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劉洪波
俄羅斯的某個動物園開設了一個特殊的心理診所,坐診的“醫(yī)生”是只獼猴。凡是來診所里就診的人均可以無所顧忌地傾訴痛苦,可以大喊大叫,也可以絮絮叨叨。由于這只獼猴見了任何人都做出十分同情而又認真聆聽的樣子,使來診所的人感到舒心與放松。據(jù)稱,來診所向獼猴傾訴的人絡繹不絕。
動物,尤其是作為寵物飼養(yǎng)的動物,可以幫助人們減緩壓力,幫助人更快地走出困境。調查發(fā)現(xiàn),飼養(yǎng)寵物的心臟病患者在手術后一年內的生存質量明顯好于不飼養(yǎng)寵物的病人。究其原因,研究人員認為,雖然飼養(yǎng)寵物增加了主人的活動量,對健康起到了促進作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們喜愛動物的同時,動物充當了調節(jié)人們情緒、緩解心理緊張的“心理減壓師”。
動物,尤其是那些寵物,天生具備緩解人們心理緊張與煩惱的資質,它們在現(xiàn)實的家庭結構與社會生活中,緩解人們心理壓力的作用非常突出??粘怖先?、獨生子女、獨身或丁克家庭更需要動物來彌補或充當人們宣泄情感的對象。
寵物與人交流有其特定的優(yōu)勢,它不僅通過嘴傳遞言語信息,其所表現(xiàn)出的更多的軀體或姿勢語言,使得人們充滿無限遐想與滿足。重要的是,與其交流對人們不構成威脅,使人們感到容易控制而存在安全感。所以,與動物為友,關愛動物,收獲頗多的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