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軍
今年的冬天感覺很突然,前兩天還是溫陽如春,沒過幾天就來了個大回轉(zhuǎn),氣溫猛不丁掉在了零下好十幾度。喜鵲在光禿禿的樹干嘶叫,波光粼粼的水面結(jié)成了厚冰,單位門口的草坪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枯黃的草葉爬在冰冷的地上。街上行人緊裹身體,前傾疾走,沒有踱步悠閑的,也無駐足聊天的,難見談情說愛的,一切都在快節(jié)奏里。
天寒地凍,農(nóng)村便開始進(jìn)入冬儲時段。近日打開抖音,附近的朋友都在盡情地分享著吃殺豬菜的相關(guān)視頻:有眾人合力磨刀霍霍殺豬血腥場面,有揚(yáng)膊上陣褪毛清洗豁腔開肚的大干情景,有剁肉切菜整鍋大燴的煙蓬霧罩,有唱著“酒瓶瓶高來酒杯杯低,這輩子咋就愛上個你”、喝著先軟胳膊后軟腿的迷你小燒、吃著用肥瘦相宜現(xiàn)肉燴出的剛出鍋的殺豬菜的壯觀場面?,F(xiàn)在能去農(nóng)村吃最時髦的殺豬菜,說明你不是貴客就是親朋,能證明主家和你的關(guān)系是杠杠的。奔上個百十多公里到了殺豬人家,你看到了殺豬、吊洗,看到了屠家割下精選的還冒熱氣的項圈肉,也看到了幫忙婆姨們把肉切好炒進(jìn)鍋里,山藥豆角酸菜燴進(jìn)肉里,但有可能你就沒吃到滿家飄香的殺豬菜。等熱氣騰騰的飯菜出鍋時,你已經(jīng)被盛情的燒酒灌得五迷六道了。所有的人吃完了飯便開始返程之旅,搖搖晃晃拉著主家的手說著感謝的潮話,踉踉蹌蹌提溜著一袋噴香的殺豬菜鉆進(jìn)車?yán)锞突厝チ?。雖然你專程去吃但飯沒入口,可是仍心滿意足,所以說吃殺豬菜吃的是氛圍,喝燒酒喝的是感情,這才是殺豬菜的味道。賈平凹說過:“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
記得小時候家里殺豬那是一件相當(dāng)重要的事情,提前幾天大人們就開始謀劃上了,邀請上至親的幾家人來幫忙和吃飯。那個時間正是人們嘴受饞的時候,上年留的油肉基本甕壇皆空了,大家都是缺油缺肉熬過了好長時間的。前一天就在外面凍土上掏出個灶火支上大鐵鍋,殺豬日天剛蒙蒙亮,大人們就開始挑水抱柴燒火,并跑前忙后準(zhǔn)備著殺豬前后相關(guān)事情。水大冒了,人到齊了,每人抽上根主家遞過的紙煙,便開始行動殺豬。眾人將豬趕到偏角圪嶗,合力將豬圍住,力氣大的便繞到豬的后面,猛地拽住豬的尾巴并向上提起,這時的豬由四驅(qū)變成兩驅(qū),眾人蜂涌而上推倒按住,讓豬動彈不得,只能扯開嗓子大嚎。到了表演的時候了,被大家公認(rèn)為殺豬最好的行家就拿著磨的锃亮的殺豬刀從豬脖子上殺進(jìn)去,血汩汩而出,不一會兒豬便哀嚎聲逐漸小了,緊繃著的四肢也松癱了下來。也有刀走偏峰的時候,殺串胛的豬嘶聲著,但血流得慢,這是讓屠家十分失面子的,于是抽出刀子找準(zhǔn)位置再捅進(jìn)去便結(jié)束了二師兄的命。有力的幾人扯著腿、尾巴將豬挪到鍋前,然后放進(jìn)鍋里的沸水里打一個滾出來,所有能動手的大人小孩手里拿塊碎磚爛石這些不光滑的東西使勁搓著豬毛,團(tuán)團(tuán)豬毛便隨之褪離。寒風(fēng)凜冽的冬天,手握著冰冷的石頭,然后在渾身帶水的豬身上搓著,不一會兒手就凍的僵麻了,那個徹骨之寒的感覺可想而知。接下來在殺口上塞個削好的蘿卜,肺活量豪華的人便從豬蹄上割開的口子上憋氣猛吹,不一會兒臉蛋憋得紅紫紅紫,豬被吹得滾圓滾圓。吊起來的豬經(jīng)過三五次的清洗刮拭,就開始了正常的開腔豁肚。去了頭蹄,最先的是聽著主家的吩咐,割下了當(dāng)天的下鍋肉,針對吃肉人的喜好,有肥肉、有瘦肉、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有經(jīng)驗(yàn)的吃肉人說現(xiàn)殺豬最好吃的是在殺口處的帶血項圈肉,我不算經(jīng)驗(yàn)人,所以不知道他們說的真假與否。這時候就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男人們回到家喝碗茶、抽支煙,說上幾句鄰里家的新鮮事,女人們則開始了人們期盼著的殺豬菜制作,土豆切成了大塊,焯好的干豆角和腌酸菜都已劃成了小段,后大鍋里的豬肉在干柴烈火的催動下滋滋發(fā)聲,冒出的煉肉味香滿整屋,沁入心脾!等油從肉里分離出來,肉還未干油已甚多,此時就是燴菜最好火候,放入蔥姜蒜各類調(diào)料,倒入幾盆土豆,婆姨們就使勁地將肉和土豆炒拌一起,直至土豆讓油炒得上了色入了味,添水放菜一氣呵成,這時就蓋上鍋蓋慢火溫?zé)趿耍诶霞疫@叫“熬菜”。肉處理完了飯菜也熟了,滿家飄著讓人垂涎欲滴的飯菜香味,放松的人們抽著煙呷著酒,待菜出鍋飯滿碗,便開始了大快朵頤的美食進(jìn)行時。夕陽西下時,大家已酒足飯飽,腆著撐起的肚子各自回家。
人們說懷舊是年長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的事記不住,過去的事忘不了。說實(shí)話,寧愿老了也讓心頭總有甜蜜的那抹綠色念想,回憶總讓人有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里面夾雜著無盡的思念。
約好了,過幾天去吃殺豬菜!
——選自《西部散文選刊》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