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明富
近幾年,高考全國卷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考查主要選用的都是非連續(xù)性文本,一般包含三四則材料,涉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所說的三類文本(社會交往類、新聞傳媒類、知識性讀物類),比如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Ⅲ選用的就是新聞傳媒類中的訪談類文本。這類題的題型設置比較固定,即兩道客觀題,一道主觀題;主觀題賦分較多,試題區(qū)分度大,備考價值非同尋常,值得同學們引起重視。因此,本期我們就以高考真題為例,遵循試題由易到難的梯度,循序漸進地指導同學們進行相關的閱讀訓練。
初級水平
真題重現 >>
(2019年全國卷Ⅰ)6.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6分)
(2020年全國卷Ⅰ)6.我國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與抗擊疫情有什么關系?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這兩道試題都是要求考生把握文本中有關對象之間的關系,實質上它們都內含因果關系,只是題干表述直接與不直接的差異。從試題考查文本的區(qū)間大小看,它們都是考查局部的文字閱讀。從試題考查的關鍵能力看,主要考查的是篩選能力,對文字整合能力的要求較低。作答這類試題的主要方法是依據題干指令快速劃定閱讀重點區(qū)域。
如2019年全國卷Ⅰ第6題所指向的閱讀重點區(qū)域是: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個島國,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氣候濕熱多雨。毛里求斯擬修復的檔案文件,形成于18世紀,文件紙張為破布漿機制紙,字跡材料為酸性煙黑墨水,雙面手寫。以手感鑒別,柔韌性極差,幾乎一觸即碎。通過測試數據可知,文件紙張嚴重酸化。
從這不足120字的幾句話中,篩選出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難度并不大。文中的三句話就說明了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句話是說毛里求斯的“氣候濕熱多雨”;第二句話是說檔案文件“形成于18世紀”“字跡材料為酸性煙黑墨水,雙面手寫”;第三句話是說“紙張嚴重酸化”。其中,“字跡材料為酸性煙黑墨水,雙面手寫”和“紙張嚴重酸化”可整合在一起??忌鷰缀跽浽淖鞔鸺纯?。
參考答案:①檔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遠;②檔案文件的紙張嚴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氣候濕熱多雨,不利于檔案文件的保存。
我們再來看2020年全國卷Ⅰ的第6題,該題目所指向的閱讀區(qū)域是: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傳統(tǒng)基建投資邊際效益下降和產業(yè)滲透率下降的挑戰(zhàn),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沖疫情影響、優(yōu)化投資結構、刺激經濟增長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間線上需求的集中爆發(fā),展現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帶動社會經濟整體發(fā)展的潛力,客觀上也打開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
中國出臺經濟扶持計劃,以幫助國家擺脫疫情引發(fā)的危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這一金額看上去是天文數字,但以中國的標準而言不足為奇,這表現出的更多是審慎??紤]到至少最近一年經濟形勢和疫情的不確定性,中國政府沒有匆忙將資金注入經濟。
該題在有效區(qū)域的確定上,難度高于2019年全國卷Ⅰ的第6題,并且題干和材料在涉及同一概念時,在表述上也有差異。如對于題干中“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這一概念,文本中或是說“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或是說“經濟扶持計劃”,這就是答題的障礙所在。但該題的綜合難度不大,因為題干中的“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和“抗擊疫情”具有很強的提示作用。本題答案的形成仍主要依賴于摘錄原文(參見文中畫線的句子)和統(tǒng)一概念。
參考答案:①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對沖疫情影響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間線上需求的集中爆發(fā),客觀上打開了我國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國重點投資支持新基建,是針對最近一年經濟形勢和疫情不確定性的審慎選擇。
中級水平
真題重現 >>
(2020年全國卷Ⅱ)6.貴州省江口縣與云南省民族地區(qū)的精準扶貧工作內容有哪些共通之處?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6分)
