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絡病理論”論治胸痹心痛探析*

2021-03-28 13:22:27樸美虹田豐銘王小菊齊夢欣胡國恒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21年11期
關鍵詞:絡脈心痛胸痹

樸美虹 袁 華 田豐銘 王小菊 齊夢欣 陳 亞 胡國恒△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2.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007)

胸痹之名[1]最早可見于《黃帝內經(jīng)》,和肺系病證相關,如《靈樞·本臟》曰“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后東漢·張仲景明確提出了“胸痹”病名,并設專篇討論,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shù)”,將胸痹的范圍由肺系病證擴大到心系病證。后歷代醫(yī)家不斷完善,使胸痹的內涵進一步豐富,胸痹之病逐漸擴展成為包括心、肺、胸壁、咽喉、食道、胃等多種以胸部不適為主癥的疾病。考慮到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中,胸悶胸痛患者以冠心病為最常見,且病情較重,為明確概念,本文所述之胸痹心痛,專指經(jīng)現(xiàn)代醫(yī)學檢查手段明確診斷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一種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fā)的心臟疾病[2],臨床上以胸部疼痛感為主要表現(xiàn)。其發(fā)病率高,發(fā)病人群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并有逐步年輕化的趨勢,是位居全球第1位的死亡原因,且隨老齡化的程度加劇,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3]。現(xiàn)階段西醫(yī)治療仍不能完全緩解部分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且在治未病領域仍有不足。因此,及早中醫(yī)藥干預,對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進展和有效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而絡病作為中醫(y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治療多種疑難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4]。筆者團隊臨床多從“絡病理論”論治胸痹心痛,且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將團隊基于“絡病理論”論治胸痹心痛的經(jīng)驗探析如下。

1 從絡探因,闡明病機

絡脈是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絡”的相關概念最早可見于《靈樞·脈度》“經(jīng)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此處的“絡”即指絡脈,是從經(jīng)脈支橫別出、逐層細化、遍布全身的網(wǎng)絡,具有滲濡灌注筋骨關節(jié)、溝通表里經(jīng)脈、貫通營衛(wèi)、參與津血互滲互化等作用[4]。絡脈分為陽絡、陰絡兩種。陽絡主要走行于體表,“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靈樞·經(jīng)脈》),具有濡養(yǎng)護衛(wèi)肌表的作用。陰絡為“臟腑隸下之絡”(《臨證指南醫(yī)案·便血》),主要走行于臟腑中,具有濡養(yǎng)相關臟腑、調整臟腑陰陽平衡的作用,根據(jù)陰絡所在臟腑,又可分為心絡、肝絡、脾絡等,并與其功能密切相關。絡脈中氣血流速較緩,呈面性彌散,結合其走行特點,具有易“虛”、易“滯”、易“瘀”的特點,絡病多由此生。我們認為,胸痹心痛的發(fā)生與心絡之病變密切相關,其病機與絡脈特點相契合,從“絡”論治或有奇效。

1.1 心絡為病,易“虛”易“瘀” 胸痹心痛多由外感(如風、寒邪等)或內傷(飲食、勞倦、情志等),使得機體氣血失調,心之脈絡阻滯,心失所養(yǎng)所致,其病位在心絡。心之臟由心之絡所濡養(yǎng),助心臟行主血脈、主神明之功,當人體外感或內傷病邪時,機體氣血失調,絡脈亦受其影響。葉天士《臨證醫(yī)案指南·諸痛》曾提到“痛為脈絡中氣血不和……絡中氣血,虛實寒熱,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故當絡脈氣血不足時,心失于濡養(yǎng)而痛,即“不榮則痛”;當絡脈氣血瘀滯時,絡脈不通而痛,即“不通則痛”,且絡脈氣血不通,心亦失于濡養(yǎng),發(fā)為胸痹心痛之疾。

