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美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老師應該是課堂的引領者和點撥者,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講究師生平等對話。而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創(chuàng)設出符合時代特色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而“以導帶練”策略下“三探式”教學模式中可以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最大化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語文;以導帶練;三探式教學模式;閱讀能力提升
引言:新時期教育教學改革明確規(guī)定:語文學科教學要更多關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空間,讓學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時,實現(xiàn)素養(yǎng)的實現(xiàn)。在當前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尤其是在“雙減”政策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再是“滿堂灌”,而是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為進一步促進新課改的實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本文就以目前統(tǒng)編版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所運用的“三探式”教學模式為基礎,對以導帶練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進行研究,希望能夠以后對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教學上的思路和參考。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當下有三個突出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課堂教學的轉(zhuǎn)型。一是“講得多”,在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中,以講定學。二是“問得碎”。教師一概都“問”,肢解教材內(nèi)容,把完整的學習內(nèi)容和過程分解成一個個很小的問題串講設問。三是“控得緊”。課堂上,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上不肯放手,注重核心知識的把握,以講解代替探究,表現(xiàn)出“強烈地控制學生、控制局面、控制課堂的傾向”。
還有部分老師僅僅在課堂中僅僅就課本而教,并未涉及到一些課外知識和思維拓展,而老師們也僅僅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以成績好壞來判定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殊不知“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課本僅僅是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通過書本,習得有法,舉一反三,運用到平時的課外閱讀中,從而豐富其語文知識,提升閱讀技巧,從而使他們的閱讀能力獲得全方位的提升。
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依舊存在著“重讀輕練”的現(xiàn)象?!爸刈x輕練”就是說老師們依舊在課堂上的“侃侃而談”,輕視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教學方式單一。且部分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注重鍛煉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們在課堂中反復朗讀,表達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注重“說”和“讀”,至于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能力不能扎實地落在筆頭上,教學目標不能有效落實,教師在課堂上并沒有將兩者的訓練相互融合起來,而是將閱讀與訓練分割開來,其教學取得的成效必然微乎其微,教學效率低下。我們一定要擯棄之前重讀輕練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要將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讓學生能“讀”,能“寫”,能合作探究,能自主學習,從而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二、以導帶練策略下“三探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三探式教學模式主要分為“自學初探”、“合作共探”和“應用再探”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傳統(tǒng)以老師為主導地位的語文教學模式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不僅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要培養(yǎng)他們會學習,發(fā)現(xiàn)真知的能力。
“自學初探”,是采用適當?shù)姆绞剑贾妙A習學習任務,或“導查”、或“導覽”、或“導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主動性,并在學習后能提出問題或有所得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學初探環(huán)節(jié)需要先讓學生主動學習,搜集資料,把握文本創(chuàng)作背景;整體感知,把握文本內(nèi)容特定思路,否則不能在后面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寫作意圖?!昂献鞴蔡健?,是課堂教學中突破重難點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它重在“導讀”、“導思”、“導研”和“導辯”。在組織形式上,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中的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共探,可以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斑\用再探”,是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而精心設計的課堂拓展和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導法”“導用”和“導延”。學生通過運用再探環(huán)節(jié),把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引導回顧,總結技巧,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寫作方法,或群文并讀,實現(xiàn)一篇帶多篇,深化和鞏固對舊知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結合“以導帶練”策略下“三探式”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具體教學方法設計大致可分為以下內(nèi)容:
1.自學初探,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拓寬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zhì)量。在教師開始語文閱讀教學之前,首先精心設計一些自學題目,讓學生們自行閱讀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之時,展開充分的閱讀練習,使其自主解決基礎知識,找尋文中不理解之處,發(fā)現(xiàn)優(yōu)美詞句或作者寫作的技巧與方式,為課堂中的深度學習做好堅實的鋪墊,同時鍛煉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從而強化他們才是學生之主人的教育理念,無形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舉個例子,在教學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時,教師可設計一些自學題目讓學生提前預習,如了解作者梁曉聲,出示一些生字詞先自主認讀,再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標出小標題等等,這些預習案的設計,能充分為文本的正式學習掃除了基礎障礙,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合作共探,培養(yǎng)提升語言建構和解讀文本能力
合作學習,在當前小學教學中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當今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在授課之時,學生已初步解決“自學初探”的內(nèi)容,了解文章的總體結構,梳理文章的整體脈絡,并且從中挖掘出文章的編寫意圖,進而通過語言建構,讓學生們在“合作共探”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升其語言建構和解讀文本的能力。
例如:在統(tǒng)編版五年級下冊的文言文《楊氏之子》一文學習中,老師設計了這樣的“合作共探”環(huán)節(jié),一起尋找幽默之源:
(1)誰來說說楊氏之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哪句話點明了此特點。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楊氏之子的機智、聰慧?