(2020年全國卷Ⅲ)6.鐘紅明是如何做到在對談中引發(fā)對話并將話題引向深入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這兩道題也是考查對文本中有關對象關系的把握,但是難度明顯增大。原因是:對象范圍擴大,或是兩個不同地區(qū)的比較,或是系列問題之間的觀照;答題思維的不斷變化,前者要求以對比思維觀照兩則閱讀材料,后者則要求以遞進思維觀照訪談設問的技術性;更多地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語言去組織答案。
我們先來看2020年全國卷Ⅱ第6題所涉及的相關閱讀區(qū)域:
材料三:
貴州省江口縣通過發(fā)掘本地資源與特色文化,尋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高水平保護,探索了一條利于形成脫貧長效機制的新路。江口縣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申遺為契機,創(chuàng)建區(qū)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梵凈山地理標識。梵凈山周邊的自然村落風景優(yōu)美,少數民族居多,這里保留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因此江口縣引進多家旅游企業(yè),創(chuàng)建景區(qū)、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和鄉(xiāng)村旅游示范點,形成了旅游產業(yè)群。另一方面,江口縣發(fā)展規(guī)?;鷳B(tài)農業(yè),重點扶持生態(tài)茶和冷水魚等項目。江口縣引進了專業(yè)的企業(yè),由企業(yè)負責研發(fā)、技術指導、標準認證、茶葉深加工和市場開拓,同時在景區(qū)周邊山區(qū)開發(fā)茶園,實現“茶旅”互動,促進產業(yè)發(fā)展良性循環(huán)。
材料四:
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國際公認的世界茶樹原產地之一。發(fā)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脈的瀾滄江在云南省境內長達1200多公里,這條大河流經云南兩岸的山區(qū)正是云南茶葉的主產區(qū),這里擁有成片的古茶園,其中不乏樹齡在數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樹。居住在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數民族世代以茶為生,創(chuàng)造出了燦爛豐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來,云南省把茶產業(yè)作為重點產業(yè)來抓,對以普洱茶為代表的茶產業(yè)引導扶持,將其視為促進農村脫貧攻堅、茶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在政策扶持方面,重點茶產區(qū)各級政府對茶產業(yè)發(fā)展給予政策傾斜,各級財政加大對茶產業(yè)的投入扶持力度,重點打造區(qū)域品牌,做大做強普洱茶、滇紅茶、滇綠茶三個品牌。與此同時,為解決云南茶葉銷路不暢、困擾茶農與消費者的賣難買難問題,云南從省里到市、縣都在努力搭建多種銷售平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助力茶產業(yè)成長壯大。
從材料三可知,貴州江口縣精準扶貧的工作重點在于“尋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高水平保護”,其中“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體現在其利用自身資源優(yōu)勢,形成了旅游產業(yè)群,并發(fā)展規(guī)模化生態(tài)農業(yè),實現了“茶旅”互動,促進了產業(yè)發(fā)展良性循環(huán)。“生態(tài)環(huán)境高水平保護”則是以梵凈山申遺為契機,創(chuàng)建區(qū)域品牌,打造了民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梵凈山地理標識。由此,我們再以貴州為標準。觀照云南,可發(fā)現它們在扶貧工作內容上所共通的地方。
參考答案:①兼顧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實施綠色扶貧的戰(zhàn)略;②利用當地資源打造區(qū)域品牌,然后以區(qū)域品牌推動重點產業(yè)發(fā)展,實現產業(yè)扶貧。
這道試題具有很強的學理意義,它要求考生先基于材料三建構出一定的結論(標準),然后依據所得出的結論(標準)去分析材料四中的云南模式,得出新的結論,這是批判性思維的充分體現。
再看2020年全國卷Ⅲ第6題,該題所涉及的相關閱讀區(qū)域是:
鐘紅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波及眾多國家與人群的、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寫道,你“突然理解了戰(zhàn)爭年代棄文從戎的文人”,是什么讓你決定寫一部關于鐘南山的長篇非虛構作品?
……
鐘紅明:這部作品有六個章節(jié),你寫了鐘南山過往的大量經歷,他的父親母親,他的婚姻愛情,他在英國留學,他在“非典”中的經歷……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寫出一個人的脈絡和土壤嗎?
……
鐘紅明:如果從《鐘南山:蒼生在上》概括出幾個關鍵詞,就是——“時間與空間”“淚水”“挫折”“敢醫(yī)敢言”“記憶”。你在后記里說:“他也將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為什么你會用“時代的記憶”來概括鐘南山?
