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強 郭萍
淺談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
◆呂宏強1郭萍2
(1.中共寶雞市委黨校 陜西 721001;2.中共陜西省委黨校 陜西 710061)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個人信息威脅日益劇增、法律保護體系不健全的實情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已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從個人信息面臨的威脅入手,通過對個人信息法律保護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多位一體的個人信息法律保護思路。
個人信息;安全威脅;法律保護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個人信息面臨威脅五花八門、防不勝防,給個人信息的防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已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個人信息保護迫在眉睫。
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9.89億,龐大的網民數量所面臨的各種威脅更加嚴峻。近年來,個人信息面臨的傳統威脅仍然以信息泄漏、病毒、木馬、詐騙、假冒、信息騷擾為主。新的威脅五花八門、令人防不勝防,新威脅主要有:APT攻擊,惡意軟件,勒索攻擊,IoT僵尸網絡攻擊,滲透攻擊、挖礦木馬攻擊、新冠疫情話題攻擊等,攻擊者的技戰(zhàn)術水平日益提高。
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危害最嚴重的是APT攻擊。APT攻擊成為政治斗爭、經濟制裁、軍事打擊之外最隱蔽、最有效的攻擊方式,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組建國家級的APT攻擊組織(網絡軍隊)。針對我國的境外APT組織主要有:美國的方程式和索倫之眼,越南的海蓮花,印度的曼寧花、響尾蛇、白象,朝鮮的黑店、Lazarus等。以APT攻擊為代表的新的網絡威脅,不僅嚴重危害個人信息安全,甚至還威脅到國家安全。
網絡威脅的日新月異和防不勝防,加大了個人信息防護的難度。個人信息防護呈現如下新特點:
(1)網絡威脅多元化:網絡面臨的威脅不是單一的,而是諸多攻擊技術融合、多元化的威脅。如APT攻擊與勒索病毒、木馬攻擊融合,VPN攻擊與木馬技術融合。再加上網絡交易的便捷化,使得黑客交流攻擊技術和提升攻擊能力的途徑更加多樣,使得威脅檢測和防護難度再次加大。
(2)APT組織政府化:APT組織由以前的非政府組織變?yōu)檎?、國家性組織,國家層面的攻防對抗正向“實戰(zhàn)化攻防”演變,網絡軍隊取代黑客組織,APT攻擊與地區(qū)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沖突同步發(fā)生。
(3)黑客群體大眾化:黑客通過黑客論壇、網上交易、暗網等渠道交易各種黑客工具,這使得一般的人低成本輕易獲得各種黑客攻擊教程和工具,并通過網絡輕而易舉攻擊他人。黑客群體的大眾化,進一步加大了信息安全的防護。
(4)經濟損失巨額化:2019年網絡安全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2.5萬億美元,并逐年增加。網絡威脅的損失超過一般的自然災難的損失,“網絡威脅勝于災難”。
(5)信息防護復雜化:面對復雜多變的威脅,防護的難度和復雜度加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護總是走在攻擊之后,信息防護任重道遠。
目前,網民正面臨著各種前所未有的威脅,我國成為遭受網絡攻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們同發(fā)達國家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術水平差距較大,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定和執(zhí)行還存在諸多問題。
關于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模式,國際上主要有三種模式:歐盟模式——立法規(guī)制模式,是以政府立法為主導實現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美國模式——行業(yè)自律模式,是建立在對個人資料隱私保護的基礎上,其立場所強調的精神是行業(yè)自律,而不是政府法律規(guī)制的介入。日本模式——綜合保護模式,以歐盟立法規(guī)制模式為主,引進美國的行業(yè)保護機制,通過政府立法和行業(yè)自律共同實現個人信息的保護,同時注重提高個人的保護意識。
關于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模式,目前國內理論界處于眾說紛紜的階段,理論探討的多,實際實施的少,還沒有建立明確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模式,對個人信息的本質也存在爭議,這必然導致在法律保護上的無力。
在國外,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制訂的比較早,法律體系相對比較健全。德國早在1976年頒布《聯邦資料保護法》,英國1984年制定《數據保護法》,歐盟1995年通過了《歐盟個人數據保護指令》。美國早在1974年就通過了《保護隱私權的法案》,1997年提出了關于網絡個人隱私的保護基本原則。日本早在1974年制定了個人信息條例,1988年10月制定和實施行政機關電子計算機處理個人信息保護法,2006年發(fā)布了工業(yè)標準《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要求事項》。
在我國,近年來有關個人信息的法律法規(guī)陸續(xù)發(fā)布。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2015年刑法修正案(9)涉及個人信息的保護;2017年《網絡安全法》實施;2018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改組成功;2019年《密碼法》、《等保2.0》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頒布,《網絡安全威脅信息發(fā)布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已完成,發(fā)布時間待定;2020年10月《個人信息安全規(guī)范》實施。除此之外,我國的憲法、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達20多部,但全都比較籠統,責任不明晰,侵權處罰不明確,操作性不強,法律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涉及個人信息的管理機構和部門比較多,但是管理都比較松散,缺少行業(yè)自律機制,對于個人信息管理過程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夠好,經常出現的個人信息泄露大部分都是由于行業(yè)管理人員的有意或者無意導致的。
