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靜海區(qū)醫(yī)院核磁共振檢查室 (天津 301600)
內(nèi)容提要:子宮肌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也是女性生殖器官中的常見良性腫瘤類型之一,臨床上又稱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等。雖然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目前已較為完善,但仍舊有一定概率出現(xiàn)誤診,多與盆腔內(nèi)多種包塊發(fā)生混淆。同時,該病與子宮腺肌瘤、卵巢腫瘤、子宮內(nèi)膜癌、子宮頸癌等疾病類型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因此針對子宮肌瘤的診斷,始終是臨床研究關注的重點。核磁共振(MRI)檢查是目前最常見的臨床診斷方式之一,文章對MRI在子宮肌瘤臨床診斷中的指導意義進行探討,并對其臨床研究進展進行概述。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在育齡期女性中患病率較高,接近50%。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其惡變率不到0.5%,惡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治愈希望較大[1]。子宮肌瘤的癥狀以及嚴重程度主要與其所在的位置有關,肌瘤的大小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癥狀。當前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眾多,但主流治療方式仍是手術治療,因此,為避免手術對患者損傷,提升臨床診斷率十分重要。
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多見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黏膜損傷等,發(fā)病初期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月經(jīng)出血量增多、經(jīng)期延長、月經(jīng)周期縮短等情況,在生活中很容易忽視,從而影響治療。任由疾病發(fā)展將致使患者出現(xiàn)貧血等反應,待肌瘤生長,還將壓迫膀胱、直腸組織,影響排泄功能,引起尿頻、排尿困難、便秘等。另外,黏膜下肌瘤會影響宮腔的面積以及血供,導致懷孕困難或者反復流產(chǎn)等。目前臨床上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而手術治療的損傷較大,近年來發(fā)現(xiàn),超聲消融較為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子宮肌瘤具有一定的復發(fā)性,根治方法為切除子宮,但對于人體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因此,做好早期預防,提升臨床診斷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在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下,MRI診斷技術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多種疾病早期篩查與檢測中;作為斷層成像的一種,它是通過磁共振現(xiàn)象獲取人體中電磁信號,并重新構建人體圖像,在診斷中能夠進行多個切面圖測定,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可清晰顯示病灶全貌及與其周圍組織的關系,比較二維超聲、核素、CT等技術均有顯著優(yōu)勢。當前臨床中常用的MRI儀器多為GE、SIEMENS、PICKER、PHILIPS等企業(yè)生產(chǎn),例如PICKER1.5T MRI在診斷中可縮短TR與TE,減少掃描時間2~20s,在進行兩次平均情況下能在17s內(nèi)得到一張單片圖像。不僅如此,MRI技術在不斷向高場方向發(fā)展,從1.5T、2.0T到4.0T全身成像系統(tǒng),掃描時間縮短。在吳靜[2]研究中,通過對患者應用SIEMENS 1.5T MRI技術,以相控陣表面線圈模式,實施T1W1、T2W1序列掃描,配合彌散成像,不僅增強了MRI對病灶類型針對的特異性,也提高了檢出準確率。
磁共振成像診斷是確定患者子宮肌瘤類型及疾病進展的有效診斷措施,能夠為手術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臨床上上腹部成像的應用較為廣泛,但盆腔MRI不同的是,其不受呼吸運動的影響,具有更加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因此,深入分析子宮肌瘤的磁共振成像內(nèi)容對于臨床診斷的研究意義重大。結(jié)合臨床相關研究內(nèi)容可知,生物組織的ADC值將受到水分子擴散的影響,且與毛細血管網(wǎng)的血液循環(huán)關聯(lián)密切,因此選擇小b值計算ADC值受灌注及T2馳豫時間的影響較為顯著,同時,選擇小b值測量子宮肌瘤的ADC值,能夠客觀反映肌瘤的組織灌注情況。另外,MR擴散加權成像技術選擇小b值技術,還能夠區(qū)分完全透明樣變肌瘤與普通未變性肌瘤組織,更好地辨別患者的病理類型;而在實際用途中,MR擴散加權成像技術僅需在常規(guī)磁共振的基礎上,增加數(shù)分鐘的掃描時間,具有較高的實際推廣意義。
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技術是利用水分子的擴散各向異性進行成像,近年來在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中,應用率不斷提升;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技術是利用水分子的彌散各向異性進行成像,可用于腦白質(zhì)纖維研究,常用掃描技術包括單次激發(fā)平面回波成像(EPI),線陣掃描彌散成像,導航自旋回波彌散加權成像(LSDI),半傅立葉探測單發(fā)射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等。其掃描技術包括單次激發(fā)平面回波成像(EPI),線陣掃描彌散成像,導航自旋回波彌散加權成像(LSDI),半傅立葉探測單發(fā)射快速自旋回波成像等類型示[3]。且應用纖維示蹤法推斷纖維結(jié)構可替代組織切片間接分析子宮肌瘤,因此在宮頸組織之外,即可觀察其環(huán)形纖維,在內(nèi)側(cè)為縱行纖維,同時,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技術在子宮瘤的檢測中雖然掃描時間較長,但導航自旋回波擴散加權成像運動偽影少,因此,其仍舊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磁共振波譜(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是利用磁共振現(xiàn)象和化學位移效應進行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具有無創(chuàng)性,能夠研究活體組織器官的代謝生化變化,常間1H-MRS、31P-MRS;H-MRS的臨床應用率相對較高,因水、脂肪等組織的強信號將掩蓋頻譜中的其他的代謝物信號,因此執(zhí)行H-MRS的過程中,需對水與脂肪進行抑制,另外,因水與脂肪的T2較短,因此選擇長TE(272ms)時間即可抑制信號[4]。
MR灌注加權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可以描述血流通過組織血管網(wǎng)的情況,通過測量一些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來無創(chuàng)地評價組織的血流灌注狀態(tài)。其本質(zhì)在于測定血流的過程中,借助MRI機,達到快速成像的目的。常用成像序列為RF spoiled GE,其均依附于EPI技術的支持[5]。MR灌注成像技術具有較高的操作難度,因此通常在工作站進行操作,在具體診斷中,通常需連續(xù)分析一系列不同時相獲得的圖像中MR信號改變的規(guī)律,隨后經(jīng)過篩選與計算,得出最終的灌注定量數(shù)據(jù),順磁對比劑(GD-DTPA)本身對腫瘤并無生物學特異性,同時MRI灌注成像的信號強度變化受到腫瘤血管化進度、血管內(nèi)對比劑通透度及細胞外液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評價血管內(nèi)對比劑劑量改變時期的信號強度,計算其最大速率,能夠提示腫瘤的血管灌注率,由此可見,PWI在評價子宮肌瘤的血管分布及病理分型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價值,且對于卵巢的良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鑒別效果。
綜上,磁共振技術在子宮肌瘤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指導價值,MR擴散加權成像技術、MR擴散張量成像技術、MR波譜成像及MR灌注成像技術等均具有較為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雖各有優(yōu)劣,但其在不同類型的子宮肌瘤病變中,均能夠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從而提升子宮肌瘤的早期診斷價值,優(yōu)化臨床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