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概念闡釋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說:“行動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边@句話告訴我們:“思辨”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能力。思辨能力是指通過對事物或問題進行分析、推理、評估,最終達到解決問題、形成決策或結(jié)論的能力。不具備思辨能力,就無法獲得獨到的見解,或無法與不同看法進行交流并達成共識;不具備思辨能力,就無法掌握科學方法的實質(zhì),或無法為今后持續(xù)學習和研究奠定基礎(chǔ);不具備思辨能力,甚至無法讓自己成為一個思想獨立、有價值判斷的人。所以,培養(yǎng)思辨能力對每個人的思維發(fā)展和人生規(guī)則特別重要。寫作活動始終與思維活動相伴隨,思辨能力會直接影響到寫作能力。因此,增強思辨能力對提高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孤獨之辨
周? 彪
孤獨,是一個很尋常的詞語,字面意義淺白,解作“獨自一個人,孤單”。但在我們這個民族過去、現(xiàn)在的語境里,孤獨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特征和生存狀態(tài),更是一種有深厚內(nèi)涵的歷史現(xiàn)象和文化積淀。作為一種心理和生存狀態(tài)的孤獨,很多人或許有過短暫的體驗,但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的孤獨是一種什么樣的況味?(文章開頭,先對“孤獨”一詞作字面上的詮釋,繼而深入發(fā)掘其文化內(nèi)涵,為下文探究其與“寂寞”的本質(zhì)區(qū)別作鋪墊)
常聽人說:我孤獨,因為我很寂寞。不錯,尋常意義上的孤獨和寂寞常是連體兄弟,因為二者都有一種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感受。不過,這一語境下的孤獨和文化意義上的孤獨完全是兩碼事。(點出“孤獨”和“寂寞”在“文化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
在我的潛意識里,寂寞是一種人人都可以體驗的心理狀態(tài),而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孤獨卻是特立獨行者才能擁有的一種精神境界。寂寞反映的是一種世俗心境:失意時會寂寞,得意時也會寂寞;群聚時會寂寞,獨處時也會寂寞。而文化意義上的孤獨則是一種超越了世俗情感的境界,它與空虛、寂寞、無所事事毫無瓜葛,它是崇高精神的載體,它浸潤著一種人文精神,它沉淀著一種歷史的精華,它是一種高貴精神和超凡人格的象征……所以,我一向認為,文化意義上的孤獨是超凡脫俗者的精神體驗。(具體分析“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差異,突出“孤獨”乃是“超凡脫俗者的精神體驗”這一本質(zhì)特征)
垂釣濮水的莊子是一位高傲的孤獨者。面對楚王“愿以境內(nèi)累矣”的巨大誘惑,竟然“持竿不顧”!——他視高官厚祿如敝履,寧愿與秋水游魚為侶,讓自由的心靈遨游于廣闊的宇宙,將自在的精神凝鑄成文學與哲學的豐碑。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是一位覺悟的孤獨者。放著好好的縣令不干,寧愿守著那幾間茅屋幾畝薄地與“飛鳥”為伴,與“南山”為鄰,過著“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清貧日子。最終,將現(xiàn)實的苦悶幻化成一座美輪美奐的空中樓閣,給后世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的狷介之士營造了一處精神的庇護所。
大衛(wèi)·梭羅是一位清醒的孤獨者,一位生活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的哈佛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在別人狂熱追求財富和地位的時候,他卻獨自一人到瓦爾登湖畔過著半隱居的生活,“侶魚蝦而友麋鹿”,在山林湖泊間尋找人生的坐標和答案。一部《瓦爾登湖》成為美國文學史上少數(shù)幾部沒有爭議的名著之一。一百多年后,潦倒一生的梭羅居然成了美國蕓蕓眾生的偶像和政壇商界成功者的“精神教父”。
由此可見,真正的孤獨,不是消極的厭世和避世,而是一種靈魂的覺醒,是一種道德的升華。(作者精心選取了古今中外三位高傲、覺悟、清醒的“孤獨”者,以他們驚世駭俗的言行證明了“真正的孤獨,不是消極的厭世和避世,而是一種靈魂的覺醒,是一種道德的升華”這一觀點,讓讀者對“孤獨”的內(nèi)涵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
思考,是孤獨者共同的內(nèi)在品質(zhì),而一個用心靈遨游宇宙、洞察萬物的思想者是永遠不會寂寞的,也是永遠不會孤獨的。(此段中的“孤獨”指的是文化意義上的孤獨,是靈魂的高蹈,而“寂寞”則是世俗意義上的空虛寂寥。兩個詞對舉,有助于讀者對二者的更深入細致的體味)
高歌“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的李白,算不算孤獨者?我認為他不是,因為他并不了解圣賢先賢,他以己推人,用自己“不遇”的寂寞解讀圣賢的孤獨。
