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yè),獲學士學位。
2019年畢業(yè)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專業(yè),獲碩士學位。
個展
2020年“海灘的一天”楊繼路繪畫作品展 北京5house空間
群展
2017年“湖光秋色”中國藝術研究院秋季寫生展 江蘇 蘇州
2018年“不忘初心 追本溯源”中央美術學院河北校友展 河北美術館
2019年“正青春”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上海 劉海粟美術館
2019年“美美與共和合共生”大藝網(wǎng)年度大展 上海金融信息中心
2020年SAP藝術大獎特展 深圳 國際藝展中心
2020年“挖掘發(fā)現(xiàn)”第六屆中國油畫新人展 北京 中國油畫院美術館
2020年 第三屆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我喜歡畫畫,每天早上走進畫室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昨天的畫。走近,退遠,反復地想怎么改,怎么繼續(xù),然后坐下來畫。就這樣每天從早到晚地畫,畫畫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經(jīng)常有人問我為什么會熱愛畫畫?
我覺得畫畫能讓我沉浸其中,在畫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時間,也感受不到聲音。只是在畫面中游走,與自己對話,與畫筆和顏料對話,這種體驗非常地治愈我。人在現(xiàn)實世界是很難“為所欲為”的,但是在你的畫布上,你就是畫面的主宰,你可以畫一切你想畫的,你可以限制,你也可以自由,這就是畫畫帶給我們的體驗,我想每個畫畫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畫畫的時候就會產生簡單的快樂,無論畫好,畫壞,這個過程都是非常美妙的。
海岸線系列最初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導師推薦我讀的一本書——法國哲學家鮑德里亞寫的《消費社會》,還有一張朋友在毛里求斯海邊旅行的照片。后來我自己利用假期去了很多地方的海邊。海灘上的人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域,有著不同的身份和職業(yè),甚至帶著不同的心情,但是大家來到海邊都是看風景或者散散心。
海邊的人們有的散步、有的坐著、有的趴著、有的躺著,形態(tài)各異。我發(fā)現(xiàn)這種放松的狀態(tài),是每個人只有在自己家中時才有的狀態(tài),而不同的是家中的放松狀態(tài)是封閉的空間,海邊的自由放松是開放的空間。
人們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和身份,來到同樣的海灘放松,不同的人們在這里互相交織。
對于海灘,我們都是匆匆的過客,人生似乎也是如此。人們在海灘的這種狀態(tài)本身就很吸引我去把他們畫下來。
帶著這些思考我希望將這個題材挖掘深入一點,所以后來開始把自己的成長回憶與海灘聯(lián)系起來。比如海灘豬那些畫,來源于我小時候家里養(yǎng)的豬。搜集資料時候我還特意去農場拍了那些豬的照片,很多人會疑惑海邊怎么會有豬呢?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還真的找到了在南美的海灘,確實是有海灘豬的。這件事非常有趣,讓我覺得人們想象中荒誕的事情有時候可以是特別現(xiàn)實的。
搜集關于海邊的老照片的同時,我也搜集到了很多身邊的生活素材,我嘗試把很多生活里的場景“搬”到海邊,這種真實中透著些許荒誕的想法也是我想畫出來的。
楊繼路是我的研究生,在和我學習的三年里畫畫非常勤奮,并且很善于思考。
他的畫面中總是透露出一種莫名的憂傷,空曠遼闊的場景中,人物有一種孤獨感,這是他生命中可貴的東西。生活中楊繼路是個性情中人,熱愛音樂,熱愛生活,樂于助人,成長之路上愿他永保熱情。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韓洪偉
能夠始終堅持畫自己要畫的東西的人,從來都是極少數(shù),尤其是在目前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種久違的靈魂的沉靜,這種表述不一定準確,但卻是我的一種真實感覺。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李黎陽
楊繼路是個人狠(畫畫)話不多的人。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汪瑞
楊繼路身上有兩個亮點。一點是他的語言非常獨特,能夠把自己所學習的、所擅長的體現(xiàn)到作品中。另外一點,楊繼路非常關注生活,這應該是值得提倡的。
――北京文化發(fā)展基金會藝術總監(jiān)徐航
楊繼路是一個認真、專注、富于熱情的人,他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的執(zhí)著令人感動。
在實踐的不斷探索中,他的作品也逐漸形成自己的繪畫語言和面貌。他找到適合自己的繪畫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夏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