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宏
摘要:羅曼·羅蘭曾經指出,理想與熱情,是航行的靈魂的舵和帆。多元化時代,堅定不移的推進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確保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未來人生發(fā)展的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高于天。而縱觀當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卻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xiàn)為多元化時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入侵與泛濫沖擊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高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應對良策削弱了實效性。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手段的發(fā)展更新滯后于多元化時代新媒體傳播的新要求;思政課教師隊伍執(zhí)教水平與能力的不足成為制約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一大“短板”。只有深入分析多元化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欠佳的原因,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多元化時代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實效性
哲學家薩特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绷暯皆浿赋觯髮W生必須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應該把個人的理想融合于國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指導、規(guī)范個人理想,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實踐中培養(yǎng)堅定的理想信念。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支柱。一個沒有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的國家,難免一打就?。欢粋€沒有意識形態(tài)防線的國家則會不打自敗。
多元化時代是一個價值多元、道德多元、文化多元和傳播媒介多元的大變革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終堅持正確的立場,不為雜音噪音所擾,弘揚中華主流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不斷加強勢在必行。而縱觀當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卻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中一個明顯突出的表現(xiàn)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不佳,甚至有些高校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遠未達到中央精神所要求的標準和水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提高時效性這個角度出發(fā),總結起來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亟待我們思考和解決。
1.多元化時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入侵與泛濫沖擊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多元化時代,外部勢力對華“顏色革命”從未停止過,“顏色革命”作為西方國家針對敵對國家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一種策略,就是利用西方社會思潮的入侵與泛濫以顛覆其他國家政權的謀略和手段,主要目標之一就是高校大學生。隨著國門的開放,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邁進,西方社會思潮和文化觀念也隨之涌進國門,高校大學生在拓寬視野的同時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比較和鑒別的自主空間,眼花繚亂的西方社會思潮除了滿足了一些大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還迎合了眾多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訴求,因而也容易高校流傳并使得大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得愈發(fā)活躍和自由。比如“全盤西化”等思潮的沉渣泛起,自由化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及“普世價值論”的借機泛濫,“指導思想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等西化言論在某些高校也有所抬頭。多元化時代凡此種種西方文化觀念和社會思潮的涌入與泛濫,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勢必會造成強烈的沖擊。
“顏色革命”的理論基礎都有一個共同的觀念邏輯,就是奉西方的文化價值觀為圭臬,加以膜拜和效仿。這在許多“公知”、網絡大V的言論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多元化時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與泛濫所帶來的主要負面影響是過分強調個人利益、逐漸淡化集體主義價值觀,比如極端民主化和自由化思潮。這些形成于西方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條件下的社會思潮,夸大個人價值,忽視甚至否定人的社會價值,這在很多方面又迎合了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邏輯,高校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家庭環(huán)境,缺乏群體生活的社會經歷,導致了缺乏我們一貫倡導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和實踐經驗,這種生活背景與經歷很大程度上也容易接受西方社會思潮宣揚的極端民主化和自由化思想,也導致大學生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價值觀,過分地強調自我個人的利益,忽視乃至集體利益。一些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世俗化、功利化,甚至認為理想信念無用的問題。這在另一個層面也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造成不小的沖擊。2017年,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刊發(fā)了一篇警示錄——一個在貪欲中沉淪的“學者市長”欒慶偉。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一個學者型官員,受黨教育多年,最后竟淪落成“貪權貪錢貪色”的“三貪干部”。通過剖析欒慶偉的仕途人生和心路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無疑是陷入了“精致的利己主義”。破除“精致的利己主義”,要求高校必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堅定的信仰、樹立正確的思想導向,才能避免陷入利己主義的泥沼,真正成為國家社會的精英人才。
2019年0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一名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信仰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否則就會出大問題。”蘇東劇變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在多元化時代絕不能削弱甚至取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關乎黨的性質和社會主義的穩(wěn)固與發(fā)展,關系國家的總體安全、民族復興和人民福祉,更決定著強國夢的能否實現(xiàn)。從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看:意識形態(tài)領域歷來存在著馬克思主義思潮與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斗爭,在多元化時代這種斗爭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甚至表現(xiàn)得尤為激烈。
2.高校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應對良策削弱了實效性