“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的蘇軾算不算孤獨者?我認為也不是,因為他的“孤憤”是建立在嘆“年華老去”、惜“功業(yè)無成”的基礎(chǔ)之上的。(連舉兩例,與上文三則例子形成對比,進一步闡發(fā)“孤獨”與“寂寞”在成因上的差異)
真正的孤獨是與功名利祿等世俗的情感沒有任何瓜葛的,我以為。(總結(jié),歸結(jié)出“孤獨”的本質(zhì)特征——“與功名利祿等世俗的情感沒有任何瓜葛”)
雜文家周彪的這篇短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思辨性表達。文章通過對“孤獨”與“寂寞”這兩個常常被一般人視之為“同義詞”的詞匯進行的辯證分析和比對,指出了兩者之間的本質(zhì)差異——“孤獨”是一種“超凡脫俗者的精神體驗”,而“寂寞”則是一種“世俗心境”。同時,借助舉例和對比的論證方法,將兩者之間的差異深入淺出細致明白地呈現(xiàn)給讀者。整篇文章,思維縝密,考慮全面;觀點鮮明,持之有據(jù);條分縷析,表達清晰。這篇文章無論對中學生的思維訓練、時事分析,還是對其議論文寫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忍之道,非常道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高三? 陳春卉
世人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p>
這里的“忍”本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正因為有所忍耐,有所退讓,所以可以收獲更為廣闊的人生大境界。
然而現(xiàn)代很多人往往誤解了這個“忍”字,他們?nèi)痰某3J且恍┎辉撊痰臇|西。他們看到有人結(jié)伴闖紅燈,心想這是中國人的“習慣”,于是忍住了前去制止的腳步;他們看到路人隨手拋擲雜物,肆意踩踏草坪,心想反正事不關(guān)己,便忍住了上前勸阻的話語;他們看到有人凌辱弱小,心想吃虧的并非我的親人,便忍住了見義勇為的沖動……
現(xiàn)實中諸如此類的事情還少嗎?細思之,這樣的忍,已不再是忍,而是麻木不仁,是魯迅先生大半個世紀前就為之痛心疾首的國民性格中的一大弱點!
不該忍時就不能忍!
龍應(yīng)臺在《野火集》一書中勇敢地揭露了生活中人們恣意破壞自然、為了謀利而損害環(huán)境的各種丑態(tài)。那痛心疾首犀利潑辣的批評背后是她對生活的一腔濃濃的愛。她在書里深情地寫道:“我不愿描寫那些虛假的美好,我也無法寫下,因為面對這些社會中的狀況,我心急如焚?!彼摹安蝗獭贝偈沽烁嗳说男盐?。
與季羨林、金克木并稱為“未明湖畔三雅士”的張中行先生,即使到了晚年,也無法做到對文壇上一些惡劣的現(xiàn)象熟視無睹。他在垂暮之年,仍然多次發(fā)文批評當今文壇某些所謂的“大家”不求文章精進只求蝸角虛名的膚淺之舉。如此舉動,被人稱為“后五四時代”的勇士。張中行先生的“不忍”,為文壇營造了健康向上的風氣。
無論是龍應(yīng)臺還是張中行,他們對于社會中的丑陋現(xiàn)象深惡痛絕,不該忍時便勇敢地站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一些事情又必須忍,也只能忍。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忍也是一種生存的必需,也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蘇軾在《留侯論》中曾如此評價張良:“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矣。”此言一語道破了張良之忍的真諦,揭示出張良隱藏在順眉善目之下的那顆不甘平庸的心。其實,無論是甘愿橋下拾履的張良,還是甘受胯下之辱的韓信,一時的隱忍都是為他們遠大的志向作鋪墊。忍一時,退一步,為的是給他們的鴻鵠之志創(chuàng)設(shè)一個發(fā)芽滋長的空間,最終他們都贏得了屬于自己的海闊天空。
“誰將百歲人間事,只換山中一局棋?!鄙頌橹袊说膮乔逶丛谌毡酒鍓?jīng)遭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排擠。為了心愛的圍棋,面對惡濁的社會環(huán)境,他選擇了忍耐,他留給世人的是在惡劣的人際環(huán)境中一心鉆研圍棋的蕭瑟的背影。一枰虧成,兩奩黑白,多年的隱忍終于爆發(fā)出極為絢麗的光彩,他最終使日本人心悅誠服,獲得了昭和棋圣之美稱。
忍如山間流水,遇高則落,遇阻則轉(zhuǎn),綿延無盡;不忍如屋上冰凌,堅硬挺拔,棱角分明,晶瑩剔透。懂得忍與不忍的人,他們的目光會放得很遠,他們的道路會鋪展得很寬,他們會忍但不是一味忍耐,他們有信條但不拘泥于信條——
上“忍”若水,因時而變。
忍之道,也正該如此。
思想、材料和表達是寫作的三要素。而思維和表達的思辨性則是使思想深刻全面、表達客觀明晰的前提。而要訓練自己思維和表達的思辨性,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辯證全面地思考問題的習慣,拒絕褊狹偏激;在閱讀中注意汲取他人思維方面的長處,借鑒名家分析問題的辯證和理性;在寫作中講求構(gòu)思和表達的思辨性,擺脫率性和隨性的陋習。思考問題的思辨性,會讓我們的作文更理性客觀;同時,注重作文的思辨性,也會提高我們的思維品質(zhì),使我們向著思考問題全面、理性、客觀的方向發(fā)展——二者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