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光,劉年富,宋加兵
(1.寶鋼特鋼韶關(guān)有限公司,廣東 韶關(guān) 512123; 2.安徽安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安慶 246005)
42CrMo4鋼為歐洲標準EN 10083-3牌號,與我國GB/T 5216標準中42CrMoH牌號相近似,具有較高的淬透性。該材料性能優(yōu)良,廣泛應(yīng)用于汽車零件、工程機械和機電設(shè)備等領(lǐng)域[1-4]。42CrMo4鋼在廣泛使用的同時,客戶需要鋼材具有較低的硬度,以滿足其下料剪切或鋸切效率的提高。在常規(guī)的生產(chǎn)中,42CrMo4鋼軋制后,在冷床上經(jīng)過長時間的自然冷卻,硬度比較高[5],維氏硬度可達到300 HV1。較高的硬度無法滿足客戶高效率下料的要求,為獲得較低的硬度,需要對42CrMo4鋼軋制后的冷卻速度進行合理控制。通過合理的控制,使鋼材形成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從而獲得較低的硬度,盡量避免產(chǎn)生貝氏體或馬氏體組織。本文通過對42CrMo4鋼在Ar3溫度點以下,進行等溫轉(zhuǎn)變時組織和硬度的研究,為鋼材軋制后的冷卻控制提供依據(jù)。
試驗材料為42CrMo4鋼,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將尺寸320 mm×425 mm橫截面連鑄坯軋制成直徑φ75 mm圓鋼,圓鋼軋制后在空氣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在距離圓鋼表面1/4直徑的位置加工成尺寸大小為φ6 mm×81mm試樣。
表1 42CrMo4鋼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使用Gleeble-3800熱模擬機,通過熱膨脹法試驗測量膨脹系數(shù),從而測定各相變點溫度;使用萊卡DM-4000M金相顯微鏡進行金相組織觀察;使用Zwick ZHV-1型號維氏硬度計測量維氏硬度[6-9]。
在真空條件下,以10 ℃/s加熱速度將試樣升溫至500 ℃;然后以0.05 ℃/s加熱速度升溫至960 ℃,保溫10 min;再以0.05 ℃/s冷卻速度將試樣冷卻至400 ℃;最后以10 ℃/s冷卻速度將試樣冷卻至室溫,如圖1所示。通過試驗,得到試樣膨脹量-時間曲線和相變點溫度,如圖2和表2所示。
圖1 測定42CrMo4鋼相變點時間-溫度控制曲線
圖2 42CrMo4鋼膨脹系數(shù)-溫度曲線
表2 42CrMo4鋼各相變點溫度(℃)
有關(guān)資料顯示[10],42CrMo4同類型材料,軋制后通過適合的冷卻速度控制,可獲得硬度較低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
等溫轉(zhuǎn)變試驗以10 ℃/s的升溫速度將試樣加熱到960 ℃,保溫10 min;然后將試樣分別以1、3和6 ℃/s冷卻速度冷卻至保溫溫度,保溫溫度區(qū)間為700~610 ℃,每間隔10 ℃為一個等溫點,保溫溫度區(qū)間下限根據(jù)試驗具體情況確定,保溫時間30 min;最后以30 ℃/s的冷卻速率冷卻至室溫。對試樣進行組織和維氏硬度檢測,從而確定獲得較低硬度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的等溫區(qū)間。
試樣在960 ℃溫度下保溫10 min后,以1 ℃/s冷卻速度分別冷卻至700、690、680、670、660、650、640、630、620和610 ℃,分別保溫30 min,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和維氏硬度如表3所示,顯微組織如圖3所示。
試樣在960 ℃溫度下保溫10 min后,以3 ℃/s冷卻速度分別冷卻至700、690、680、670、660、650、640、630和620 ℃,分別保溫30 min,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和維氏硬度如表4所示,顯微組織如圖4所示。
試樣在960 ℃溫度下保溫10 min后,以6 ℃/s冷卻速度分別冷卻至700、690、680、670、660、650、640和630 ℃,分別保溫30 min,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和維氏硬度如表5所示,顯微組織如圖5所示。
表3 1 ℃/s冷卻速度和不同等溫溫度下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及維氏硬度
表4 3 ℃/s冷卻速度和不同等溫溫度下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及維氏硬度
(a) 700 ℃;(b) 690 ℃;(c) 680 ℃;(d) 670 ℃;(e) 660 ℃;(f) 650 ℃;(g) 640 ℃;(h) 630 ℃;(i) 620 ℃;(j) 610 ℃
