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
孩子追星,并不等于不務正業(yè)
很多家長對孩子“追星”有刻板印象,認為追星就是不務正業(yè)。所以對于孩子追星,他們總是嚴防死守。其實,這個理解太過片面,作為過來人,我們應該明白:崇拜偶像是每個年代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必經的階段,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回溯從前,現(xiàn)已身為父母的我們,從前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偶像?當年,我們也曾在房間里貼滿小虎隊的海報;一有閑錢便會去買鄧麗君的專輯磁帶。我們也為此付出過時間、精力與一整個青春。
只不過在當下,追星的形式并不像從前那么純粹了。打榜、投票、組后援會、買偶像安利的東西、還有“鐵粉”經常去 “接送機”……這些讓追星漸漸變成了一個貶義詞。一旦孩子開始追星,父母就會覺得他們變得不務正業(yè),行為盲目且瘋狂。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正常熱度的追星是青春期孩子自我成長的必然過程。小時候,他們是通過認同“強大”的父母來發(fā)展自己的人格。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發(fā)現(xiàn),父母其實很平凡,于是他們就渴望找一個更強大的新的‘父母,通過認同他們,來繼續(xù)發(fā)展自己的人格。”
成長中的孩子心理狀況是復雜的,他們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也需要形成自我確認,而追星恰恰能夠滿足孩子這方面的需求。雖然時代變了,但是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的偶像,這一點永遠不會變。崇拜一個優(yōu)秀的偶像本身是沒有錯的,是有意義的,錯的只是崇拜的方式。
追星不可怕,正確追星最可貴
有的孩子為了追星,不惜曠課、離家出走、騙走父母的血汗錢,如此追星不僅對孩子沒有任何成長作用,反而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會讓他們發(fā)展為“問題學生”。有的孩子由于對明星的過度崇拜,愛屋及烏,對明星的生活習慣、愛好等盲目地追求模仿,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相反,有的孩子卻在追星上,擁有了正確的三觀,得到了成長。畢竟很多孩子追星也并不是追偶像美麗的皮囊,而是追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
在今年高考的現(xiàn)場,一位家長租了一輛房車在學校門口等候考生,只見房車門口立著一個王一博的人形立牌。女兒高考散考后,看到王一博的人形立牌就找到了父親。當記者進入房車內,眼前的景象也令記者驚訝,房車內貼滿了王一博的海報、周邊等等。記者采訪父親,為何要這樣布置房車,父親說:因為孩子喜歡,也方便孩子散考后找得到房車的位置,孩子看到王一博就會很開心,面對高考就不緊張,也會更有動力了。
北大學子李汝佳,因為喜歡王俊凱,想要變成像他一樣優(yōu)秀,于是一路借著偶像的力量,一步步沖進北大校門。俄羅斯小正太波羅諾夫從小就喜歡日本花滑美少年羽生結弦。為了能接近偶像,他每天都在刻苦練習旋轉跳躍的動作。即便因年齡太小而爆發(fā)力不足、注意力渙散,他仍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中反復練習著。同時,他更是利用起閑暇時間自學日語,將加油的話寫在紙上,折成了櫻花。最終他通過多次優(yōu)異的花滑成績,如愿擔任了賽場上的送花小童,得到了偶像的摸頭殺,將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可愛的小男孩更是坦言希望自己能成為像羽生結弦一樣的奧運冠軍。
這樣的追星方式才是正確的方式,用行動默默支持,用愛注視著他們,與他們共同成長。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偶像是他成長道路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是他前行的領航人。
所以,追星并不可怕,這只是孩子成長、思想成熟的一個必經的過程,他們會喜歡那些美好的、自己想要成為的人,這些人填補了父母和孩子間情感的缺失。只是畢竟年少,過程可能會有些失控,父母需要好好溝通、正確引導,而不是避若水火。
正確引導,請和孩子約法三章
作為父母,我們對于孩子的追星行為,應當理性引導,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充分挖掘偶像的榜樣作用,讓偶像成為孩子的前進力量。在追星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和孩子這樣約法三章。
不能耽誤學習。很多孩子追星,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而且孩子能有自己的偶像,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如若孩子為了給偶像接機而逃學翹課,為了給偶像打榜而熬夜,以至不能專心學習、工作。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這是對自己未來和生活的不負責。我們可以允許孩子追星,但是如若孩子的追星行為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和工作,那么家長應該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不能過度花費?,F(xiàn)在,給自己喜歡的偶像送禮,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不得不承認,追星是需要花錢的,而且花費并不便宜。之前有報道,有些人為了追星,花光了父母的所有積蓄,有的父母甚至在不得已之下,賣房賣車。追星看似只是個人的行為,但是追星的付出,卻涉及到了整個家庭,尤其是學生黨,自己本就是靠父母養(yǎng)活,但是為了追星,造成了整個家庭的負擔。
學習偶像的閃光點。在追星的這條路上,也有不少人把自己追成了成功人士,比如,因為自己的偶像想考清華,結果自己就去考了清華。因為想親自采訪到偶像,自己就去做了一名記者,并且成功采訪到了偶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人從自己偶像的身上學到了勇敢、堅持、不放棄、謙遜有禮、低調和拼搏。有很多的偶像成了粉絲的動力,成為粉絲黑暗世界的一道光,這是偶像的力量,這也是粉絲自己的力量,這才是追星該有的模樣。同時,作為父母,在孩子追星這件事上,我們也應該切記:
讓偶像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沒有一個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再光鮮亮麗的明星背后也有道不盡的艱辛。父母與老師要主動與孩子交流偶像背后的故事,讓孩子們明白那些喜歡的偶像們,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追星的形式雖千變萬化,但它也能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積極意義,關鍵是看追的方式。作為父母,我們應用理性之光照亮孩子的追星之路,避免他們不自知地陷入狂熱非理性的追星行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