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
侉大娘是外地人。她說一口帶兒化音的方言,雖然聽著像唱歌一樣,倒能聽得懂,就是感覺和別人說話不一樣。過去麻姑寺街巷的老人差不多都還記得她。
侉大娘家住北吊橋下的東南角,這里已是麻姑寺街巷盡頭北邊,靠近東邊坑塘陡坡的地方,她家門前有一個空場,空場下是不大的坑塘。從遠處望去,三間低矮的青磚房,被兩邊高大房屋遮擋住,吹不進去多少風;站在青磚房門前,聞見坑塘一股刺鼻子的臭紫泥味兒。
從沒見過侉大娘的男人,聽說過去他是運河上跑船的,已經(jīng)死了好多年了。侉大娘有個女兒──街巷的人家都知道她不是侉大娘親生的,是撿來的孩子,也已經(jīng)結婚生子,自己過日子了。侉大娘女兒隔十天半月回一趟娘家,來了,幫侉大娘洗洗涮涮,縫縫補補,收拾屋子,忙活小半天,吃頓飯就急著趕回婆家了。這些女人干的活兒,侉大娘都拾不起來,她更喜歡做一些男人干的活計。
侉大娘種菜。正沖她家院門口陡坡下坑塘邊的低洼處,侉大娘墊起一片菜園子,種了豆角、絲瓜、根達菜、辣椒、西紅柿,園子拐角攏了幾畦韭菜。侉大娘每天給菜地拔草、施肥,挑著兩只木桶從坑塘擔水,然后“嘩──”地倒進菜畦的陽溝,流到地里去了。侉大娘有把子力氣,一陣工夫挑七八擔水,大氣都不喘。她家種的菜夠吃整個夏天的。常在坑塘邊瘋跑的孩子,有時偷吃她家?guī)赘S瓜或幾個西紅柿,侉大娘發(fā)現(xiàn)了,就站在空場上罵大街,罵偷黃瓜人家的祖宗三代,罵偷西紅柿的人斷子絕孫。她朝不同方向亂罵一通,罵累了,喘口氣,歇一會兒,再大了嗓門接著罵,吃晚飯的時候常聽見侉大娘的叫罵聲,也不知道她罵的是誰家,從沒有人家搭理她。
侉大娘喝酒──喝幾毛錢一斤的散白酒。常見她拎著拴了繩的玻璃瓶子,到最南頭的副食商店打酒喝。她走在街巷里,街上的人在陽光下打量一下她:侉大娘不光長得丑,還帶個挺嚇人的兇相兒;她臉色發(fā)青,兩腮的皺紋都是豎著的,像幾道泥溝子,臟兮兮的;她兩只眼睛挺大,是個大瞪眼兒,眼珠子快要鼓出來了,兩道眉毛又短又禿,擰巴成個大疙瘩。侉大娘走路愛倒背著手,兩只大腳穿的翻毛皮鞋,已臟得烏黑發(fā)亮,看不出顏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街巷里的小孩子看見侉大娘,只要喊幾嗓子:“絕戶頭,不生養(yǎng)!”她立馬瞪起眼睛,嘴里不停地叫罵:“小兔崽子,不得好死。”小孩子聽見她罵大街,很興奮地逃之夭夭……
侉大娘喝酒也邪乎。三伏天,天氣悶熱,侉大娘早起睜開眼就坐在門口空場的飯桌旁喝酒。她像大老爺們兒一樣光了脊梁,也不知道避諱人。侉大娘喝酒一年四季吃腌韭菜花——她家種的韭菜每年都開了滿畦白花,侉大娘總要腌一大壇子吃。她獨自坐在那兒,喝一口酒,抿一筷子韭菜花,咂摸咂摸滋味,瞪著大眼珠子愣一會神兒;稍停片刻,又喝一口酒,抿一筷子韭菜花,吧唧幾下嘴,仍瞪著眼睛愣神兒。沒人知道她想些什么。也只有這時候,侉大娘才不像個兇神惡煞似的,眼睛里閃了一絲柔和的光。
