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平
(廣西財經(jīng)學院 商務(wù)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3)
《經(jīng)濟學人》創(chuàng)辦于1843年9月,是由倫敦經(jīng)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周刊,該周刊關(guān)注世界各區(qū)域的時事熱點,涵蓋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頗受各國讀者追捧。在中國,很多讀者不僅把《經(jīng)濟學人》當成消息來源,還把《經(jīng)濟學人》里的文章當作學習英語的絕佳材料,學習其字里行間的微言大義。近年來更有不少學者從傳播效果、輿論偏向、文學價值、修辭手法、語法句法等方面對《經(jīng)濟學人》進行學術(shù)研究,現(xiàn)在已有的研究基礎(chǔ)上就“隱喻”這一修辭手法對《經(jīng)濟學人》中的文章進行分析研究,探索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
隱喻分為廣義的隱喻和狹義的隱喻。廣義的隱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Lakeoff就提到,在日常生活的語言、思想和行動中,隱喻無處不在。狹義的隱喻指代的是一種修辭手法,常出現(xiàn)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文學作品從版權(quán)的角度,通常指各種書面的原著,不論價值或目的如何,性質(zhì)屬于純文學的、科學的、技術(shù)的或完全是實用性的,均為文學作品。在《經(jīng)濟學人》周刊中,不論是特寫報道、專業(yè)性文章、隨筆、評論抑或是書評,到處都可見隱喻的影子,因此分析《經(jīng)濟學人》文章中隱喻的應(yīng)用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體會作者的遣詞造句。為了取得更理想的傳播效果,本書還進一步探討在翻譯過程中如何精確地理解原文的隱喻,又將采用何種翻譯策略才能更好地讓目的語讀者領(lǐng)略原文隱喻的精妙。
Newmark在《翻譯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把隱喻歸納為六大類:dead metaphors(僵死的隱喻)、cliche metaphors(陳腐的隱喻)、stock metaphors(常用的隱喻)、adopted metaphors(標準的隱喻)、recent metaphors(新鮮的隱喻)、original metaphors(獨創(chuàng)的隱喻)。Newmark還進一步提出了隱喻翻譯的七種方法,即“①在目的語中重現(xiàn)相同的喻體;②用目的語中的合適喻體代替原語中的喻體;③用明喻代替隱喻,保留喻體;④用明喻與喻底結(jié)合翻譯隱喻;⑤將隱喻轉(zhuǎn)換為喻底;⑥省略和⑦隱喻和喻底結(jié)合”。Nida也提出了四種方法:①把隱喻譯成隱喻;②把隱喻譯成明喻;③把隱喻譯成非隱喻;④把非隱喻譯成隱喻。
在國內(nèi),也有不少學者從認知視角出發(fā)研究隱喻,趙艷芳認為隱喻存在于我們的語言、思維和文化中。束定芳在專著《隱喻學研究》中指出,隱喻是人類的一種認知行為,是將某一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用另一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闡述說明的行為。程同春指出,完整的隱喻結(jié)構(gòu)包括三部分:本體(tenor)、喻體(vehiele)、喻底(ground)。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是隱喻的基礎(chǔ)。但在一些隱喻結(jié)構(gòu)中并沒有出現(xiàn)喻底,或者可以說喻底是隱藏的。他認為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對于這樣的隱喻都能理解,因為人類的心理共通,有相似的認知基礎(chǔ),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運用隱喻時又有一些不同,比如形容一個人膽小,漢語會說“膽小如鼠”,把膽小的人比作老鼠,英語把膽小的人比作chicken。關(guān)于如何翻譯隱喻,眾多學者提出了觀點,如柯平認為,隱喻很常見,“在任何情況下,喻義都是應(yīng)當保證傳譯的東西”。石春讓在直譯法和意譯法的基礎(chǔ)上還提出了增譯法,他認為有些隱喻對于譯語讀者來說是難以理解的,此時需采取增譯法,進一步闡釋在兩種情況下要采取增譯法:一是源語和譯語之間表達習慣不同,二是需要添加解釋性內(nèi)容說明喻體。王寅認為譯者應(yīng)在充分理解源語文本意義的基礎(chǔ)上在譯語文本中映射轉(zhuǎn)述出來,在譯文中表現(xiàn)作者描述的現(xiàn)實和認知世界。
《經(jīng)濟學人》多為信息類文本,不少譯者在翻譯《經(jīng)濟學人》的文章中的隱喻的時候以意譯為主,強調(diào)譯語讀者的接受效果,但其實《經(jīng)濟學人》的文章用詞覆蓋面廣,不乏難詞、高雅的詞匯和修辭手法,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在翻譯隱喻的時候要仔細分析。本文將這些隱喻分為三種情況:①文學性強,作者的隱喻有較為強烈的意圖,或者兩種語言的隱喻含義對等,翻譯時應(yīng)盡量保持原文的隱喻。②信息類文本,以傳遞信息為主,如果原文的隱喻拗口,或者在譯語文化中沒有對應(yīng)的意象,不為目標讀者所理解,就可以不保留原文的隱喻。③源語和譯語有類似對應(yīng)的隱喻,但不完全對應(yīng),或者譯語讀者不能完全理解源語隱喻的情況下用改寫加釋義的情況。下面將舉例分析。
e.g. Moreover,how countries treat migrants is an impor?tant advertisement of their character and values,which Ameri?cans underrate to their cost.
