串口通信思路如下:設置串口通信參數如波特率、奇偶校驗方式、數據位長度和停止位等;設定串口的數據發(fā)送方式;設定串口的數據接收和顯示方法;將數據寫入緩沖區(qū)并且顯示??傮w構建思路流程如圖3所示。
2.1 雙交流發(fā)電機供電仿真
供電面板初始狀態(tài)如圖4所示,圖4中位于GEN 1和GEN 2開關上方燈光全部亮起。TRANSFER BUS OFF亮起指示交流轉換匯流條沒有電源;SOURCE OFF燈亮起指示交流轉換匯流條沒有被選擇的激勵源激勵;GEN OFF BUS亮起指示發(fā)動機的交流發(fā)電機處于非供電狀態(tài)。發(fā)電機開關可用于手動選擇IDG電源,兩個GEN開關是三位開關。如圖5所示,將GEN 1和GEN 2開關置于ON位,若雙發(fā)動機的兩個IDG電能質量合格,電力系統(tǒng)會首先移除當前的電源并將這兩個IDG設為供電電源,GEN 1和GEN 2開關上方指示燈全部熄滅。
定義雙發(fā)交流發(fā)電機啟動開關為不同的Button,假設GEN 1對應Button1,GEN 2對應Button2??刂瓢l(fā)電機匯流條的組件還有GCB(Generator Circuit Breaker)和BTB(Bus Tie Breaker)。定義這兩個斷路器的名稱為兩個不同的計時器Timer,并且給這兩個組件的標簽Tag定義為0(關斷)和1(開啟)。BTB具有控制并聯供電的作用,當交流發(fā)電機GEN 1的開關被瞬時撥至ON位,即Button的Click事件被觸發(fā),由于為正常供電,將GCB1.Tag置為1,BTB1.Tag置為0。程序執(zhí)行當GCB1. Tag=1且BTB1.Tag=0時的供電情況顯示。將GCB和BTB兩個跳開關設置為定時器能夠體現延時效果,增加仿真動畫層次感。
雙交流發(fā)電機皆開啟的仿真界面如圖6所示。圖6顯示的是左右發(fā)動機的交流發(fā)電機全部處于ON位的仿真圖。兩個交流發(fā)電機分別為左側和右側的主匯流條供電,當兩個交流發(fā)電匯流條供電質量檢測通過后自動并聯供電,且通過TRU實現變壓整流。
2.2 APU供電仿真
輔助動力裝置(APU)能夠給交流匯流條供電,可以暫時代替雙發(fā)交流發(fā)電機的功能。面板上存在兩個APU GEN是由于有兩個BTB控制對交流匯流條的供電。如果供電系統(tǒng)中兩個交流母線最初都沒有供電,或者外部電源是交流母線中唯一的電源,則兩個交流母線僅通過一個APU GEN開關獲得APU電源。如果交流母線使用兩個電源(如兩個IDG)提供原始電源,則只有使用的APU GEN開關位于同一側的交流母線才能使用APU供電。
將APU GEN撥至START位可直接啟動APU。設定APU啟動開關為Button3,左右兩個供電控制開關為Button4和Button5。當未啟動APU時,設置Button4.Enabled和Button5.Enabled為False,啟動完成后,將其值改為True。當APU開關處于如圖7所示位置時APU就能夠給其中一個主匯流條供電,另一個開關則控制另一個主匯流條的通斷,只要打開其中一個開關就能夠實現圖8的供電效果。
2.3 BAT供電仿真
蓄電池電源屬于直流28V電源。蓄電池電源開關被保護蓋保護在ON位,必須掀起保護蓋才能將其置于OFF位。當蓄電池開關在ON位時,則下列部件和匯流條將被激勵:蓄電池熱切換總線、電池總線、交流備用總線、直流備用總線、P5-13顯示面板。
當飛機全部電源關閉時,所有燈光系統(tǒng)熄滅。此時將蓄電池電源打開,則交流電源控制面板上左右兩列TRANSFER BUS OFF/SOURCE OFF/GEN OFF共6個燈光全部亮起,如圖9所示。設置蓄電池開關為Button6,開關打開時Button6. text=1,開關關閉時Button6.text=0。當Button6.text=1且其他所有電源開關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設置上述6個燈光處于亮起狀態(tài)。具體方法是設置一個燈光對應一個Picturebox控件,默認設置其中的Image為某一燈光的亮度調暗圖,設置Brightness為10%,表示燈光熄滅;需要設置亮起時則寫入亮起的燈光示意圖,設置Brightness為110%。例如,設置第一個燈光對應控件Picturebox1,先插入一個圖片列表控件Imagelist,向內放置不同亮度的燈光圖,Image(0)對應燈光調亮圖,Image(1)對應燈光熄滅圖,則PictureBox1.Image = ImageList1.Images(0)。
當飛機冷啟動時,交流供電系統(tǒng)不工作。正常情況下,需要先使用蓄電池啟動APU,利用APU啟動雙發(fā)動機,當雙發(fā)高壓轉子轉速達到58%左右時發(fā)動機啟動完成,使用雙發(fā)交流發(fā)電機供電。
3 飛機駕駛艙P5控制板與上位機聯調