(a) 700 ℃;(b) 690 ℃;(c) 680 ℃;(d) 670 ℃;(e) 660 ℃;(f) 650 ℃;(g) 640 ℃;(h) 630 ℃;(i) 620 ℃
表5 6 ℃/s冷卻速度和不同等溫溫度下組織轉(zhuǎn)變產(chǎn)物及維氏硬度
(a) 700 ℃;(b) 690 ℃;(c) 680 ℃;(d) 670 ℃;(e) 660 ℃;(f) 650 ℃;(g) 640 ℃;(h) 630 ℃
由表3和圖3可看出,等溫溫度為700~620 ℃時,過冷奧氏體完成組織轉(zhuǎn)變,為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中等溫溫度分別為700、690、680、670、660和65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30、225、226、237、242和242 HV1;等溫溫度分別為640、630和62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78、287和291 HV1,維氏硬度值高于等溫溫度640 ℃以上時的維氏硬度值。等溫溫度為610 ℃,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和大量馬氏體,維氏硬度值為305 HV1,說明經(jīng)過30 min等溫組織轉(zhuǎn)變后,仍有大量過冷奧氏體未發(fā)生轉(zhuǎn)變。因此在等溫后的快速冷卻過程中形成馬氏體組織,由于馬氏體組織的存在,導致維氏硬度值進行一步升高。
由表4和圖4可看出,等溫溫度為700~650 ℃時,過冷奧氏體完成組織轉(zhuǎn)變,為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中等溫溫度分別為700、690、680和67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37、233、234、和244 HV1;等溫溫度為660和65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74和273 HV1,維氏硬度值高于等溫溫度660 ℃以上時的維氏硬度值。等溫溫度為640~620 ℃時,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和不同含量的馬氏體,維氏硬度值在290 HV1以上,說明經(jīng)過30 min等溫組織轉(zhuǎn)變后,也仍有過冷奧氏體未發(fā)生轉(zhuǎn)變。因此在等溫后的快速冷卻過程中形成馬氏體組織,從而導致維氏硬度升高。
由表5和圖5可看出,等溫溫度為700~650 ℃時,過冷奧氏體完成組織轉(zhuǎn)變,為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其中等溫溫度分別為700、690、680和67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32、238、243、和250 HV1;等溫溫度為660和650 ℃時,維氏硬度值分別為272和274 HV1,維氏硬度值高于等溫溫度660 ℃以上時的維氏硬度值。等溫溫度為640~630 ℃時,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和不同含量的馬氏體,維氏硬度值在300 HV1以上,說明經(jīng)過30 min等溫組織轉(zhuǎn)變后,也仍有過冷奧氏體未發(fā)生轉(zhuǎn)變。因此在等溫后快速冷卻的過程中形成不同含量的馬氏體組織,從而導致維氏硬度不同程度地升高。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同等溫前冷卻速度下,隨著等溫溫度的降低,維氏硬度值呈逐漸升高趨勢;在相同等溫溫度下,隨著等溫前冷卻速度的提高,維氏硬度值也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等溫前冷卻速度和不同等溫溫度下維氏硬度
客戶要求該圓鋼供貨維氏硬度不超過250 HV1,且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以便于保證其下料鋸切效率。該圓鋼在鋼廠生產(chǎn)中,完成軋制后終軋溫度很高,一般高于850 ℃,而軋制后采用空冷的方式進行冷卻,硬度值遠高于250 HV1。因此需要在軋制后,以一定的冷卻速度降至適當溫度,然后進行保溫,從而獲得符合要求的硬度值和組織。
研究結(jié)果顯示,等溫轉(zhuǎn)前冷卻速度為1 ℃/s,在700~650 ℃等溫轉(zhuǎn)變30 min,可獲得≤250 HV1硬度值和鐵素體+珠光體組織;而等溫轉(zhuǎn)前冷卻速度為3和6 ℃/s,在700~670 ℃等溫轉(zhuǎn)變30 min,可獲得≤250 HV1硬度值和鐵素體+珠光體組織。該研究結(jié)果為鋼廠在圓鋼軋后的冷卻和保溫工藝制定提供參考,鋼廠根據(jù)自身工藝設(shè)備的控制能力,選擇不同的冷卻速度和保溫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