試譯: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怎樣對待移民恰恰是該國國民性格和價值觀的重要展示,曾經(jīng)低估這一點的美國人現(xiàn)在才知其重要性。
在這句話中,advertisement的本義是“廣告、啟事”,引申含義是“展示”,漢語中“廣告”是“廣而告之”的意思,同樣包含“展示”的意思。這個隱喻在英語和漢語中都存在,譯文保留該隱喻意向。
e.g. Mr. Sessions’s cruelty will also widen the partisan gulf. It provides more ammunition to those on the left who ac?cuse his party of racism.
試譯:司法部部長Sessions的殘酷舉動將會加劇黨派分歧,為指控共和黨奉行種族主義的民主黨提供更多彈藥。
這句話出自“A Cruel and Unusual Border Policy”這篇文章,講的是特朗普政府在美國邊境實施的新政策。特朗普上臺以來對美國邊境實施強有力的控制,還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并派軍隊捍衛(wèi)邊境安全,用強硬手段驅(qū)逐非法移民,特朗普的一系列強硬政策招致很多人特別是民主黨人的反對。文中those on the left,字面意思是美國的左派,也就是民主黨。ammunition的本意是彈藥,這里指的是美國的左派指控共和黨奉行種族主義,司法部部長推行的嚴苛的邊境政策會為左派提供更多論據(jù),這里將論據(jù)比喻為彈藥,說明這些論據(jù)影響力很大,不僅像彈藥那樣威力極強,還是對付敵人的好武器,在這個語境下就是對付共和黨的好武器。
e.g.Amid talk of a political,constitutional and economic crisis,bond yields spiked and global stock markets shud?dered.
試譯:當人們都在談?wù)撨@場關(guān)于政治、憲法和經(jīng)濟的危機時,債券收益迅速升值,股票市場動蕩。
shudder的本意是“劇烈的搖晃、擺動,震動”,這句話把shudder運用到股票市場上,股票市場的晃動即動蕩,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都有這個說法,這個隱喻的含義讀者能理解。
e.g.Boat-sharing start-ups vie to rule the waves
試譯:船只共享初創(chuàng)企業(yè)爭先恐后引領(lǐng)風潮
文章提到船只很貴,但是大部分船只擁有者卻很少使用他們的船,平均下來一年使用船的時間只有10天左右,與此同時,想租船的人除了支付昂貴的租金外,選擇卻很少,這就催生了船只共享服務(wù)。共享經(jīng)濟在這幾年很流行,服務(wù)項目從共享汽車、自行車、摩托車、雨傘、充電寶、度假屋等應(yīng)有盡有,共享經(jīng)濟已然成為一股風潮,現(xiàn)在延伸到船只共享上。wave的本意是“海浪、波浪”,隱喻為“洶涌的行動(或思想)態(tài)勢;風潮”?!帮L潮”的隱喻含義在漢語和英語中都有,保留原文隱喻讀者也能看懂,文章的標題譯為“船只共享初創(chuàng)企業(yè)爭先恐后引領(lǐng)風潮”。
e.g.A bigger problem is that the populists have little idea how to deal with the myriad causes of Italy’s stagnant produc?tivity:a rigid,dual labour market;uncompetitive product mar?kets;the proliferation of family-owned firms that do not grow;a banking system hobbled by bad loans; an underperforming education system;and,more recently,a brain-drain.
