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其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三里鄉(xiāng)大沙河村村民。 2018年11月,被中宣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授予“誠信之星”。2019年6月,成為“德耀中華”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同年9月,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位于湖北省建始縣的大沙河,河邊有個村落叫大沙河村。由于一些村落不方便架橋,人們過河依然靠擺渡。日子一長,大家便聽?wèi)T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渡船的往返。在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有一戶默默無聞的人家,一門四代,接續(xù)百余年為村里人免費擺渡。
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萬其珍的祖父萬作柱逃荒來到這里,被當(dāng)?shù)厝私蛹{后得以開荒拓土,休養(yǎng)生息。萬作柱看到,許多村民的家在河這邊,田卻在另一邊,經(jīng)常撐著木筏過河,常有人落水。于是,萬作柱賣掉家里的豬,造了一條木船。萬作柱告訴大家,坐船擺渡分文不收,因為鄉(xiāng)親們對他家有恩,他要知恩圖報。1949年,年邁的萬作柱病逝之前,還不忘叮囑子孫:“死后承諾不變,船一天不停,錢一文不收。”
萬作柱去世后,萬其珍的父親頂了上來,父親去世時候萬其珍還小,這時叔父頂了上來,叔父去世了,萬其珍于1995年拿起了撐船的竹篙。就這樣,第一代傳給第二代,第二代又傳給了第三代。
擺渡不收錢,怎么能堅持久?這的確是許多人的疑問。據(jù)了解,萬家的生活來源主要是幾畝山地。過去當(dāng)?shù)匾悦饨惶崃艨詈娃r(nóng)業(yè)稅作為給擺渡的補(bǔ)償。稅費免征之后,縣里發(fā)給萬其珍幾十元的補(bǔ)助,這些年逐步漲到數(shù)百元。萬其珍的大兒子萬芳權(quán)也曾在浙江一家工廠打工。
近些年,當(dāng)?shù)馗阋泼癜徇w,對岸的村民陸續(xù)搬了過來,現(xiàn)在住在對岸的就只有崔祝清、何友香老兩口了。過河的人少了,但他們依然守在這里。萬其珍的孫子偶爾回家,也要接受一些撐船的培訓(xùn),其實兒子離交班還早,但萬其珍都覺得,這是萬家人必須掌握的技能。
萬家前后義渡四代百年,一諾千金,現(xiàn)在77歲的他仍堅守在渡口。
(責(zé)任編輯:夏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