(3)楊氏子的話語到底幽默在哪?我們來看看這幾句話。課件出示:
①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君此言差矣!
②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此非吾家果!
③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孔雀定是夫子家禽!
聽完楊氏子的回答,孔君平會做何想?
通過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對比理解到,楊氏之子的幽默之源。
3.應用再探,延伸拓展,學以致用
當前小學語文老師們的教學目標之一要讓學生們能夠主動地進行讀寫練習,激發(fā)學生有
寫作的意愿。在“三探式”教學模式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應用再探”,就是讓學生用本課學過的方法,學以致用,進而延伸拓展到平時的語文學習中。在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的《搭船的鳥》一文教學中,當教學步入尾聲時,老師就可以根據(jù)本文作者活靈活現(xiàn)的翠鳥描寫,引導學生明白對于事物的觀察不僅僅是依靠眼睛,還可以靠更多的感官去感受,用心去思考。并且可以讓學生對我們?nèi)粘I钪?,所常見的橘子進行觀察,利用眼睛、鼻子、舌頭和手等器官去觀察并感受橘子的特點,并且將自己的感受進行寫作,以此來在課文中經(jīng)過閱讀所獲取的寫作技巧進行實踐應用,舉一反三。
閱讀和寫作密不可分,讀和寫兩者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教學效率大大提升,也能讓
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隨著新課標對于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要讓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進一步提高和鞏固,小學語文教師就不能再僅限于語文課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需要適時地給學生推薦課程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籍,在“運用再探”環(huán)節(jié)中進行拓展延伸,讓他們在更多的文章閱讀中查漏補缺,獲取更多在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更多的閱讀技巧,進而在閱讀和理解新的文章過程中,拓展知識面,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的綜合能力。
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一課學習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去選擇閱讀原著的《魯濱遜漂流記》,也可以讓他們查找一些關于魯濱遜漂流記或魯濱遜此人物的相關評價的書籍、圖片以及視頻之類的材料,或者以一篇代多篇,對這篇文章的人物和細節(jié)做出進一步的了解,并且鼓勵學生對于這些書籍材料的觀后感進行寫作,以此讓學生們不僅限于課文中的節(jié)選,而是擴大到更多的方面,對這篇著作進行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
結束語:根據(jù)本文所述內(nèi)容我們可以得出,在當前“雙減”政策之下,為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教師不敢隨意給學生布置更多的課外作業(yè)。在如此背景下,更要求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要精講多練,做到讀練結合,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以導帶練”策略下的“三探式”教學模式,轉(zhuǎn)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結合當前教育形勢和學生實際狀況展開相應的調(diào)整和創(chuàng)新,以此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中,從而讓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文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J].當代家庭教育,2021(31):139-140.
[3]原婷婷.小學語文如何提升高段學生的閱讀能力[N].科學導報,2021-10-19(B03).
[4]張玉.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82):43-45.
[5]汪雅博.提升學生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舉措[J].知識文庫,2021(19):43-45.
[6]熊翠蘭,熊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123-124.
[7]特列吾別克·熱依扎別克.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J].新課程,2021(32):177.
注:本文系廣東省中山市教育科研課題2020年度一般項目“小學語文中高年級‘以導帶練’提升閱讀能力的研究”(B20200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