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聰
摘 要:在面試過程中,面試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信息并非全部是真實的。如何識別出這些非真實信息,成為招聘過程中必要的工作之一。微表情的識別,為此提供了一條現(xiàn)實路徑?!拔⒈砬椤币婚W而過,相對人們有意識做出的表情,無意識展現(xiàn)出的“微表情”更能揭露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和情緒沖突。面試是以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為主,在此過程中,面試官就能夠通過應用微表情的識別幫助自己提高面試可靠性。
關鍵詞:微表情;情緒識別;招聘工作
中圖分類號:F2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4.031
1 微表情來源
微表情的“微”,與其說是“小”,不如用“短暫”去形容更恰當。微表情的出現(xiàn)是因為反應內(nèi)心真實情緒的表情不能被生理本能及時并完全的抑制;恰恰因為不及時,才導致“短暫”表情的出現(xiàn),即“微”表情。
1.1 生理基礎
微表情的出現(xiàn)與人本身的生理特征有關。人的肌肉收縮由錐體束傳導。大腦存在兩個控制面部肌肉運動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2個系統(tǒng)均來至錐體束。一條錐體束內(nèi)運動系統(tǒng),它的功能是控制自主的面部肌肉動作;一條錐體束外運動系統(tǒng),它的功能是控制不自主的面部肌肉動作,包括面部表情。人們展現(xiàn)出的面部表情,同時受到這2個系統(tǒng)的影響,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通過意識主展現(xiàn)出的面部表情;另一類是無意識不自主展現(xiàn)出的面部表情。
1.2 情緒原因
當人們想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會在大腦中主動壓抑該情緒,使其不顯現(xiàn)出來,這種對情緒的壓抑(自主控制的面部肌肉動作)與身體最誠實的部分(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肌肉動作)的沖突作用,導致被壓抑的情緒以一種快速的情緒表情(微表情)泄露出來。這種自主與不自主的面部肌肉動作就是由內(nèi)運動系統(tǒng)和外運動系統(tǒng)相互作用下導致的結果。
2 表情的識別
微表情也是表情,但它一閃而過,是人類產(chǎn)生基本情緒后展現(xiàn)出的真實表情。認識人類基本情緒對應的表情,是識別微表情的前提。
2.1 人類的基本情緒
人們有六種基本情緒,分別如下:
(1)驚訝:在意外發(fā)生的時候,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2)厭惡:當碰見導致負面結果的事情或人物時,并希望對方遠離自己,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3)憤怒:當碰見威脅,并想通過暴力或激烈手段解決問題時,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4)恐懼:當碰見威脅,自己無力戰(zhàn)勝時,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5)悲傷:當負面事件已經(jīng)發(fā)生,并造成無法挽回的事實時,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6)愉悅:對方帶給自己積極的心態(tài),并能從物質或精神上獲利時,展現(xiàn)出的基本情緒。
2.2 基本情緒對應的表情
每種情緒對應的表情和微表情都是由面部肌肉運動完成的。
(1)驚訝的面部肌肉運動是:眉毛上揚,兩眼瞪大,嘴巴微微張開,下顎下垂。
(2)厭惡的面部肌肉運動是:眉毛下垂,瞇眼,上嘴唇上揚,鼻子皺起。
(3)憤怒的面部肌肉運動是:前額緊皺,眉毛下垂且收緊,眼睛怒視,嘴唇緊閉。