筆者認為,心絡之病變是胸痹心痛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心絡之“虛”“瘀”是其主要病變,尤以心絡之氣虛為主,并貫穿于病程始終?!杜R證醫(yī)案指南·脅痛》云“經(jīng)主氣,絡主血”,絡脈易“虛”、易“瘀”,虛即絡脈血無以生,瘀即絡脈血行瘀滯,這兩種病理變化均與絡之氣虛關系密切?!镀諠健し矫}總論》提到“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氣能生血,為血之帥,氣虛則生血乏源故心絡虛,亦無以推動血行故心絡瘀。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提到“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強調了氣在氣血關系中的主導地位?!督饏T懸解》云“胸痹、心痛之病,濁音逆犯清陽,責在肝腎之陰盛,心肺之陽虛,而其原,總由于中氣之敗”,強調氣虛在胸痹心痛中的作用,氣虛則百病皆生。故筆者認為,心絡之氣虛是胸痹心痛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由氣虛生血瘀,絡脈氣血失調,心絡拘攣不暢,更可招致他邪侵犯心絡,加重心絡之病變,使心失濡養(yǎng),發(fā)為本病。

1.2 心絡為病,易受邪擾 絡脈從經(jīng)脈支橫別出,遍布全身,形成聯(lián)絡臟腑百骸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其分為在表之陽絡和臟腑之陰絡。《醫(yī)門法律·絡脈論》提到“然風寒六淫外邪,無形易入,絡脈不能禁止,而盛則入于經(jīng)矣”。外邪侵襲人體,首犯陽絡,后傳經(jīng)脈,再入臟腑陰絡。絡脈“虛”“瘀”者,氣血運行不暢,難抵擋外邪侵入,故易中于陰絡,使臟腑為病。心屬陽中之陽,為火臟,而寒邪屬陰,最易傷陽氣,故心之絡脈易受寒邪所傷。寒邪外襲,犯至陰絡,致心絡拘攣收引,氣血不暢甚則閉塞,發(fā)為胸痹心痛。這亦與本病多在冬季發(fā)作的流行病學特點相符合。

絡脈具有“易入難出”“易積成形”的特點[4]。當心絡“虛”“瘀”時,絡脈欠暢,氣血津液運行受阻,易釀邪生,或留邪在絡。氣有氣化之功,即在氣的作用下,氣血津液互相轉化,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然當心絡氣虛時,氣的氣化作用受阻,可使津液留聚變生為痰濕之邪?!稄堩睬噌t(yī)案》中提道:“邪既入絡,易入難出,勢不能脫然無累”。又心絡“虛”“瘀”,氣血運行本不暢達,故邪氣更易阻于局部,使心絡閉塞,發(fā)為本病。

此外,我們認為,人為一個有機整體,胸痹心痛雖表現(xiàn)為心絡一處之“虛”“瘀”,但全身之氣血陰陽必受影響,只是心絡處病邪最盛而已。故臨證亦常見疼痛牽引至肩臂、項背等部位,或可見氣促、嘔吐、脅痛、腹?jié)M等他臟之候[5]。

2 通補心絡,引藥入心

根據(jù)絡脈易“虛”、易“瘀”的特點,葉天士提出“絡以通補最宜”,被后世醫(yī)家尊為治絡總則?;诖耍覀兲岢鲂乇孕耐炊嘭熤谛慕j之“虛”與“瘀”,治以通補心絡為法則,以益氣活血為主,側重益氣之法,使絡充且通,佐以適量行氣通絡之風藥,如辛味藥、蟲類藥等以助心絡之通暢、氣血之運行,同時注重選用入心經(jīng)之藥,引藥性入心之經(jīng)絡,使藥性直入受邪之地,隨證加減,靈活用藥。

