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蘭
梨樹適應性強,在我國從南到北每個省份都有梨樹的栽培。因各地環(huán)境條件不同,梨樹種植的種類各有不同。在長期生產中形成了適應各個主產區(qū)的不同梨樹類型。在河南地區(qū)主要以沙梨系統(tǒng)為主。為了讓果農更好地種植梨樹,筆者總結了建園及早期管理技術。
1建園規(guī)劃
1.1園地選擇
要求土地平整,土層深厚肥沃,土層深度50厘米以上,土壤含鹽量小于0.3%,地下水位在1.8米以下。
1.2依據(jù)整枝模式確定株行距
梨是喜光性果樹,采用寬行窄株模式通風透光好、病蟲少、光能利用率高,果實品質好、產量也高、同時利于機械化操作。依據(jù)整形模式確定株行距如下:(1)主干形(細長圓柱形、細長紡錘形)(1.0 ~1.5)米×(3.5-4)米。(2)Y字形(1.5~2)米×4米。
2梨園整地
將種植地清理干凈,按擬定行距用白灰拉開溝線。在放線的地面上用挖溝機挖出80厘米深、80厘米寬的溝。如果有麥秸稈等,打碎后在80厘米的溝里與土混合好后回填20厘米。如果沒有,直接放土20厘米。然后在上面施腐熟的羊糞等有機肥。一畝地要求施入5噸羊糞+200千克生物菌肥+50千克過磷酸鈣,如果已知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可以同時添加(圖1)。用鉤機將羊糞和土混勻,大約20厘米,然后在上面再覆蓋40厘米的土。放大水將填平的土溝澆一遍,使土壤下沉,以防定植樹苗時苗木下陷。等水干后將地平整覆土。
3品種選擇
如果是采摘園,建議選擇不同熟期的品種。例如早熟的中梨4號、中梨1號;中熟的玉露香、黃金梨;晚熟的紅香酥、秋月。如果是生產園,則選擇2~ 3個品種即可,利于銷售運輸。在交通不便的地區(qū),則選擇耐貯運的中晚熟品種。
4授粉樹配置
梨樹是自交不親和樹種,多數(shù)品種自花不結實。雖然部分品種自花結實,但結實率低,如花期陰雨或有霜凍,結實率更低,影響產量,所以要合理配置授粉品種。授粉樹可按1∶2~4比例配置。授粉樹少時要配置在行內。
5定植時間、方法
梨樹落葉后到第二年發(fā)芽前都可以定植。定植時的要求:(1)最好修剪根系,去掉傷病須根。修剪后用生根粉溶液浸泡一下,促進生根。(2)嫁接口要露出地面5厘米。(3)輕提一下樹苗,使根與土結合緊實。(4)定干時地面以上保留40~50厘米,其余小弱枝剪除。(5)澆透水,使土壤與根系完全結合。(6)地表水干后,覆蓋黑色地膜或者地布,可保墑、增溫、抑制雜草生長(圖2)。
6定植后管理要點
6.1第一年管理
6.1.1主干形整枝栽后40~60厘米定干。5月份選留長勢最強旺的枝為中心干,使其直立生長。其他分枝在長到30厘米時打頂控長,此后重復打頂操作,使營養(yǎng)集中供給中心干,促使中心干當年長到2米左右。當中心主干延長枝的新梢長到30厘米時,需要用竹竿作為支柱確保其直立生長(圖3)。竹竿粗度最好在2.5厘米以上,高度在2.5米以上。隨著中心主干的長高,要連續(xù)綁縛,一般綁2~3次。落葉后一個月進行冬剪。Y字形整枝類似于兩個主干形整枝。
6.1.2肥水管理幼樹第一次施肥一般在苗木定植成活發(fā)芽后、新梢長5厘米時進行,每株施尿素10~15克,可進行穴施(挖坑),距苗干10~20厘米、深10厘米,施肥后用土埋好,澆水。第一年每10~15天施肥一次。7月追施磷鉀肥,以促進枝條成熟;9月底至10月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磷肥施用。幼樹施基肥一般采用環(huán)狀溝深施。
6.1.3病蟲害防治幼樹主要是發(fā)芽后防止金龜子咬食幼葉,后期防治梨木虱。第2~3年開始提前預防梨樹黑星病、黑斑病。
6.2第二年管理
6.2.1整形修剪采用以下方法。
(1)刻芽:發(fā)芽后抹除距地面30厘米以下的萌芽。主干上距頂端30厘米以下、距地面50厘米以上所有芽都刻,下一年可以選留合適的再刻。萌芽前(柳樹吐綠時)進行刻芽。在芽上0.5厘米處用小鋼鋸橫鋸,刻芽深度以達到木質部、拉出白色鋸末為度;刻芽弧度為主干周長的1/2??毯罅⒓赐磕òl(fā)枝素(圖4)。
(2)撐枝:當新梢長15~30厘米、新梢與主干角度小于50°時,采用長6厘米牙簽撐枝,使新梢與主干角度達到60°~80°。注意牙簽要扎進韌皮部,以防刮風掉落(圖5)。
(3)扭枝:一年生枝條在5—6月半木質化時,用手捏住枝條基部5~6厘米處,旋轉180°。扭枝對象為直立旺枝,切不可強枝弱枝一起扭。
6.2.2澆水施肥第2~3年,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是2月中旬發(fā)芽前施入,以氮肥為主,株施尿素50~100克;第二次于5月初施入,氮磷鉀都要有,可每株施尿素100克,過磷酸鈣100克,硫酸鉀50克;第三次7月初施入,每株過磷酸鈣150克;第四次10月初結合施基肥,每株施過磷酸鈣150克。每次施肥后立刻澆水。另需注意,澆透12月份的封凍水,可以預防春季干旱,增強苗木抗寒能力,以利幼苗安全越冬。
6.3第三年管理
第三年春天重復第二年的刻芽和撐枝操作,直至中心干3米高不再進行刻芽處理。此時中心干60厘米以下的一部分臨時分枝可開花結果,上一年刻芽所發(fā)枝條也可形成花芽結果。到秋天基本可以形成中心干上有15~22個分枝的主干形樹形結構。
生長過程中要疏除競爭枝、過密枝條、背上枝、超過中心干粗度1/3的枝、角度過小枝。經(jīng)過3年修剪,基本可實現(xiàn)第二年初花見果、第三年有產量、第四年豐產的目標(圖6)。
致謝: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楊健、薛華柏兩位專家為本文提供了一些精美圖片,特表感謝!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66038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