她抽煙。自己買旱煙葉卷煙抽。她還愛在街巷里撿煙頭──她撿起一顆煙頭,用手揉搓軟了,叼在嘴上,點著吸兩口,一副很過癮的樣子;過一會兒,她又低頭邊走邊尋找另一顆煙頭。街巷里的人瞧見侉大娘撿煙頭,全裝作沒看見,面無表情地躲著她走……
侉大娘不光種菜,還養(yǎng)雞、養(yǎng)鴨。天快見冷時,她去街巷口的菜組撿白菜幫子。說是“撿”,其實是“撇”。一馬車大白菜來了,侉大娘趕緊跑去幫忙卸菜,邊卸邊往下撇白菜幫子,每次準能撇一小轱轆車回家。她每天早晚剁多半盆白菜幫子,摻些麩子或麥糠,喂雞、喂鴨子。隔老遠就聽見侉大娘家“當當當”剁白菜幫子的聲響。
每年夏天,侉大娘要到食品廠打短工,剝青蛙腿。先用一把剪刀剪去青蛙兩條后腿,再將腿上的皮扒掉──據(jù)說當年是替外貿加工出口罐頭。侉大娘干這活兒很拿手,她比別人剝得又快又多又干凈。那段日子,侉大娘兩只手總是紅得洗不出來,她可能也不好好洗,雙手像染了層紅顏色,挺扎人的眼睛。
除了剪青蛙腿,侉大娘還去醬菜廠做冬菜。聽說做冬菜咸菜要人光腳下池子去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侉大娘身上又多了股子冬菜味兒。有一年,侉大娘還去交通部門倉庫院里砸石頭,砸一方石頭賺九塊錢。侉大娘坐在地上,用一個薄鐵片做的圓箍圈住石塊,拎一把錘子將石塊砸成碎石子。每次砸石頭回來,侉大娘渾身都落滿青石灰,很少見她打掃干凈過。
而讓人想不到的是,侉大娘竟然還會游泳。一年夏天下大雨,東河堤西瓜攤的西瓜被沖到運河里去了,眼看就要順河水漂走,這時,人們卻突然瞧見侉大娘飛快地向河中間游去。不一會兒,就在水中推著兩個西瓜游到岸邊,如此往返幾趟,侉大娘抱著撈上來的西瓜跑回家了。街巷瞧見的人都驚奇侉大娘好水性。
侉大娘一年到頭種菜,養(yǎng)雞鴨,打短工,撿白菜幫子,喝酒,在街巷見到小孩子罵大街。好像沒有誰注意她,她也活得忙忙碌碌的,很瀟灑。
忽然有一天,街巷里的人發(fā)現(xiàn),侉大娘身邊多了個十一二歲的女孩。這個女孩長得弱弱巴巴,頭發(fā)焦黃,臉很白凈,眼睛又黑又亮,挺洋氣。她這副洋娃娃模樣,讓人怎么也難和邋遢的侉大娘聯(lián)系到一塊兒。后來,聽街巷的快嘴馬嬸子說:女孩是侉大娘打短工的一個工友家的遠房親戚,因母親改嫁,女孩生活沒了著落,投奔侉大娘工友家,誰知她家男人卻容不下人,死活不肯收留。這事侉大娘知道了,趕去工友家把那家人罵一頓,將小女孩領到家里來了。從此,中午或傍晚,侉大娘在門口空場上吃飯,飯桌旁多了一個黃毛女孩;街巷里的人也常見侉大娘帶著女孩去糧店買糧食,到菜組撿白菜幫子,剁碎了喂雞、喂鴨子……再后來,小女孩考上了省藝校,就看不見她的身影了。
多少年后,聽麻姑寺街巷的一位鄰居說,侉大娘早些年死了。那個女孩已經(jīng)成了省京劇院的名角。她為侉大娘買了墳地,立了碑,四周種了好幾棵柏樹,每年清明都從省城趕回來,到侉大娘的墳頭燒紙,點一支煙,澆幾杯好酒。鄰居說:“這真是連八竿子親戚都打不著的人,比自家生養(yǎng)的還親呢?!?/p>
侉大娘死了好多年,她墳頭子四周的柏樹也應該長得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