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水
一介書生,兩鬢染霜;
三余讀書,四十有惑;
五味俱全,六根不凈;
七言八語,九行十業(yè)。
制約新能源車上高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充電樁少,而是充電速度慢。除了建設方便的充電設施,更要思考如何有效解決“補能效率”問題。
今年國慶長假,高速堵車沒有再成為媒體“祥林嫂”般念叨的話題,倒是“新能源車上高速充電難”成了競相報道的新熱點。諸如“排隊數(shù)小時,充電幾十分鐘”的新聞頗為吸人眼球,一度讓身邊幾個本想購買新能源車的朋友打起了退堂鼓。
其實不單是充電,長時間排隊干點啥都容易讓人不爽,車主們表達不滿情緒當然可以理解。但若因此一味詬病高速服務區(qū)充電樁少,建議大量布設充電設施,就未免把錯了脈、開錯了藥方。
判斷一類設施是否真正供應不足,不能光看某個特殊時間節(jié)點或某個局部。每逢黃金周和重要節(jié)假日,很多資源都會被“擠兌”,例如高鐵一票難求,高速公路行車龜速,加油站排著長龍,熱點旅游景區(qū)住宿難、吃飯難、如廁難,甚至“連手機信號都被擠沒了”。然而放在平時,這些高鐵、高速、加油站、賓館飯店,供應能力其實是綽綽有余的。
服務區(qū)充電樁也是如此。盡管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全國高速服務區(qū)充電樁只有1萬多個,對比新能源車保有量600多萬輛的數(shù)字確實顯得少。但事實上,新能源車大多在市區(qū)行駛,而城市私人和公共充電樁已有200多萬個,車樁比3:1,目前已經(jīng)是全球最高。平日里高速服務區(qū)的充電樁使用率并不高,有時甚至一整天都無車光顧,閑置一旁壞了都無人知曉,加之維修不及時,最后淪為“僵尸樁”。
對此,充電樁運營企業(yè)的感受更為深刻。有企業(yè)表示,目前,高速充電樁總體利用率不高,只在春節(jié)、“五一”“十一”等時段使用率略高一些。高速上一個直流充電樁的平均預算在30萬元左右,包括采購、運營成本及租金等,平均下來,一個樁每天至少要有6個訂單才能確保企業(yè)實現(xiàn)盈利。而一個充電樁的使用壽命最多七八年,以其目前在高速服務區(qū)的使用率,直至報廢也未必能收回成本。國內(nèi)較大的充電運營商特來電董事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特來電幾年來累計投資50億元左右,前四年虧損超過8億,“差點把母公司特銳德給虧沒了”。在這種形勢下,如果還要大規(guī)模建設,試問哪個企業(yè)愿意投入?
或許有人會說,正因為目前高速上充電樁不足,才導致新能源車不敢上路,如果充電樁足夠多,新能源車敢上了,充電樁使用率自然會提高。別忘了,制約新能源車上高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充電樁少,而是充電速度慢。以目前的技術,要將電池充滿,即便是快充也要一個小時以上,這和幾分鐘就能完成的加油時間相比,確實是漫長的煎熬。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車長途行駛的“補能焦慮”,除了要提升車輛續(xù)航里程,建設方便的充電設施,更要有效解決“補能效率”問題。要么改進和提升高壓充放電技術、電路材料性能和電池管理系統(tǒng),要么打破車企壁壘,建設各種新能源車通用的換電站,真正實現(xiàn)快速補能換能。
發(fā)展節(jié)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是大勢所趨,新能源車前景必然美好。相信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的引導,解決新能源車的快速補能換能“痛點”,只是時間問題。屆時,高速上的新能源車會越來越多,與之相匹配的新式充電樁、換能站也會隨之增加。當新能源車的數(shù)量超過傳統(tǒng)燃油車時,如今遍地開花的加油站必然會被充電站或換電站所替代。
當前,面對節(jié)假日猛增的充電需求,比較務實的做法是采取信息技術,準確顯示高速服務區(qū)包括出口附近充電樁布局和使用情況,引導車主錯峰充電、分流充電,從而緩解新能源車充電的“潮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