試譯:民粹主義者面臨的更大問題是他們幾乎沒有辦法解決造成意大利生產(chǎn)力停滯的原因:僵化的、實行雙軌制的勞動力市場、無競爭力的產(chǎn)品市場、家族企業(yè)盈利停止增長、被壞賬侵蝕的銀行系統(tǒng)、表現(xiàn)不佳的教育系統(tǒng)還有最近的人才外流。
本句中,hobble最初指“捆綁(馬或其他動物的)雙腿(以防其走失)”,而后有了“蹣跚、跛行”的意思,從本義“某某東西被捆綁住了,所以步履蹣跚”出發(fā),這個隱喻的含義是說某東西或事物被其他東西或事物妨礙、阻止,但是在漢語中我們一般不說“被壞賬妨礙的銀行系統(tǒng)”,譯為“被壞賬侵蝕的銀行系統(tǒng)”更恰當。
e.g. Mr Obama’s solution was to call on like-minded democracies to help repair and extend this world order.Hence the Iranian nuclear deal,choreographed with Europe,Russia and China,which bound Iran into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試譯:奧巴馬的方案是召集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來重塑和擴展這種世界秩序。因此,由美國和歐洲、俄羅斯以及中國共同制定的伊朗核協(xié)議,成功迫使伊朗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制約。
choreograph的本義是“編舞”,引申為“編排”,如果漢語譯為“編排”放在這里就不合適了,偏離了原文的感情色彩,這里指的是美國和其他各國共同設(shè)計、制定。
e.g.Breaking a few eggs
試譯:加拿大經(jīng)濟轉(zhuǎn)型之痛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a few eggs.這個俚語的本意是不打碎雞蛋就做不了雞蛋餅,喻為在成就一番事業(yè)或者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肯定要克服一些困難。這篇文章談?wù)摰氖羌幽么蟮慕?jīng)濟情況,加拿大和美國之間貿(mào)易往來頻繁,當特朗普開始對加拿大實施貿(mào)易制裁后,加拿大的經(jīng)濟受創(chuàng)嚴重。美國對加拿大的鋼鐵和鋁都加征了關(guān)稅,加拿大的工業(yè)、汽車行業(yè)和工人受到很大影響,接下來美國還將對加拿大的農(nóng)產(chǎn)品開刀,加拿大農(nóng)民擔憂不已。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試圖說服特朗普,避免貿(mào)易戰(zhàn),但是沒有成功,在外貿(mào)方面依賴美國的加拿大將受到重創(chuàng)。特朗普的強勢反而促使加拿大國內(nèi)各黨派的團結(jié)一致,加拿大議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支持特魯多對從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加征報復性關(guān)稅。加拿大要想破解當前的經(jīng)濟破局,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必須強勢起來,實施反制措施,這個過程困難重重。綜合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標題可譯為“加拿大經(jīng)濟轉(zhuǎn)型之痛”。
e.g.Manna from heaven
試譯:天降神奇——快遞
manna這個詞出自《圣經(jīng)》,音譯為“瑪納”,指的是以色列人在荒野40年中眾神賜的食糧,隱喻為“天賜之物;意外的好事”。這篇文章講的是世界上第一臺商業(yè)無人機送快遞服務(wù)在江蘇省開展,如果將這個標題譯為“天降神奇”或“天降好物”,那么固然可以吸引讀者眼球,但不足以表達文章想表達的內(nèi)容,有些含糊。因此我們可以采用解釋法,譯為“天降神奇——快遞”,這個標題先以天降神奇引起讀者興趣,是什么樣的神奇呢?然后進一步解釋是快遞,讓讀者一目了然。
e.g.Theresa May’s sticking-plaster
試譯:特蕾莎·梅的醫(yī)改膏藥
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曾令英國人引以為豪,但是現(xiàn)在隨著英國民眾就診需求的增加和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NHS的看病效率越來越低,而且英國政府每年對NHS的投入有限,資金投入遠遠趕不上需求。針對NHS 的這一大弊病,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現(xiàn)在是前首相)決心用“一塊大藥膏”治療,但作者說特蕾莎·梅的改革僅僅是貼了一塊膏藥而已,沒起多大作用。特蕾莎·梅決定對NHS每年投入國民收入的3%-4%,這相較之前的投入是增加了,但仍然是入不敷出,而且加強醫(yī)護人員培訓和增加醫(yī)院這兩樣很重要的事情并沒有出現(xiàn)在特蕾莎·梅的提議中。原文標題中的“sticking-plaster”指的是膏藥,但結(jié)合文章我們得知這個膏藥指的是的特蕾莎·梅的醫(yī)改計劃,因此在翻譯標題時我們加上一些解釋,譯為“醫(yī)改膏藥”。
《經(jīng)濟學人》的文章語言豐富,作者善用修辭手法,尤其是隱喻的運用使得文章語言生動,隱喻在標題中的運用更是讓文章增色不少,往往是點睛之筆。隱喻不僅常用在文學作品中,在新聞特寫、經(jīng)濟報道、政治評論中也頻頻出現(xiàn),因此譯者要把《經(jīng)濟學人》中出現(xiàn)的隱喻譯好才能讓讀者體味到文章的精髓,但是在英譯漢的過程中,由于文化的差異,有些隱喻不能直譯,本文把《經(jīng)濟學人》中的隱喻大致分為三類并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①文學性強,隱喻有較強烈的意圖,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語境下意義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保留原文隱喻;②原文的隱喻在漢語中沒有對應(yīng)的意象,漢語讀者無法體會原文隱喻的情況下不保留原文隱喻;③原文隱喻的意象和譯語不完全對應(yīng),采取解釋法,增加解釋讓譯語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