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方浩然1990年出生在浙江淳安農村,他從小就對大自然的聲音著迷,尤其喜歡模仿動物的叫聲。讀小學時,他學了一聲鴨子叫,沒想到整條小溪里的鴨子都叫了起來。其實這就是最簡單的口技。
后來,方浩然在電視上看過一次口技表演,就深深迷上了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2008年,方浩然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后來認識了國寶級口技大師牛玉亮,并拜其為師。
其實口技的學習并不簡單,每一種聲音的模仿,都要花費幾個月研磨。對于口技表演來說,某塊口腔肌肉的拉伸力度、振動頻率相差一絲一毫,發(fā)出的聲音都會有巨大差別。
方浩然很快能夠模仿30多種鳥叫聲,甚至還能模仿鳥兒的情緒。有一次他在樹底下練功,看到很遠的地方有只烏鴉,他想把它叫過來,于是就模仿一個它的伙伴,想表達“我受傷了,你過來”,結果那只烏鴉聽到了聲音,真的飛過來,在樹上面盤旋,一直在找它的伙伴。
某次,方浩然應一家著名網站的邀請表演口技。他先學了一段貓叫和豬叫,有趣的是,他所呈現出的貓叫分為小貓的撒嬌、大貓的歡叫,而豬叫更是分為小豬在打疫苗時害怕、老母豬在睡覺時打呼嚕、群豬搶食時爭先恐后等多種狀態(tài)下發(fā)出的聲音。網友們聽到如此惟妙惟肖的動物聲音之后,頗感好奇。
2011年5月23日,口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更堅定了方浩然學習和傳承非遺口技的決心。一次他對師傅說,想把中學課文《口技》里描述的場景“復原”出來。師傅聽后嚇了一跳,他說這簡直就是一個龐大的“擬音工程”,正因難度太高,上百年來還沒有一人能將其表演出來。這更激起了方浩然的挑戰(zhàn)欲。
此后,根據《口技》中文字描繪的神奇場景,他開始一點點摸索著模仿和訓練。為了完整還原文章中描寫的每個細節(jié),方浩然付出了許多心血。不同的材質,表現的逼真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文中“火起”,提到“潑水聲”,這在表演中需要用木質算盤作為道具。為了完美體現潑水聲響,方浩然花了一年多時間,從親戚家、地攤上、網上淘來了許多幾十年前的老算盤,一一仔細比較音質,最終確定了最適合模仿潑水聲的算盤。
2015年6月12日,方浩然在眾多藝術家的見證下,首次復原表演《口技》,成為現代中國復原《口技》課文第一人,一時轟動京城!很快,方浩然被請上北京35中學的非遺課堂,他精彩的表演,使在場的百名學生嘆為觀止。
2019年11月,方浩然在《詩意中國》第二季中的表演,更是讓他“一戰(zhàn)成名”。當他向觀眾展示這項口技絕活時,配合著詩意出題官龐瑋的《口技》朗誦,布簾背后開始響起各種聲音,有小兒啼哭聲、婦人嗔怪聲、丈夫打鼾聲乃至潑水聲、火聲、碗碎聲,此起彼伏,在場觀眾無不屏住呼吸,生怕擾了這場聽覺盛宴。表演完畢,布簾落下,正如《口技》所寫,不過“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頓時,人們被驚呆了,幾秒鐘后,全場掌聲雷鳴。
有趣的是,在現場觀眾的要求下,方浩然還表演了《速度與激情》片段“重現”,槍聲、剎車聲、爆破聲,連慢鏡頭聲音都可以有!只見他只是動了動嘴,這些聲音卻仿佛真實出現,如果閉眼聽,一定聽不出端倪。連詩意主理人趙普、出題官龐瑋都紛紛表示要上去扯話筒,看看究竟是不是原聲。一夜之間,方浩然就有了幾十萬的粉絲!
方浩然學習掌握了前輩積累下來的技巧,也在不斷挖掘開發(fā)“新聲音”,他能模仿出諸如電影里面的大炮、飛機、坦克等聲音,并開發(fā)出了樂器葫蘆絲、塤等聲音。這些“好聲音”,讓年輕網友格外驚訝和興奮。
更有趣的是,他還利用口技結合音樂、影視的方式配音創(chuàng)作了《阿凡達》《變形金剛》等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令聽眾拍手稱絕。方浩然心里清楚,只有做到不斷推陳出新,口技才能變得“時尚”起來。
作為口技第四代傳承人,方浩然先后參加《奇葩大會》等節(jié)目傳播口技。他在表演中用“口技”為好萊塢大片《阿凡達》配音時,單靠一張嘴就還原了這部最激烈戰(zhàn)爭片中的爆破聲、機槍聲,包括鳥的翅膀在風中扇動的聲音!
方浩然也因此走紅網絡,并讓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都迷上了神奇的口技藝術。他索性編寫了一本《中國口技教程》,向大家傳授口技技法,講述口技的歷史和文化傳承。
近年來,方浩然曾多次在央視及各大衛(wèi)視客串表演,為30多個國家大使及中央領導表演口技,并應邀到歐洲和東南亞多個國家進行表演,每次都引起不小的轟動。
在方浩然看來,“口技”是祖宗留給我們寶貴的技藝,他有能力更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
(一米陽光選自《遼寧青年》雜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