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盼望著,盼望著,年的腳步近了。
春寒料峭,春節(jié)來到。天氣仍是寒冷,但人們的臉上掛著喜洋洋的笑容,心里暖暖的?;赝冗^的十幾個春節(jié),我最喜歡的還是小時候在村里和親戚朋友一起過大年。
進入臘八,年味兒便在蘇北小鎮(zhèn)上彌漫開來。
家家戶戶響起剁餃子餡兒的聲音,街道上的小販拉著長腔大聲吆喝著:“來看一看瞧一瞧了!……”置辦年貨的大人們喜笑顏開,見了面互相道一聲“新年好”,問一句“家里年貨辦齊了沒”;小孩子們跑著扔摔炮,鞭炮“噼里啪啦”,孩子們嘻嘻哈哈……
一大清早,睡眼蒙眬中看到爸爸媽媽給姥姥拜年?!皨?,新年快樂!”爸爸媽媽一起給姥姥下跪,磕頭。姥姥笑得合不攏嘴:“好孩子,快起來?!毖垌镆绯雒髅牡拇汗?。起床后,我也學(xué)著爸爸媽媽的樣子,給姥姥磕頭,收到姥姥給的壓歲錢,心里美滋滋的。
大年初一要拜大年,這是習(xí)俗。拿走爸媽放在床頭的紅包,吃了湯圓,又吃了甜糕——把嘴吃甜了,就能說出吉祥話。我背上空書包,先到啞巴阿叔家拜年。
阿叔家有極好吃的花生糖,若是能從他家要來一顆花生糖,可夠在玩伴中炫耀一陣了?!鞍⑹?,恭喜發(fā)財!”我滿腦子想的都是糖,卻聽到阿叔“啊啊”的呵斥,他指著我的手勢一臉慍色——我將作揖做成了雙手合十狀(這是祭奠先祖時的姿勢)。我拔腿便跑,尋找下一個目標(biāo)。
鎮(zhèn)北有位教書先生,是父親的老師,哪怕在新年,他也從不露出笑容。父親讓我去老先生家拜年。我有些膽怯地提著禮品前行,到了老先生家,怯生生地放下禮品,給老先生拜年。老先生并不多言,給我一個紅包,隨手抓了一把花生糖放在我的口袋里?;厝サ穆飞?,我被大紅色的舞獅吸引,便跟著舞獅隊走遍了鎮(zhèn)南鎮(zhèn)北的各戶人家。
傍晚,爸爸耳后別著一根煙回來了。全家人圍坐在桌前,聽爸爸講拜年途中的見聞:誰家新建了三間大瓦房,誰家的兒子結(jié)婚了,誰家的女兒今年回來了……忽聽媽媽大叫一聲:“我吃到糖餃子了!”全家人都大笑起來。我著急了,連忙找福餃子。聽到姥姥“哎喲”一聲,原來硬幣硌到了姥姥的牙齒——夾有硬幣的福餃子被姥姥吃到了。
晚飯后,全家人坐在屋里看春晚,柔和的月光探進窗欞,微風(fēng)吹拂著窗紗。窗外鞭炮驟響,五彩的煙花照亮了夜空,溫馨的年味兒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綻放。
曾有人說,中國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我卻不這么認為。瞧,祖輩的年味兒在兒孫的團聚和如約而至的春晚里,父輩的年味兒在置辦年貨走親訪友中,小孩子的年味兒在飽含祝福的紅包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里。中國的年味兒要細細地品,它的背后是“乃瞻衡宇,載欣載奔”的歸家心切,是“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的歡騰熱鬧,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文化傳承。中國的年味兒跟隨時代的步伐,換了種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中傳遞。
(指導(dǎo)老師 趙桂珠)
簡 評
農(nóng)村的年最有年味兒,這些年味兒藏在絢爛的煙花、真誠的祝福、甜蜜的糖果里,藏在磕頭拜年、作揖行禮、吃福餃子等習(xí)俗里。文章選取了過年的諸多方面,看似很散,但以時間為序,有一條線索將其穿了起來,散而不亂。清早家中磕頭,白天去長輩家拜大年,晚上家人團聚,其間有視覺盛宴——欣賞舞獅表演,有味蕾享受——吃花生糖,也有險些被揍的小驚嚇……內(nèi)容豐富,猶如一幅幅風(fēng)俗畫。結(jié)尾收束全文,點題有深度。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