(4)恐懼的面部肌肉運動是:眉毛上揚且緊鎖,眼皮上揚并收緊,嘴唇微微張開并向左右靠近兩耳,鼻孔張大但不明顯。
(5)悲傷的面部肌肉運動是:上層眼皮下垂,兩眼無光,兩側嘴角微微下沉似墜落,下巴略收緊。
(6)愉悅的面部肌肉運動是:眼角略有皺紋,臉頰鼓起,眼睛周圍肌肉略有運動,嘴巴兩側上揚。
3 微表情識別在招聘溝通工作中的應用
3.1 微表情的識別
微表情識別最早從心理學研究開始。1969年,Ekman從一個謊言中發(fā)現(xiàn)了微表情。后來,Ekman通過實驗證明,50%的人撒謊時會有微表情的流露。
如果一個人害怕謊言被當場識破,臉部會不受控制的展現(xiàn)出其他表情,如恐懼。人說謊時心理活動可能會導致外部行為的種種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眼睛運動、面部表情、姿態(tài)動作等方面的變化。這是由上文中錐體束外運動系統(tǒng)在人無意識情況下控制臉部肌肉運動導致的。然而當此人試圖有意識隱瞞這種情緒和面部表情時,這個面部肌肉運動會立刻消失,這是由上文中錐體束內(nèi)運動系統(tǒng)控制肌肉完成的。在這個不自主的有表情到自主的無表情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短暫的恐懼表情,就是可以被識別并捕捉到的微表情。
3.2 微表情在面試中的應用
面試的環(huán)境為微表情識別提供了現(xiàn)實可能。面試無論是結構化面試還是無領導小組討論法面試,都是面試官和應聘者面對面的一次溝通與交流。面對面的交流環(huán)境允許面試官仔戲觀察應聘者的面部表情,因此,給微表情識別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
微表情的出現(xiàn)代表應聘者此時內(nèi)心情緒沖突。人的臉部和肢體一樣可以表達信息,它也是信息傳輸?shù)拿浇椤D槻康谋砬橛蟹浅6嗟男畔⒖梢宰屛覀冴P注。眉毛、眼神、鼻子和左、右嘴角能否分別遞出不同的情緒。眉毛上揚、嘴角上翹,鼻子收緊,不同組合出來的表情,代表著應聘者當時不同的情緒。通過“表情”,就能斷定應聘者愿意展現(xiàn)出來的情緒;而隱藏在對方內(nèi)心中的、不愿意展露出來的情緒,可以通過成功識別微表情獲得間接提示,提示我們對方除了展露出來的、持續(xù)性的、穩(wěn)定的情緒外,還有隱藏的、一瞬間的、波動的情緒。所以如果應聘者很自然地表現(xiàn)出單一的“愉悅”表情,就能初步判斷這人是高興的。但是在“愉悅”的同時伴隨其他面部肌肉短暫的運動,或者本應平靜的情緒,突然出現(xiàn)恐懼的表情又隨即消失,這種“微表情”閃現(xiàn),我們會更傾向于認為這張“高興”的面孔后面是含有應聘者其他情緒的。以此,推斷對方的此時的回答可能沒有完全說出他心中的全部想法或與心中真實想法不一致。
微表情提示面試官繼續(xù)追問。在面試中,面對招聘者的提問,應聘者在回答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短暫的微表情,并不能說明應聘者一定在說謊,但可以十足的證明,應聘者內(nèi)心一定還有其他更真實的情緒和更豐富語言。這種被面試官捕捉到的真實情緒,可以提示HR招聘人員對于出現(xiàn)微表情的回答需要進一步追問。通過STAR行為面試法,繼續(xù)提出更細節(jié)的問題。因為,人們對于沒有實際發(fā)生的事情,短時間內(nèi)不能組織出邏輯嚴謹?shù)氖录^程。微表情可以提示面試官應該在何處追加提問,并幫助面試官在這一系列的提問與回答中抓住應聘者的邏輯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
總之,判斷應聘者表述信息的真實性,伴隨著面試官的整個面試過程。微表情的識別能夠幫助HR提高增選人才的可靠性,提供了聽覺和語言以外的視覺和非語言路徑。
參考文獻
[1]申尋兵,隋華杰,傅小蘭,等.微表情在欺騙檢測中的應用[J].心理科學進展,2017,25(2):211-220.
[2]李文書,張琛,李宏汀,等.微表情識別方法綜述[J].人類工效學,2018,(4).
[3]梁靜,李開云,曲方炳,等.說謊的非言語視覺線索[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6):99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