飛機駕駛艙P5頭頂板模擬實物如圖10所示。該設備能夠還原737NG飛機面板上燈光動作和其他儀表動作,當操作面板上有開關動作時,操作面板內的單片機會檢測到該動作,向上位機發(fā)送該動作特定的通信協(xié)議代碼。如果使用上位機向P5頭頂板發(fā)送某一通信協(xié)議代碼,對應電門、燈光或者儀表會做出代碼要求的響應。
飛機駕駛艙P5頭頂板模擬實物單片機已經寫入特定的通信協(xié)議(見表1),但該協(xié)議只能實現簡單的收發(fā)功能,如果需要觸發(fā)事件則需額外編程控制。
選擇串口通信波特率為15200(Baud),數據位為8,校驗位為“NONE”,停止位為1。開始進行上位機與P5頭頂板之間通信測試。根據表1“飛機駕駛艙P5頭頂板通信協(xié)議”,向上位機發(fā)送原始通信協(xié)議代碼“AAl0411”,匯流條轉換面板中“APU GEN OFF BUS”指示燈亮;將飛行操縱面板中“GEN1”開關從“OFF”位撥到“ON”位,P5頭頂板向上位機先后返回通信協(xié)議代碼“A5s0300”“A5s0302”,與“飛機駕駛艙P5頭頂板通訊協(xié)議”中預期結果相符,測試完成。
測試成功后,利用VB.NET調用系統(tǒng)串口實現通信。代碼開頭調用系統(tǒng)命名空間即Imports System.IO.Ports,定義com1為一個串行端口資源。在窗口事件加載過程中定義串行口資源的數據位和停止位為com1.DataBits=8和com1. StopBits=1。
設置數據接收事件名稱為com1_ DataReceived,在接收數據事件中利用comm.BytesToRead讀出需要接收的數據大小,在事先定義好的接收數據計數received_count變量中每接收一次數據計數一次。使用com1.read讀取緩沖數據,讀取的數據為16進制字符串[9],根據需要可轉換為10進制。
設置發(fā)送數據事件名稱為com-1send_click,由于發(fā)送數據需要單擊Send按鈕,故需要激發(fā)click事件。首先需要定義一個變量send_count統(tǒng)計發(fā)送的數據字節(jié)數??梢允褂?6進制發(fā)送,也可以使用ASCII碼直接發(fā)送,當使用ASCII碼發(fā)送時直接讀取用戶輸入Textbox的信息,使用com1.WriteLine函數即可。
VB.NET串口通信程序的界面如圖 11所示。
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1]江紅,余青松.VB.NET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82-84.
[2] Yanbo Che,Jianmei Xu,Kun Shi,Huanan Liu,Weihua Chen,Dongmin Yu. Stability Analysis of Aircraft Power Systems Based on a Unified Large Signal Model [J]. Energies,2017,10(11).
[3]程國華.大型民用飛機電源系統(tǒng)的現狀與發(fā)展[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 2008(4):1-5.
[4]張卓然,于立,李進才,陸嘉偉.飛機電氣化背景下的先進航空電機系統(tǒng)[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7,49(5):622-634.
[5]盛樂山.航空電氣[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54-158.
[6] Jun Jiang,MingxinZhao,ZheWen,ChaohaiZhang,RicardoAlbarracín. Detection of DC series arc in more electric aircraft power system based on optical spectrometry[J]. High Voltage,2020,5(1).
[7]黃茜汀. 飛機電源系統(tǒng)的建模與仿真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
[8]劉東.基于VB.net的串口通信方法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34):8304-8307.
[9]湯勃,徐立偉,饒潤生.基于VB的PC機與單片機串行通信程序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2(4):534-536.
[10]宗宏鈞.飛機交流電源系統(tǒng)(控制與保護)[D].貴陽:貴州大學,200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