政府對整個信息產業(yè)的監(jiān)管權較為分散,缺少統一性以及全局性,監(jiān)管能力較弱。根據我國信息行業(yè)的實際情況,現在的主要目標是加強政府對行業(yè)自律監(jiān)管的統一性及執(zhí)法性。比如大量個人信息從行政管理部門泄露,與政府的行政監(jiān)管不力有關。民政、醫(yī)療、工商、工信、教育等部門均存在個人信息泄漏的現象。同時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執(zhí)行也不力,存在有法不依現象。
個人信息的保護涉及道德、理念、技術、標準、管理、法律等許多層面問題,所以個人信息的保護應該全面考慮,著力構建多位一體的保護體系。其中道德和理念方面是相對個人信息主體而言的;技術、標準、管理是相對信息行業(yè)而言;法律層面的保護是從法制角度而言,是保護中的基礎和重點。
國際上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模式已施行多年,各有千秋。整體而言,美國模式較為松散,不統一;而歐盟模式則較為死板,過于嚴格。因此有學者提出建議,主張我國實行所謂的綜合模式,這種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美國行業(yè)自律模式為主,再增加歐盟模式的立法規(guī)制;另一種是以歐盟立法規(guī)制模式為主,再融合美國模式的行業(yè)自律。從我國的國情看,應該采用第二種,也就是加強國家的統一立法,同時完善行業(yè)的自律法規(guī)。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蔽覀儜摚阂皇且勒站C合保護模式盡快制定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二是推進行業(yè)管理的立法工作,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三是修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比如在憲法、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法律體系中明確增加相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條款等。
在網絡時代,行業(yè)自律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進行立法規(guī)制的過程中,將行業(yè)自律也納入個人信息保護模式當中,將行業(yè)自律同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有機結合,克服立法規(guī)制模式的缺點,以便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一要完善網站的隱私權聲明保護。在網站的隱私聲明中,應當明確告知網站收集個人信息資料的方式、范圍及使用目的;應明確告知網民在使用其服務時可能存在的個人信息被侵害的風險,并對此風險提出針對性的技術防護方案。二要加強信息行業(yè)內部監(jiān)督。行業(yè)內部的監(jiān)督可以有效審查和督促個人信息保護,同時相對于政府的監(jiān)管會更直接、更有效。為了更有效加強行業(yè)內部監(jiān)督,應建立一套專門的自身監(jiān)督激勵機制,最大程度進行行業(yè)內部監(jiān)督,從而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政府應該發(fā)揮自身監(jiān)管職能,對互聯網行業(yè)進行充分有效的監(jiān)管,以達到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根據我國信息行業(yè)的實際情況,目前主要目標是加強政府對行業(yè)自律監(jiān)管的統一性及執(zhí)法性。建議:一是應當建立獨立的信息行業(yè)自律監(jiān)管機構,可以有效避免監(jiān)管主體的缺失或者監(jiān)管重復的現象;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賦予監(jiān)管機構相應的職權。二是在監(jiān)管的程序方面,應當堅持行政公開和公眾參與的原則,保證監(jiān)管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并及時反饋信息服務提供者及網民的意見,提高監(jiān)管工作的實效性。
一是從行政法方面完善。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先進行行政立法保護個人信息。由于民法立法速度的緩慢和立法程序的復雜,滿足不了個人信息的保護需求。行政立法具有自身的靈活性、程序簡便性,可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網絡社會。二是從刑法方面完善。刑法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7)和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9)中有相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條款,但是比較籠統,不夠明確和嚴厲,不夠全面和系統。因此,結合其他部門法不斷修正刑法,發(fā)揮刑法在個人信息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法律能否達到有效的個人信息保護,關鍵在于法律的實施。因此,一要加強普法宣傳,通過宣傳提高民眾的法律保護意識;二要盡快健全保證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正常實施的機制;三要簡化個人信息侵權案件的受理程序,使民眾能夠方便地進行申訴維權。
[1]齊愛民.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J].民商法前沿論壇,2012-2.
[2]郎慶斌,孫毅.個人信息安全——研究與實踐[M].人民出版社,2012:11.
[3]羅伯特?瓦摩西(美國).個人信息保衛(wèi)戰(zhàn)[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6.
[4]張超.淺析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EB/OL].中國法院網,2013:05.
[5]劉春泉.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R].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4-09-18.
[6]王祥偉,賀宏斌.網絡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J].人民論壇,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