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年
三九天,如何保暖成為人們關(guān)心的話題。為此,我們從不同角度對三九天的養(yǎng)生要點做了梳理。相信有了我們的幫助,您的這個冬天一定能暖意融融。
咋穿才保暖?
四肢末端最重要
前不久,31歲的郭女士打來電話,講述了發(fā)生在自己7歲兒子小天身上的故事。上周六,她和丈夫帶小天到某滑雪場玩。為了防止凍到兒子,郭女士和丈夫給小天包裹得里三層外三層。在自認為萬無一失之后,郭女士一家人出發(fā)了。到了滑雪場,小天異常興奮,從上午10點多鐘玩到下午四點半,這才在爸爸媽媽的催促下回家。然而到了晚上,小天捏著自己的小腳丫,說自己的左腳趾癢。郭女士非常警覺地給學(xué)醫(yī)的一位同學(xué)打電話。同學(xué)立即提醒她,小天可能是患了凍瘡。郭女士大惑不解——兒子的“裝備”明明很嚴實,怎么會患上凍瘡呢?但是到了第二天,郭女士最終還是得到了醫(yī)生的診斷:小天確實患上了凍瘡。
中醫(yī)專家表示,三九天是身體陽氣虛弱的階段,四肢末端的氣血運行容易出現(xiàn)障礙。除了要穿得寬松保暖外,人們在戶外時一定要多跺腳、多拍手、多拍前臂。其中,拍手時最好讓兩個勞宮穴(握拳后中指指尖停留的地方)相對應(yīng),同時多拍上肢外側(cè),這樣能有效提振陽氣、抵御寒冷。低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最需要這樣。對于兒童來說,從戶外回到屋內(nèi),最好先干搓手3~5分鐘,讓氣血運行逐漸通暢后再與熱水或暖氣接觸。
咋吃才熱乎?
化淤和溫陽雙管齊下
三九天人們都喜歡吃火鍋,或吃大量肉食來提高自己的御寒能力。其實,這樣做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楊力表示,對于老年人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三九天人體氣血運行緩慢,容易出現(xiàn)淤滯,形成心梗、腦梗等疾病,這類人要在溫陽的同時注意化淤,因此不能吃太多高膽固醇食物,同時要適當多吃些蘿卜、山楂等。為了避免血液濃縮,每天晚上睡前和早起之后要喝一杯溫開水。
對于其他人來說,溫陽是當前最重要的飲食原則,狗肉、羊肉、雞肉都是很好的選擇,對于緩解三九天老人因腎陽虛導(dǎo)致的怕冷、體溫低、手腳涼、脈弱無力等癥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王彤建議,三九天若感覺四肢無力、易疲乏、出虛汗,要當心氣虛,可以適當吃點栗子、牛肉、海參、蝦米、黑棗、核桃等食物;三九天若感覺面色枯黃、經(jīng)常頭暈眼花、失眠,要當心血虛,可以適當吃點阿膠、桂圓、當歸、熟地等來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