回顧香港暴亂的歷史教訓,年輕人變得越來越激進,根源在學校,關鍵在教育,特別是國家歷史觀教育的缺失。2000年,香港取消中國歷史科為必修科,很多香港青年因此在一個沒有歷史、缺乏文化根脈的教學體系中長大。香港回歸后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人,對中國歷史認知不夠是普遍現(xiàn)象。美國前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戰(zhàn)而勝》一書中指出:“在下一個世紀,采取侵略的代價將會更加高昂,而經濟力量和意識形態(tài)的號召力將成為決定性因素?!彪S著多元化時代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辦學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高校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同樣面臨著諸多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中的指導地位,如何認識和處理意識形態(tài)和學術研究的關系,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對于這些重大問題,在一些高校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很多高校領導往往關注的是學校辦學上規(guī)模、上層次之類的核心問題,尤其是關注人才的引進聘用、學科建設的規(guī)劃發(fā)展、學位點的擴容拓展等現(xiàn)實問題,而在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認識上易于出現(xiàn)弱化的傾向。比如有一些高校盡管表面上聲稱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實際工作卻往往輕視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認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是軟任務,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想政治課不出亂子就是合格的標準。有些學校領導認為科研項目、人才引進是“硬道理”,把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工作做好,一切思想問題就解決了。甚至還有學校在督導評教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往往偏離同行評價的軌道,出現(xiàn)了外行評內行的問題,導致學生評教和督導評教嚴重不一致,督導評教故意壓分等問題;一些高校還存在著對“三全育人”工作落實不到位,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工作中存在形式主義走過場等問題。總之,一些高校從領導觀念到工作機制都存在著對待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口頭上重視,具體工作中忽視”的問題。這種工作中系統(tǒng)性的不重視必然會削弱實際工作效果的實效性。要徹底改變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發(fā)揮理想信念教育應有的實效性,就要求從各級領導體制到工作機制中必須真正重視思想政治課,真正做到“兩手都要硬”,切實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意大利思想家葛蘭西認為:“有機知識分子的任務是把工人階級活動中所固有的潛在斗志和潛力挖掘出來,并使之協(xié)調一致。由此,有機知識分子同他們的階級的關系成為這樣一種辯證關系:他們從工人階級的經驗中汲取養(yǎng)料,同時又向工人階級灌輸理論意識?!焙贝髮W梁艷萍事件告訴我們,高校教師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傳道受業(yè)”的“人生導師”,其政治立場是否堅定,政治理論水平的高低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多寡決定著理想信念教育的質量和成效。一些高校教師往往重教書輕育人,或持一種價值中立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與科研,不對西方社會思潮進行價值分析,而是習慣于“原汁原味”地照搬,甚至用錯誤的教育價值觀通過各種方式影響青年學生。全面從嚴治黨不力,落實“兩個責任”不到位,對違規(guī)違紀問題處理不嚴;等等。很多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認為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遠未達到中央要求的水平,究其原因還是高校教師本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執(zhí)教能力素養(yǎng)參差不齊,尤其是有些高校教師存在著立場上的動搖迷失、理論上的迷惑錯位等問題。這也成為制約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另一個“短板”。適應新時代的需要,表明高校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亟待提高。目前雖然各高校一直致力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工程,相繼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等,各高校教師隊伍思想政治課教學水平、研究能力也不斷提升,但是,多元化時代的思想政治課依然面臨著許多具體的政治理論和熱點難點問題需要厘清,這也說明培養(yǎng)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質、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的工作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2014年0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價值觀的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總書記“扣子”的比喻生動又恰當,不管是大學教師還是大學生,都應該努力堅守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為人生的發(fā)展和未來的進步扣好第一顆扣子,理想信念高于天。多元化時代,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堅守當代大學生的精神追求,始終是大學生未來人生發(fā)展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命脈和靈魂。開展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給予我們的便利條件,又要勇于面對和應對多元化時代所帶來的種種挑戰(zhàn),以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為抓手和突破口,融入專業(yè)培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這是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著眼于大學生成長特點和規(guī)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意識形態(tài)安全問題研究》(課題編號:17BKS004)和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2019 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以“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課程思政)》(課題編號:2019B053)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新華網2019-03-01.
[2][美]尼克松.1999:不戰(zhàn)而勝[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8.54.
[3][美]沃爾特·賴斯頓:《比特,字節(jié)和外交》(Bits,.Bytes,.and.Diplo-macy),載于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J]..1997(9-10).
[4]謝海光.互聯(lián)網與思想政治工作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71.
[5]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新華網2016-12-08.
[6][美]戴維·伊斯頓.政治生活的系統(tǒng)分析[M].王浦劬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36.
[7][英]戴維·麥克萊倫: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M]..李智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92..
[8]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