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邢曉婧 ●本報駐新加坡、德國特約記者 辛斌 青木 ●柳玉鵬
5日,與“6%以上”的中國GDP增速目標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另一個數(shù)字“6.8%”——媒體披露的一份預算草案顯示,2021年中國國防支出為13553.43億元人民幣(約209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6.8%。隨著中國逐漸擺脫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國防預算增幅將略高于去年的6.6%。中國軍費歷來受到國際輿論密切關注,路透社說,相關數(shù)字被視為中方加強軍力程度的“晴雨表”。這一次,依舊有外媒借機炒作“中國威脅論”,無視中國維護國家利益、應對外部潛在威脅的硬性需求。值得注
意的是,中國尋求適度、理性軍費增長之際,美國用“行動”表明誰才是導致全球安全復雜化的主要因素。美軍印太司令部近日提交預算報告稱,要在亞洲構建針對中國的導彈網絡,以高出原計劃36%的費用在今后數(shù)年實施所謂的“太平洋威懾計劃”。
連續(xù)第六年個位數(shù)增長
“中國國防支出溫和增長。”對于中國今年軍費擬提高6.8%,路透社5日稱,這基本遵循北京適度上調的預期,將是中國軍費連續(xù)第六年個位數(shù)增長。2016年至2020年,中國國防預算增幅依次是7.6%、7%、8.1%、7.5%和6.6%。其中,去年的增幅是30年來的最低水平。美聯(lián)社5日評論稱,隨著軍事力量日趨成熟,中國已不需要在軍費上“快速擴張”,因此近年來的增幅穩(wěn)步下降。德國《南德意志報》說,作為國家“偉大復興”的一部分,中國正大力推進武裝部隊現(xiàn)代化。
“國防預算持續(xù)、穩(wěn)定地理性增長,是基于中國有效管控住疫情、經濟得以迅速恢復。在此背景下,我們能夠繼續(xù)推動軍事現(xiàn)代化建設?!币幻娛聦<覍Α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說。
針對疫情給國防預算帶來的影響,有分析人士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必需的例行性戰(zhàn)備、巡邏、訓練、國防建設等任務不會因疫情沖擊而中止,與應對潛在威脅和摩擦沖突相關的開支也不會減少。
在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專家海倫娜·萊加達看來,中國軍費增幅“既反映北京的雄心壯志,也表明它對當前國際環(huán)境的擔憂”。不少外媒5日提到中國面對的挑戰(zhàn):在過去一年里,中國在南海、臺海等問題上與美國關系緊張,與印度發(fā)生了邊境爭端?!赌系乱庵緢蟆吩u論說,中國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其促進發(fā)展利益的戰(zhàn)略能力正在擴大。
“面對復雜的斗爭形勢,中國軍隊有必要加大訓練的頻度和力度,而這就意味著額外的國防支出?!敝袊娛聦<宜沃移綄Α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說。前述匿名專家表示,“國防經費并不是‘單純投入,而是會產生‘和平紅利,一支強大的軍隊可以有效守護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成果”。
與其他國家相比,增幅不高
軍費一直是西方輿論渲染“中國威脅論”時的一個抓手。BBC5日宣稱,去年,“北京多次動用軍事力量威脅”臺灣,包括頻繁派出戰(zhàn)機進入“臺灣領空”,并開展軍事演習。彭博社則引述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亞太問題專家貝茨·吉爾的話說,中國將繼續(xù)在更先進的技術和武器上進行投資,“它知道這是未來威懾或可能打擊對手必需的”。就在前段時間,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IISS)在發(fā)布的報告中聲稱,2020年全球軍費開支再創(chuàng)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國海軍擴張的推動。
然而IISS自己列舉的數(shù)據(jù)都難以佐證其觀點。美國去年的軍費為7380億美元,幾乎是中國的4倍(1933億美元)、俄羅斯的12倍(606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總開支的40%。德國新聞電視臺5日稱,2021年,美國的國防開支將達7400多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美國經濟是呈負增長的。
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中國軍費增幅也不算高,比如韓國2021財年國防支出約447.9億美元,增長5.5%;印度2021財年國防預算約654億美元,小幅增長1.4%,但其中用于加強軍事現(xiàn)代化建設的費用比上個財年上漲19%。另外,2012年至2017年,中國國防費用占GDP平均比重約1.3%,低于美國(3.5%)、俄羅斯(4.4%)、印度(2.5%)、英國(2.0%)、法國(2.3%)等,國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也低于美國、印度等。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對其他國家構成軍事威脅,關鍵要看這個國家奉行什么樣的國防政策。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不針對、不威脅任何國家。”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大會發(fā)言人張業(yè)遂4日在記者會上說。
“中美增加軍費的根本目的不同”
部分外媒將中國增加軍費與“應對美國”掛鉤,比如德新社5日稱,這是在向美國發(fā)出“強烈信號”;彭博社說,中國近年來投入數(shù)萬億元用于加強軍事現(xiàn)代化,希望在“2050年成為與美國抗衡的世界級軍事力量”。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引述學者的話稱,隨著美國強化在亞太地區(qū)的存在,并試圖與盟友共同應對中國,中國的國防支出有所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宋忠平強調,雖然美國的種種做法表明它將中國視為全面競爭的頭號對手,但“我們并沒有要跟美國人搞軍備競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軍費增長是適度且理性的,但美軍卻正以所謂“應對來自中國越來越大的安全挑戰(zhàn)”為借口要求增加預算。這兩天,美軍印太司令部在向國會提交的預算報告中要求為“太平洋威懾計劃”增加撥款的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5日詳細報道稱,這項計劃的核心是沿著第一島鏈打造精確打擊導彈網絡,另外,要在第二島鏈構建一體化防空導彈能力,并部署能維持長時間戰(zhàn)斗行動能力的分散型部隊。美軍印太司令部希望在2022至2027財年為“太平洋威懾計劃”投入273億美元,該數(shù)字比此前計劃投入的預算大幅增加36%?!耙坏┤狈τ行伊钊诵欧某R?guī)威懾,中國就敢在該地區(qū)甚至全球采取擠壓美國利益的行動。印太地區(qū)的軍事力量愈發(fā)失衡,美國面對的額外風險或令對手試圖以單方面行動改變現(xiàn)狀?!边@份預算報告這樣渲染道。日本國防白皮書顯示,美國在印太地區(qū)的駐軍大約為13.2萬人。
宋忠平表示,這是美國在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進行部署,打造針對中國攻防兼?zhèn)涞能娛履芰Α2贿^《日本經濟新聞》認為,落實這一計劃“困難重重”,在日本領土部署美國導彈會引發(fā)當?shù)孛癖姴粷M,同時,日方會顧慮中國的反應,因為此類舉措勢必令“經濟緊密相連”的中日關系更加復雜。
另據(jù)《華盛頓時報》報道,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要“優(yōu)先應對”中國后,國防部長奧斯汀4日將中國稱為“步步緊逼的挑戰(zhàn)”。他在“致國防部人員備忘錄”中說,五角大樓將確保應對中國的模式,在計劃范圍內開展協(xié)調與同步工作。
“中美增加軍費的根本目的不同。”匿名軍事專家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是想謀求全球霸權,有時甚至為此挑起戰(zhàn)爭,它要強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打擊、作戰(zhàn)能力;而中國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平,為自身打造一個更好的發(fā)展空間,也通過派出維和部隊、護航部隊等為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作出貢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