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9)
當有電流流過繼電器觸點時,電流線在接觸面附近發(fā)生收縮,由于自身磁場與電流的作用,平行于接觸面的電流線分量具有電磁力,因而在觸點間會出現(xiàn)相互排斥的電動斥力[1]。這是一種電流自身磁場作用下的電動力。它的存在會減小觸點的有效接觸力,延長觸點閉合過程的回跳時間,使觸點易于產(chǎn)生熔焊,特別是大功率繼電器更是如此。
首先簡單介紹了繼電器觸點材料的一些情況,然后建立繼電器觸點間電動斥力的研究模型,通過該模型對AgW觸點間的電動斥力進行分析研究,得出電動斥力與W含量的關(guān)系曲線。
一般地,用作繼電器觸點的材料[2]有3類,即純金屬材料、合金材料和復(fù)合材料。
純金屬觸點材料常見的有Al、Cu等。Al是較好的導電材料,但由于它不耐弧、在空氣中易氧化生成不導電的絕緣薄膜,不是很好的觸點材料。Cu的導電與導熱性比Al好,硬度、熔點、沸點比Al高,是應(yīng)用最廣泛的導電材料。但它在空氣中也易氧化生成不導電的絕緣薄膜,故限制了其作為觸點材料的進一步發(fā)展。
Ag合金:AgAu合金耐腐蝕,但易硫化;PdAg合金與AgAu合金類似,但其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shù)小。該類合金價格較貴。
Au合金:AuNi合金隨Ni含量的增加電阻率增大,有較好的抗熔焊和橋接轉(zhuǎn)移能力,但在電弧作用下易氧化、使接觸電阻增大。AuPt合金在溫度升高時不易氧化。AuAg Pd合金硬度高,不易氧化,但易于形成橋接轉(zhuǎn)移。該類合金價格很貴。
AgCdO:AgCdO是廣泛應(yīng)用于低壓電器的觸點材料,它具有以下特性:在電弧的作用下CdO分解,從固態(tài)升華到氣態(tài),產(chǎn)生劇烈的蒸發(fā),體積會增大好幾個數(shù)量級,起著吹弧作用,且清潔觸點表面。但Cd及CdO蒸氣有毒,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因而AgCdO觸點材料必將會被逐漸淘汰。
AgW:該材料的性能與AgCdO類似。隨著W含量的增加,抗電弧磨損和抗熔焊能力增強,但導電性能有所下降。當W含量在50%~80%時材料性能最佳,常用作大電流繼電器觸點的電接觸材料,主要用于重負載且開閉不頻繁的場合。
為了計算繼電器觸點間的電動斥力,采用圖1所示的接觸導體模型。為了便于問題的處理,作以下假設(shè)[3]:
圖1 電流-電位場
(a)導體為非磁性材料;
(b)導體周圍為空氣;
(c)接觸面內(nèi)全部導電斑點集中在中心形成一個大的導電斑點;
(d)該導電斑點是一個超導小球,為一個等位體。
在假定條件下,觸點間收縮區(qū)中的等位面變成一系列與超導小球同心的圓球面,電流線則為一系列通過超導小球中心的輻射狀直線。
在圖1中,dr處導體元dα的磁場強度為:
設(shè)流過導體元dα的電流為dI,則dr環(huán)所受的電動力為:
式中,μ0為空氣的磁導率。
將dF分解成平行于視在接觸面的分量dFp和垂直于視在接觸面的分量dFd。由于電流線為對稱分布,平行分量互相抵消,剩下垂直分量,為:
而dI=Isinαdα,故
所以,觸點間的電動斥力為:
式中,A為導體截面半徑,a為接觸斑點半徑。
式(5)表明,觸點間的電動斥力只與觸點的最大導電截面和最小導電截面有關(guān),與電流在收縮區(qū)內(nèi)的過渡情況無關(guān)。
接觸斑點半徑由赫茲公式導出:
式中,F(xiàn)為觸點的接觸壓力,R為觸點的球面半徑,E為彈性模量,ν為泊松比。
本研究討論的是AgW觸點間的電動斥力,故只處理AgW觸點材料的接觸斑點。在AgW觸點材料中,W含量不同,其彈性模量和泊松比也發(fā)生變化。在不知道W材料具體含量的情況下,假定它符合混合物規(guī)律[5],即
彈性模量為:
泊松比為:
式中,c為W的含量。
計算時,采用圖2所示典型的大功率繼電器觸點模型。在該模型中,觸點的接觸方式采用點接觸形式,取觸點壓力為2.5 N,觸點球面半徑20 mm,導體截面半徑3.5 mm,流過觸點的電流為100 A,Ag的彈性模量7.58×1010Pa、泊松比0.39,W的彈性模量34.45×1010Pa、泊松比0.284。將以上值代入式(5),得觸點間的電動斥力與W的含量的關(guān)系曲線,如圖3所示。
圖2 典型的觸點模型
圖3 AgW觸點間的電動斥力與W含量的關(guān)系
由圖3看出,隨著W含量的增加,AgW觸點間的電動斥力變大,但該力只分布在(3.7×10-3~4.1×10-3)N,與大功率繼電器觸點間的接觸壓力(2.5 N)相比要小得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實際上,繼電器觸點不管是點接觸,還是線接觸、面接觸,其導電斑點往往有多個,故式(5)的使用受到限制。但是,式(5)作為估算觸點間電動斥力的上限值,特別是點接觸形式下的上限值,仍然是有用的。
在大功率繼電器中,有時為了減小觸點間的電動斥力,可以采用多觸點并聯(lián)結(jié)構(gòu),電動斥力由每個觸點平均分攤。也可以將觸點固定連接在由高彈性材料制成的連接零件上,且使電動斥力的方向與彈性零件由于形變產(chǎn)生彈力的方向相反,從而起到克服電動斥力的作用。
(1)對兩相或多相機械混合的金屬復(fù)合材料,在不清楚其具體的物理參數(shù)(如彈性模量、泊松比等)的情況下,可以按混合物規(guī)律進行求解;
(2)分析計算表明,AgW觸點材料隨著W含量的增加,AgW觸點間的電動斥力變大;
(3)AgW觸點間的電動力總的來說不大,與接觸壓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4)觸點間的接觸斑點往往不是一個,故計算結(jié)果對估算觸點間的電動斥力上限值有指導意義;
(5)當需要克服觸點間的電動斥力時,可以采用多觸點并聯(lián)結(jié)構(gòu),或?qū)⒂|點固定連接在由高彈性材料制成的連接零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