2.1 益氣活血,重在益氣 心主血脈,為“血液循環(huán)之樞機”(《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而心絡布散于心中,維持心與他臟及外在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助其職能的行使,當心與其絡受邪,其主血脈之職亦受影響,血行受阻,另“絡主血”,因此心絡之病變最易伴隨血瘀之證。而血瘀與氣虛密切相關,所謂血瘀即血液留滯與某處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血能載氣”,血瘀則該處氣失依附,氣虛由生?;虿⌒扒忠u機體,致正氣受損,心絡氣虛,氣虛則血行無力,血瘀由生。氣血二者相互影響,故心絡受邪處氣愈虛,血愈瘀。故臨床診治胸痹心痛患者,以通補心絡為主,以益氣活血為法,活血使絡中瘀滯得散,益氣使絡中氣充,血行得暢,防瘀于未然,心絡氣血調和,疼痛自消。故臨證常重用益氣活血之品,如黃芪、紅參、白參、黨參等益氣之品,以大補元氣,氣行則血行,氣充則血運有力,以補法通一身之絡;又如桃仁、紅花、當歸、川芎、丹參、赤芍、紅景天等活血之品,以活血化瘀,祛除血瘀這一首要病理產(chǎn)物,使絡通則血行通暢,氣血調和,心得濡養(yǎng)。在益氣活血之品中,尤重益氣藥的應用,常用較大劑量益氣藥,如黃芪可用至30~35 g,黨參可用至15~20 g,然藥物的具體用法用量仍需根據(jù)患者病證予以調整。如在益氣藥的使用上,若患者伴有肺脾氣虛的表現(xiàn),常予“補氣之圣藥”黃芪;若患者年老體衰,伴有陽虛的表現(xiàn),常予紅參以益氣溫陽;若患者氣虛伴見血虛的表現(xiàn),常予以黨參以益氣養(yǎng)血,再根據(jù)患者虛實情況調整用藥劑量。

2.2 善用風藥,通達絡脈 胸痹心痛患者在絡脈“虛”“瘀”的基礎上,常合并多種病理因素,如氣滯、痰濁、寒凝等,故臨證常需合用具有善行通絡之品。風藥現(xiàn)多指一類具有風屬性的藥物,包括祛風解表藥、平肝息風藥、搜風通絡藥等,臨證時運用此類藥物如辛味藥或蟲類藥等可助祛病邪、通心絡。辛具有“能行能散”的特點,心絡易“虛”易“瘀”,而“絡以辛為泄”,故佐以辛味藥可助心絡氣血運行,使絡脈通達,如檀香、延胡索、烏藥、砂仁、薤白等。蟲類藥走竄之力較強,可捜剔絡中諸邪,尤對久痛而病邪積久難除的患者療效顯著,如全蝎、地龍、烏梢蛇、僵蠶等。然“絡主血,藥不宜剛”(《臨證醫(yī)案指南·痰飲》),故用蟲類藥物時,用量應謹慎,且需根據(jù)患者正氣、邪氣之盛衰、病邪之久暫而靈活調整。

2.3 引藥入心,直達病所 《醫(yī)學讀書記》云“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胸痹心痛病位在心,與心絡之“虛”“瘀”,密切相關,故用入心經(jīng)之品,將藥性引入心中,直達病處,往往療效更佳,如當歸、丹參、川芎、檀香、薤白、乳香、夜交藤等歸心經(jīng)之藥。此類藥亦具有補血、行氣等功效,然相比其他同功效之藥而言,其更擅補心之氣血、通心之經(jīng)絡,可使藥性直中病所。

