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趙世彩
2021年初,山東省濟南市教育局公布了全市首批“百所家長學校示范?!泵麊?,上榜的百所學校,在基于各自學情、校情的基礎上百花齊放,發(fā)揮家庭教育力量,讓家長履職盡責,讓學生受益。
樹葉的繁茂來自堅實的根基。百所家長學校示范校的創(chuàng)建與培育是濟南市在學校層面對新型家校關系的探索舉措之一。學校推行的家庭教育有目標、有方向、有方法,源于在濟南市教育局的牽頭下,為家庭教育構建出的牢固主體框架。
“一個綱要、兩個標準、三個平臺”構筑起濟南家庭教育的“四梁八柱”。上有政策依據(jù),中間有指導服務網(wǎng)絡,而全員家訪更是讓有溫度的家校合作下沉到千家萬戶。
以育人為原點,統(tǒng)籌家庭教育指導
教育的原點是為了人、培養(yǎng)人。家庭教育的專業(yè)化不能僅靠家長的自我認知,還需要科學專業(yè)的家庭指導。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指出,對家庭教育進行科學指導屬于教育職責范圍之內,責無旁貸。2018年,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財政局在全國率先發(fā)布《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根據(jù)兒童少年不同年齡段,分別提出針對其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家庭教育重點內容,在統(tǒng)籌全市家庭教育指導、調適家校關系、優(yōu)化家校溝通、家長科學育兒等方面,實現(xiàn)了有章可循、有據(jù)可查、有規(guī)可遵。
“家長素質高卻不一定懂教育?!?007年,擔任濟南舜耕小學校長時,胡愛紅就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霸瓉硎敲髦?,《綱要》的出臺是一個政策指揮棒,讓我們堅定了開展家庭教育的腳步,也是一個指南針,為我們育人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體系?!焙鷲奂t說。
在家庭教育指導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比如,學校家長委員會的“缺位、錯位、越位”問題,以及雖然學校建立了家長學校,但由于缺乏體系化、科學化,家長學校發(fā)揮的作用比較有限。
2019年10月17日,在濟南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泉家共成長”工程啟動儀式暨全國家庭教育品牌城市聯(lián)盟研討會上,《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委會建設與管理標準(試行)》與《濟南市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建設與管理標準(試行)》正式發(fā)布。從路徑上,為家長廣泛參與家庭教育提供了具體引導。
一個《綱要》、兩個《標準》互為補充,在頂層設計上,為濟南家庭教育引規(guī)定矩。
以平臺為載體,鋪就學習成長路徑
“平常學得挺好,一到考試就緊張,會的也答不上,這可怎么辦?”在“泉家共成長”APP上,一位家長在咨詢區(qū)發(fā)布了問題,幾個小時后,評論區(qū)就有近千位家長和專家在回復。
2019年10月17日,濟南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泉家共成長”工程正式啟動,“泉家共成長”家庭教育掌上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一年多來,海量的同步課堂、通識課堂、教育微課等線上課堂,讓其成為一座家庭教育知識的寶庫。2020年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家長們深切體會到“泉家共成長”平臺的方便和必要性。
據(jù)統(tǒng)計,約有30%的一年級新生有恐懼、焦慮、情緒低落等入學不適情況。此外,一些一年級新生家長在孩子剛入學時也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家長們渴求更多的專業(yè)家庭教育知識。在濟南市陽光100中學小學部,一年級新生家長都有一位不會說話的“輔導員”——《泉城家庭教育》,這一立體化的媒體平臺為他們的家庭教育提供權威的專業(yè)理論和方法支持。
打造“泉家共成長”家庭教育掌上服務平臺,提供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共性問題解決、家校溝通、教育數(shù)據(jù)管理等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家長教育理念、優(yōu)化家庭生態(tài)、提高教育能力;與濟南日報報業(yè)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辦《泉城家庭教育》融媒體平臺,分享翔實的理論指導、生動的家教案例、豐富的家教知識、活躍的家?;顒?打造濟南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富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活動交流展示和微課程。
三大平臺的創(chuàng)立,是濟南家庭教育“四梁八柱”的中堅建構,也是載體。目前,“泉家共成長”家庭教育掌上服務平臺已注冊學校數(shù)1343個,家長數(shù)714353人,班主任數(shù)21230人,單日最高訪問 25369次,平均日訪問18176次;《泉城家庭教育》2020年首次發(fā)行34000余份;濟南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年內共組織主題教育活動5054個,累計提交作品數(shù)298017件,訪問量達1746554次。
以家訪為機制,提升協(xié)同育人溫度
“四梁八柱”的堅固源自萬人家訪用腳步丈量出的溫度。以“辦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的濟南教育人,在構建家庭教育生態(tài)鏈時,以愛作為最核心的出發(fā)點和提升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品質的落腳點。
2020年11月21日,與局長王品木面對面促膝長談一番后,濟南市錦屏學校初三學生譚澤龍的父親說,作為外來務工家庭,這次家訪讓他切切實實觸摸到了濟南教育的溫度,感受到了濟南教育的品質。
濟南市把做好家訪作為傳統(tǒng)教育教學管理的常態(tài)回歸。每年寒暑假,市教育局都組織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濟南市將“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拓展為“家訪進萬家,滿意在教育”全員家訪工作機制。教育局局長和3244所中小學、幼兒園的校長、園長帶頭入戶家訪“問教問學”,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已開展家訪活動1262794人次,其中線上家訪642858人次,線下家訪619936人次,發(fā)放給家長的一封信957765件,召開家委會教育懇談會4907次。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女孩稚嫩的小手握著筆在紙上快速滑動,每天回家后先在房間獨自完成作業(yè)成為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六年級一班學生任楨的習慣。在此之前,寫作業(yè)在任楨家中就像一場戰(zhàn)爭,媽媽張媛在一旁吼,任楨在桌前哭,雞飛狗跳,完全沒有現(xiàn)在和諧溫馨的畫面。張媛教育方式的提高,源于身為教師的她參加了槐蔭區(qū)家庭教育指導師項目培訓,授課教授龐維國的一句“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快樂的孩子才有快樂的將來”,點醒了她。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家長知行合一,才能給予孩子正向引領。”“不能只關注分數(shù),孩子的成長急不來,要著眼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靜待花開?!薄谏綎|省實驗中學父母大學課程班結業(yè)典禮上,家長們走上講臺,講述著他們的改變與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家庭建設,教育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濟南市通過打造“泉家共成長”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服務品牌,在一磚一瓦“四梁八柱”架構中,注入愛與溫度,喚醒與浸潤每一個家庭。