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本期“時間”專題中,我們來到中古家具收藏家曹峰的空間。他提到.收藏有歷史的家具,從材質、類型及設計的角度去觀察它,仿佛隨著它進行一場時光旅行。
2.長居紐約的藏家Helen Little家中一隅。
3.收藏家劉釗離開四合院,安家公寓大平層,他坦承是一次斷舍離的心路歷程,然而生活的精致卻絲毫沒有被遺忘。
4.從巴黎再次回到上海定居的珠寶設計師Lama Hourani一家四口,曾經帶著多年來的藝術收藏在世界各地安家,這件巨型雕塑曾經伴隨他們環(huán)游世界。
在迎接農歷新年之際,我們想聊聊“時間”。一直以來,《安邸AD》在全世界探訪美麗的家,“美麗”的意義并不只是在視覺以及空間設計層面,還是于生活中主人們的故事以及其生活方式的藝術?;仡櫧?0年來《安邸AD》讓讀者們津津樂道的家,其中充滿許多故事。主人們的生活經歷、酸甜苦咸,濃縮在十幾張大大小小的攝影作品以及1500字左右的文稿之中,多年后細細品味起來,這些故事仍然讓人感動不已。
好的故事能經得住時間的洗禮,這也開啟了我們2021年2月刊的主題——時間。在“時光玩家”的專題中,我們拜訪了5位“收藏/修復時間的人”。在中國古書畫、中古家具、手工地毯、ArtDeco時期家具家飾的世界,他們愛惜“時間”在書畫器物上留存的痕跡,用當代視角不斷審視其中的美學,并以此為出發(fā)點,打造出嶄新的生活方式及創(chuàng)作美感。在一件經過時間洗禮的物件上,唯有一雙能超越古今的審美之眼才能為這些歷史物件抹去表面的灰塵,讓它綻放新生。
一座城市之所以迷人,總是因為其擁有能讓人細細品味的許多層次。許多人對泉州的印象也許并不特別深刻,然而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自古以來便富有包容、可塑性及多樣性,根植于其中的茶文化、雕塑、藝術及生活方式成就出一種獨一無二的本土美學。本期我們帶來“泉州:野生文藝”專題,從傳統(tǒng)及當代的視角近距離走訪當地文化及藝術場所,深度訪談一群深植泉州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且看他們如何在這座積累數百年文化的土地上發(fā)聲。
回應“時間”主題,本期我們走訪了北京、上海、紐約、巴塞羅那、意大利北部小鎮(zhèn)等地,為你帶來幾個精彩的關于“時間”的家的故事:在四合院生活數十年,近來搬進公寓大平層的美學家劉釗,告訴我們他的“斷舍離”歷程是在為生活及收藏去蕪存菁;從巴黎移居上海的彩妝大師Damien,將一座位于上海前法租界的小樓改造為光影及色彩的美之殿堂,靠的是他多年來的美學歷練;長居紐約的藝術收藏家HelenLittle,能說出她與每一件藝術收藏相遇的故事;2(J20年年初一家四口回到上海定居的知名珠寶設計師Larea Hourani,從上一個居住的城市帶來600多箱收藏,每一件都代表了獨一無二的回憶,也讓這個“新家”充滿了故事。
中國人很幸運,因為每年我們都有兩個“新年”,過完陽歷新年就迎接農歷新年,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在新的一年,愿你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即使時間流逝,仍留著值得你細細品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