3 從絡立方——益氣活血方

3.1 組方思路 筆者認為胸痹心痛以心絡之“虛”“瘀”為本,主張治療以益氣活血為主,側重益氣之法,并根據(jù)團隊多年臨證經(jīng)驗,創(chuàng)立益氣活血方為治療該病基本方。該方由黃芪、當歸、丹參、川芎4味藥組成。方中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jīng),《本經(jīng)疏證》謂其“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內補中氣……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營衛(wèi)之氣,故凡營衛(wèi)間阻滯,無不盡通,所謂源清流自潔也”,可大補元氣,疏通營衛(wèi)氣血,為君藥。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jīng),《主治秘訣》謂其“其用有三:心經(jīng)本藥一也,和血二也……當歸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大明本草》謂其可“破惡血,養(yǎng)新血”,《本草正》謂其“專能補血……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丹參性微寒,味苦,歸心、肝經(jīng),有“功同四物”之說,《本草綱目》謂其“活血,通心包絡”,二者均善入心之絡脈,合用助君藥之藥性,養(yǎng)血活血,滋榮絡脈,共為臣藥。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經(jīng),《本草正義》謂其“功用專在氣分……走而不守”,善行心絡之氣血,活血通絡,為佐藥。此外,方中黃芪與當歸合用,取當歸補血湯補氣生血之意;當歸與川芎合用,取四物湯養(yǎng)血補血之意,且二者同為“血中氣藥”,可使補而不滯。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養(yǎng)血通絡之功。

3.2 現(xiàn)代研究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可能通過調節(jié)能量代謝、氨基酸代謝、抗氧化、脂代謝穩(wěn)態(tài)發(fā)揮心腦血管保護作用;黃芪提取物黃芪甲苷對缺血再灌注心肌、血管緊張素Ⅱ所致心肌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纖維化;提取物黃芪多糖具有抑制心肌肥厚的保護作用[6-8]。當歸的提取物具有抑制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9]。黃芪-當歸藥對能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等,可促進血管新生,從而發(fā)揮心臟保護作用[10]。丹參提取物丹參素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降低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促進心肌血管新生,預防心臟重塑,進而發(fā)揮心肌保護作用,同時其能通過調節(jié)血脂水平、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炎癥反應、擴張冠脈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發(fā)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11-13]。川芎能擴張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冠脈血運,進而減輕心肌缺血損傷,縮小心肌缺血范圍,從而發(fā)揮心肌保護作用;提取物川芎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阻斷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發(fā)揮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同時其還能拮抗鈣離子,進而舒張血管,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提取物阿魏酸能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時,抑制血栓素的釋放,發(fā)揮抗血栓作用,對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14-15]。

實驗研究證實,益氣活血方能改善氣虛血瘀型CHD模型大鼠冠脈血液高凝狀態(tài),減輕心肌細胞損傷[16];同時促進心肌血管新生,增加動脈密度,進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tài)[17-18],從而發(fā)揮損傷心肌保護作用。臨床研究表明,益氣活血方能有效緩解冠心病胸悶、心悸、氣短、乏力等癥狀,減輕心電圖缺血表現(xiàn),改善心功能,對冠心病患者具有較好療效[19-20]。

4 驗案舉隅

患某,女性,56歲,因反復心前區(qū)疼痛5 d余于我處就診?;颊咴V5 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心前區(qū)疼痛,呈間歇性隱痛,每次持續(xù)時間不定,自覺進食后疼痛加重。5 d來未至醫(yī)療機構就診??滔掳Y見:間歇性心前區(qū)隱痛,進食后自覺加重,偶有頭暈,乏力,口干咽燥,時咯黃白色黏痰,以清晨為主,納寐可,二便調。無胸悶氣促、心慌心悸、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適,無肩背部放射痛。舌淡紅,苔薄黃微膩,脈弦細。患者既往有“膽囊炎”病史。查心電圖示:1)竇性心律;2)ST段(Ⅱ、Ⅲ、aVF、V4~V6壓低≤0.05 mV),T波(V3、V4)低壓、雙向改變。中醫(yī)診斷:胸痹心痛,氣虛血瘀兼痰阻證。西醫(yī)診斷: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予以中藥處方14劑,具體用藥如下:黨參15 g,當歸15 g,川芎10 g,丹參15 g,赤芍15 g,桃仁10 g,紅花10 g,瓜蔞皮10 g,薤白10 g,法半夏 10 g,檀香 10 g,砂仁 3 g,青皮 10 g,香附10 g,乳香10 g,麥冬15 g,北沙參15 g,甘草10 g?;颊叻蒙戏胶?,自覺心前區(qū)疼痛程度較前明顯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較前減少,仍有晨起咯少量黃白黏痰。舌淡紅,苔薄黃微膩,脈弦細。繼予前方去青皮,加天冬15 g,14劑。1個月后電話隨訪,患者訴已無明顯心前區(qū)疼痛等癥,納馨,寐安,二便調。