……
鐘紅明:現在有些人避用“報告文學”而用“非虛構”,我個人覺得,背后是一種文學觀的差異。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無論是人文地理類的,還是虛構類的長篇小說,你都進行了大量的實地采訪,甚至到國外進行追蹤采訪……為何會經常采用這樣“費力”的寫作方式?
這里涉及對訪談設問的理解與分析。首先,對于鐘紅明的四個問題,我們最好采取結構化閱讀的方式,即從問題的類屬去判斷:第一組問題是“是什么”,屬于創(chuàng)作的動機;第二組問題是“出于什么考量”,屬于選擇傳記這一創(chuàng)作形態(tài)的動機;第三組問題是“為什么”,屬于選擇寫作重點內容的動機;第四組問題是“為何會經常采用這樣‘費力的寫作方式”,屬于選擇寫作方式的動機。從這里可以看出,鐘紅明的設問主要關注作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由宏觀到具體,設問具有序列性。
然后,從鐘紅明用以引出問題的內容來看(參見文中畫線的句子),有兩點需要我們關注:一是鐘紅明對作家非常熟悉,如第一、四問;二是鐘紅明對作家的作品《鐘南山:蒼生在上》比較了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作品的主要特點,如第二、三問。
參考答案:①有比較充分的準備,熟悉對方的寫作,作為責編,尤其要熟悉作品《鐘南山:蒼生在上》;②重視對方的觀點,提問時采用對方文章中的說法來引出話題,營造對話氛圍;③逐步深入地提問,從寫作動機問起,問到寫作方式和具體內容,最后問到對方的文學觀。
高級水平
真題重現 >>
(2019年全國卷Ⅲ)6.單車獵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說法的根據。(6分)
這道題的題干已經給出了一個基本結論:“單車獵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然后要求考生分析結論成立的根據,其難度系數比前兩類題型都要高。作答這一類型的題目,可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學會審題。說“單車獵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首先我們就要知道判斷是否是“志愿者”的標準是什么,“‘新型志愿者”又有怎樣的特征?這往往是很多考生所缺乏的思考模式,因為他們還沒有養(yǎng)成依據標準,判斷(分析概括)對象的思維習慣。
第二步,根據審題的信息去觀照文本,找出判斷“志愿者”的標準和對象人物的表現。由該題的材料二(略)我們可知:“志愿服務是一種利他行為,是以不求物質回報為前提地為他人、社會團體或某項事業(yè),乃至為整個社會提供援助?!边@就是“志愿者”的標準,其中有三個基本點:利他,不求回報,為對象提供援助。滿足這些基本條件者自然就是“志愿者”。然后我們再來發(fā)現材料中所提到的對象人物——“單車獵人”的表現(參考下文中畫線的句子):
隨著舉報反饋機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現出一群單車獵人。他們是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在業(yè)余時間他們也會尋找并拍照舉報那些破壞共享單車正常使用秩序的行為,并將違規(guī)使用的單車搬到公共區(qū)域停放以維護共享秩序,他們將此稱為“打獵”。在自發(fā)參與共享單車秩序維護的過程中,單車獵人的這一行為也逐漸體現出在消費社會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參與社會治理的特點。作為消費者的單車獵人也逐漸體現出一定的公民意識,他們參與治理并形成網絡時代促進共享單車健康發(fā)展的新力量。
單車獵人利用業(yè)余時間,自發(fā)參與,顯然是不求回報的;他們的行為為共享單車的管理者提供了管理上的便利或援助;他們的行為體現出在消費社會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參與社會治理的特點,具有利他性。所以單車獵人這一新生力量就是“‘新型的志愿者”。
參考答案:①單車獵人和志愿者的行為都是一種不求物質回報的利他行為,彰顯了“推動人類發(fā)展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價值;②二者的行為均屬于社會參與,體現了一種公民意識;③“新型”體現在,單車獵人屬于單車的消費者,他們是網絡時代促進共享單車健康發(fā)展的新力量,“打獵”的行為實際上是幫助公司維護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