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武海 王 芬 劉輝華 楊壽松
(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醫(yī)院肝膽病科,玉林市 537000,電子郵箱:80674018@qq.com)
慢性乙型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可導致肝臟炎癥壞死或纖維化。肝纖維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即使是抑制病毒感染后也無法完全阻止肝纖維化進程[1]。因此,在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實施抗病毒治療的同時,還應實施抗肝纖維化治療[2]。恩替卡韋是臨床常用的抑制乙肝病毒和阻止乙肝相關肝纖維化的藥物,但單獨使用治療效果有限。棒柄花葉清肝膠囊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瘀等作用,與恩替卡韋聯(lián)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增強治療效果[3]。本文觀察棒柄花葉清肝膠囊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4]:血清ALT超出正常值上限2 倍;血清 HBV-DNA>2×104IU/mL;HBsAg陽性時間>6個月;(2)肝纖維化診斷參考《肝纖維化中西醫(yī)診療共識意見(2017)》[5]中相關標準:血清Ⅲ型前膠原肽(procollagen type Ⅲ peptide,PC-Ⅲ)、透明質酸、層粘連蛋白(laminin,LN)Ⅳ型膠原蛋白這4次指標中,有2項或2項以上存在異常;(3)入院前均未使用過抗病毒藥物;(4)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治療。排除標準:(1)近半年內使用過免疫調節(jié)劑患者;(2)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患者;(3)妊娠、哺乳期婦女及對本研究采用藥物過敏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25~64(42.7±5.8)歲,病程(8.4±2.6)年;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6~65(42.9±5.2)歲,病程(8.6±2.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口服恩替卡韋片(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00019)0.5 mg/次,1次/d。研究組加用棒柄花葉清肝膠囊(玉林市中醫(yī)醫(yī)院,桂藥制字:M20170003,批號:20160603)4粒/次,3次/d,飯后服用。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血清LN、透明質酸、PC-Ⅲ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取血清送檢,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取血清送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3)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血清ALT、AST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取血清送檢,采用邁瑞B(yǎng)S-49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4 療效評定 參考《肝纖維化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6]進行療效評定。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肝纖維化指標顯著改善,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肝纖維化指標、肝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肝纖維化、肝功能指標均無改善。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 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z=-2.643,P=0.008),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AST、ALT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AST、AL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ST、ALT水平的比較(x±s,μ/L)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IL-6、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的比較(x±s,ng/L)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透明質酸、LN和PC-Ⅲ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透明質酸、LN、PC-Ⅲ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透明質酸、LN、和PC-Ⅲ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透明質酸、LN、PC-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透明質酸、LN、PC-Ⅲ水平的比較(x±s,g/L)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進展為肝硬化的病理過程,因此,臨床上在實施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同時,還應給予抗纖維化治療[7-8]。肝纖維化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普遍認為是多種損傷因素長期刺激作用的結果。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如透明質酸、LN和PC-Ⅲ等)能夠較好地反映患者的肝組織纖維化程度,對乙型肝炎患者實施抗病毒、抗肝纖維化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病情,延緩或逆轉肝纖維化[9-11]。
恩替卡韋是一種核苷類衍生物,能夠有效減少星狀細胞的激活和膠原纖維的合成,從而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和阻止肝纖維化的作用,但是單純給予恩替卡韋治療的效果有限,且不良反應較多[12-13]。棒柄花葉清肝膠囊是采用壯醫(yī)藥研制而成的特色制劑,由棒柄花葉、白花蛇舌草、虎杖、黃芪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瘀等功效,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等有較好的療效[14]。棒柄花葉清肝膠囊中的棒柄花葉性寒、味苦,具有清除濕毒、熱毒的作用;白花蛇舌草性寒、味苦甘,具有通水道、清熱毒、除濕毒的作用,與棒柄花葉同用有協(xié)同作用?;⒄刃院⑽犊?,具有清熱毒、除濕毒等作用;黃芪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等作用;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除濕等作用[15]。有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中醫(yī)藥聯(lián)合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治療效果顯著[16-17]。本研究觀察恩替卡韋聯(lián)合棒柄花葉清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采用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組患者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治療后AST、ALT水平、IL-6、TNF-α、透明質酸、LN和PC-Ⅲ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均P<0.05),說明應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棒柄花葉清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改善肝功能指標,延緩肝纖維化進程,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應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棒柄花葉清肝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有助于減輕患者肝臟炎癥,改善患者肝功能,達到延緩疾病進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