按:患者中老年女性,素體氣陰不足,心絡氣虛推動無力,致絡脈瘀阻,另心絡陰血不足,失于濡養(yǎng),絡脈氣血不和,故見心前區(qū)隱痛;脾絡氣虛則運化失司,痰濁內生,進一步阻礙氣機,故見進食后疼痛加重;肺脾絡脈氣陰不足,燥熱偏盛,故見口干咽燥,咯黃白色黏痰;氣血不足無以上榮清竅,故見頭暈乏力??倢傩乇孕耐粗畾馓撗黾嫣底枳C,故治以益氣活血、養(yǎng)血通絡為法,以益氣活血方為基礎方,改黃芪為黨參以益氣補血;佐以赤芍、桃仁、紅花活血通絡,瓜蔞皮、法半夏、香附理氣化痰,檀香、乳香、薤白、青皮行氣止痛,砂仁醒脾調胃,麥冬、北沙參養(yǎng)陰潤燥;佐使以甘草調和諸藥。方中選用較多入心經(jīng)之藥,引藥性入心之經(jīng)絡,使心絡得充得通,疼痛自消。二診時,患者胸痛較前明顯減輕,示心絡漸通,氣血漸足,然陽氣易復,陰液難生,故仍見晨起咯少量黃白黏痰等陰虛之癥,故去苦溫之青皮,其性烈善破氣,恐其行氣太過反傷心絡,再加天冬與原方中麥冬相須為用,加強滋陰之效。方證對應,故藥后患者諸癥悉除。“痛為脈絡中氣血不和”,胸痹心痛此類以痛為主癥的疾病,從絡認識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并對證治之,往往效果顯著。正如葉天士所云“不知絡脈治法,所謂愈究愈窮”。

5 討 論

胸痹心痛是當今社會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高,各年齡層均有覆蓋。絡病學說是中醫(yī)學理論組成部分,筆者團隊重視絡病學說的運用,認為其與胸痹心痛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诮j病理論和團隊多年臨證經(jīng)驗,筆者認為胸痹心痛的發(fā)生多與心絡易“虛”、易“瘀”、易受邪擾,致心絡不暢、心失濡養(yǎng)有關。臨床診治常以通補心絡為法則,側重于益氣之法,使氣充血行,邪祛絡通,并創(chuàng)立益氣活血方作為治療胸痹心痛之主方。經(jīng)臨床驗證,此法療效較好,對于改善胸痹心痛患者癥狀及遠期預后具有一定臨床意義,值得深入探究。

猜你喜歡
絡脈心痛胸痹
舌下絡脈診法研究?
張艷治療胸痹臨床經(jīng)驗
看小兒絡脈識寶寶病變
活血化瘀法論治胸痹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望“紋”知病,“掌”握小兒健康
心痛不如行動
心理與健康(2017年3期)2017-05-30 10:48:04
結腸絡脈探析
心痛的感覺
少先隊活動(2014年6期)2015-03-18 11:19:33
辨證施護胸痹60例
托克托县| 克东县| 江华| 武定县| 上栗县| 稷山县| 黔西| 茌平县| 台中市| 泰州市| 德安县| 上高县| 瑞金市| 定陶县| 县级市| 灵寿县| 平泉县| 满洲里市| 长泰县| 虎林市| 鸡西市| 托里县| 银川市| 建宁县| 拜城县| 沁阳市| 天峻县| 鹿邑县| 娄底市| 阿拉善盟| 昌都县| 霍山县| 手机| 高安市| 昭平县| 新和县| 浮山县| 平陆县| 肥乡县| 甘泉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