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蛟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消防救援支隊
商用地下建筑的大量建設在社會高速發(fā)展下是大勢所趨,在土地資源極度緊張的今天,地下建筑資源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效緩解了資源緊張的形勢。雖然商用地下建筑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便利,為社會經濟發(fā)展作出貢獻,但是商用地下建筑的特殊性也對消防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商用地下建筑突發(fā)火災,將對經濟發(fā)展和人們的安全都造成極大的影響。由此觀之,關注商用地下建筑的消防管理,及時解決隱患問題是相關部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地下建筑商業(yè)中心的人流量大,且分布集中,如果有火災等意外事件發(fā)生,大量人員集中于狹小的地下空間中極其容易發(fā)生踩踏擁擠,給人員疏散工作造成了阻礙,甚至會造成傷亡損失。
地下建筑商場中販賣的商品種類眾多,其中不乏一些易燃的商品,如商場中常見的大功率電器、服飾、食品等,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造成火災。除此之外,由于地下建筑商場是一個封閉的地下空間,火災發(fā)生后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控制,極有可能迅速蔓延,導致整個地下建筑商場都陷入火災之中,不僅給商家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可能造成人員受傷甚至死亡。
地下建筑商場在日常經營中,都會配備大量大功率電氣設備,例如空調、照明燈、廣播、冷凍設施等,這些電氣設備的電氣線路往往極為復雜繁多,錯綜交叉的電氣為電氣路線的檢測提高了難度,使得相關技術人員很難定期及時檢查電路,電路出現老化問題等難以被及時發(fā)現,大大提高了火災發(fā)生的概率。因此,地下建筑商場的管理人員需要建立健全的檢測機制,保證電路的安全性。
地下建筑商場的整體結構比較復雜,顧客可能不熟悉地下建筑商場的布局,加上商場多為單向通道,出口數量不是很多,在發(fā)生突發(fā)性意外事故時顧客很難在短時間內成功找到逃生通道。一旦出現火災,密閉的空間中彌漫的大量煙霧更是讓顧客難以冷靜鎮(zhèn)定地按照逃生路線有序撤離,混亂的場面無疑會加大人員的救援難度,出現較大的損失[1]。
地下建筑商場是在地下建設的,當出現突發(fā)性事件時救援人員需要將顧客向地上出口進行疏散,但是由于地下建筑商場通往地上的出口極少且顧客數量眾多、集中且多樣化,救援人員必須顧及顧客的體力與身體素質,同時安撫顧客的心理,使他們保持冷靜沉著的態(tài)度,才能夠實現高效疏散。為此,地下建筑商場的管理人員應當在前期做好救援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他們能夠勝任疏散工作,盡量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2]。
地下建筑商場的管理人員需要建設健全的消防機制,在地下商場的各個地區(qū)配備消防人員進行定期檢查巡邏,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對地下商場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jiān)控,以防意外的發(fā)生。除此以外,管理人員還應該設立防火工作監(jiān)督小組,對消防人員的工作進行二次把控和檢查,降低火災的發(fā)生率,從根源上遏制火災的發(fā)生。相關負責部門還要對消防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落實責任制度,制定完整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管理制度,并予以落實[3]。
地下建筑商場在建設過程中就應該考慮到防火問題,在裝修時盡量使用防火的材料進行裝飾,在規(guī)定的制度下進行自主裝修,保證裝修的商場質量達標,尤其注意綠色通道的防火門的材質,保證材料的防火性,在火災疏散中為人們爭取寶貴的逃生時間。同時,管理人員也要控制商場中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定期對電氣線路進行排查,設計規(guī)定的線路來規(guī)范電路的設置,防止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商場工作人員必須對易燃易爆的危險產品進行嚴格把控,制定健全完整的體系來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及時排查解決,定期檢查安全設施的同時進行思想上的安全教育,讓商場的工作人員從內心重視消防管理工作,配合消防人員進行定期檢查,避免火災的發(fā)生。
地下建筑商場由于其身處地下空間、出口稀少,疏散工作的難度大大提升,為了保證顧客在火災等意外事故發(fā)生時能夠及時進行自救,快速有序逃生,商場應該在各個地區(qū)設置簡潔明了的逃生路線和綠色出口,使得顧客可以按照指示圖實現自救,減輕救援人員的救援壓力。同時,管理人員應該對商場的員工進行定期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在火災發(fā)生時的救援技能和指揮能力,提高員工在面對火災時的心理素質,讓工作人員輔助救援人員進行疏散、心理安撫,使得顧客可以有序撤退,減少損失。
商用地下建筑在對綠色逃生通道進行合理布局的同時還應該從商場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消防技能入手,對員工展開定期的消防知識講座和培訓,設立完整科學的消防管理機制,定期進行消防演練、檢查消防工具,讓員工熟悉火災發(fā)生時的處理方案,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得員工在真正遭遇火災時能夠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地進行顧客的疏散工作,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盡可能降低火災的影響。
在進行地下建筑商場的建設時,應當從面積角度對商場的整體布局進行考慮。綜合性大型商場大概是1:1.5 的比例,與綜合性大型商場相比,小型商場1:1 的比例無疑更為狹小,顧客所能占有的人均占有面積進一步降低。地下商場必須拿出一塊相當大的面積作為防火分區(qū),同時,在進行地下建筑商場的建設中,其防火門和綠色通道的逃生門必須選擇防火性能優(yōu)越的材料。綠色通道作為火災發(fā)生時的主要逃生路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證綠色通道的防火安全是地下商場的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商場中的倉庫、中轉庫、大型家電的存放庫的庫門需要單獨進行設立,選擇防火性極好的材料進行打造,決不能將這些地區(qū)設置在人口集中密集的區(qū)域,相關技術人員也要定期對庫中物品進行盤點檢測,防止出現易燃易爆品,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自從商用地下建筑開始廣泛建設后,消防管理問題需要重點關注。為了防止商用地下建筑發(fā)生火災等情況,商用地下商場的主要管理人員應在消防工具的配置和易燃易爆炸的物品的擺放控制上投入極大精力,同時要配備專業(yè)的消防人員以防意外,做好預防和突發(fā)情況的處理工作,盡量避免商用地下建筑發(fā)生火災,保證商用地下建筑的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